回覆列表
  • 1 # 美麗容顏欣動

    當然有衝突,問題是衝突的大小來衡量,漢武帝的推恩令對他們的利益損害最大,而也是最強大的一方,對他們來說聯合而不是結盟,來共同對付漢武帝的威脅,至於以後他們會不會衝突那也是必然的,誰不想當皇帝?

  • 2 # 史詩雜談

    推恩令是為了削弱諸侯王勢力而加強中央集權,這項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直到地盡為止。會讓諸侯國被越分越小,再也不足與中央朝廷相抗衡。

  • 3 # 劉一千五

    漢武帝 頒佈推恩令之前, 諸侯國的土地與郡守管理的土地沒有重合, 沒有衝突。

    諸侯國犯法後,諸侯國撤銷。一種情況是土地變成中央的郡縣,由朝廷派郡守縣令去管理。第二種情況是諸侯國土地不變,由另外的諸侯王去擔任。三種情況是"推恩令"的前奏,由死去的侯王的兒子們分一部分做王。比如,淮南王劉長死後,漢文帝把淮南王分成四分,由劉安,劉勃,劉賜,劉良。建了四個小侯國,各幹各的,互不扯皮。

    漢初分封的諸侯國與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邊界分明,犬牙交錯。在土地管理上是不重合的,沒有衝突。

    漢武帝的"推恩令",也不是不讓諸侯活,而是讓他們聽中央的話,好好地活。一個諸侯王有許多個兒子,但是,王太子只有一個,繼王位後,侯國的就是他的,他一家的,那其他幾個兒子咋辦?所以,為了爭王太子,爭得流血宮廷,家破人亡。"推恩令"就是針對這種情況,朝廷要求諸侯王要"公平",兒子們都有份,都有飯吃。此舉一出,大受王太子以外的王子們歡迎,這些新生派支援中央決策。而根本的是諸侯國的合力被打散,正如一把筷子散落一地,再也不能形成合力與中央對抗。而諸侯國也確實減少了爭儲流血事件,社會趨向穩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卷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