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致遠廬主人
-
2 # 紫微魔氣
一、選定學校,因為考研準備往往因學校不同而可能考試科目和具體要求不一樣(專業課由學校命題),甚至層次差異(985、211和一般學校)和地域不同(沿海與內地、大小城市、1區與2區等)會導致競爭程度不同。
二、上該校研究生招生資訊網查閱招生章程瞭解該學校的具體要求和報考專業上一年的初試科目、複試科目、考試大綱或參考書目、分數線等。
三、認真學習和複習相關科目(包括政治、外語、專業課和複試科目),關注報考資訊。
-
3 # 冰雪之程
先介紹方法,在介紹怎麼學。
複習方法:
1、以課本為本,以考綱為綱,把課本吃透。考題肯定是根據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據某家出版社的教輔材料出。平常的考試題目,幾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原型——當然經過多層的綜合和深化。
2、三遍讀書法。第一遍應該以整體瀏覽為主,爭取明白全書概要,不要求理解每個具體知識點;第二遍才細緻的理清重點難點;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記憶背誦知識點。這樣三遍下來,這本書才算基本上看過了。
3、書看得差不多了,知識體系也整理好了,接下來開始做題。做題必須把握一個原則: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質量,再求數量。
4、背題。所謂背題,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並不是說一定就要把整個題目背下來。而是做了以後,把做過的練習冊.試卷等等都儲存起來,以後每隔一段時間拿出來看一看。
古代文學史是高校中文專業裡的專業必修課之一,它和中國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共同構成完整的文學科目體系,和這些文學科目相關的還有一門探索文學規律的課程,那就是《文學概論》課程,再者還有細化的文學規律的學習課程:比《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論》、《美學》等。一因為個合格的中文系學生,要想在文學方面有所建樹,必須首先要學好文學課程,即有比較完整的文學理路,也即通曉古今中外之外文學。如何在文學的殿堂裡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呢?那就要好好學習文學理論的相關課程,這樣,你就會對文學有更深的認識。換言之,文學的理論是文學理論家從文學發展史中提煉出來的文學發展規律,這些規律大多具有普適性的特點。反過來,文學理論又會反過來指導文學之發展。
以上是把古代文學史的地位及與文學理論之關係給你澄清了一下,我想你應該能區分出古代文學史並非是古代史,前兩者不是一回事,不可混淆。
接下來,簡要談談如何學習古代文學史。
中國古代文學史目前通行的教材一般包括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及宋文學、元明清文學、近代文學五個板塊。
先秦兩漢文學這一板塊:先秦文學主要學習上古神話、《詩經》、《左傳》等先秦敘事散文、《孟子》等先秦說理散文、屈原與楚辭;秦漢文學主要學習秦及兩漢散文、司馬相如與兩漢辭賦、司馬遷與《史記》、漢樂府、東漢辭永明體與齊梁詩壇、《漢書》與東漢散文、東漢文人詩。
魏晉南北朝文學板塊: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兩晉詩壇、陶淵明、南北朝民歌、謝靈運鮑照與詩風轉變、庾信與南朝文風的北漸、魏晉南北朝的辭賦、駢文與散文、南北朝小說。
隋唐五代及宋文學板塊:隋朝沒什麼好學的,只要是唐宋文學,唐文學重點掌握唐詩的四個發展階段:初、盛、中、晚四個階段。其次是唐散文、唐傳奇、唐代的說唱文學;宋代主要是北宋和南宋詞,其次是宋詩。宋詩和唐詩一個明顯的不同之處是宋詩主理,而唐詩主情。還有話本等文學。
元明清文學板塊:
元代的主要是“曲”,曲包括雜劇和散曲,元雜劇又包括北曲和南戲,其次是散文、話本等;
明清主要是小說,明代主要小說從篇幅上分,分為長篇和短篇,長篇以“明代四大奇書”為代表,短篇以“三言”“二拍”為代表;從使用語言上分文言和白話,文言,如《剪燈餘話》等,白話包括明代四大奇書和“三言”“二拍”。其次是戲曲主要掌握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其實它屬於明傳奇,其次是明中期三大傳奇,明雜劇瞭解。明代的詩詞文可按時間和流派雙線掌握歸納,不再贅述。
清代文學:抒情文學主要學習詩詞文、彈詞、鼓詞、民歌,敘事文學包括戲曲、小說,戲曲主要是“南洪北孔”,小說主要是《儒林外史》《聊齋志異》《紅樓夢》。
至於近代文學,比較簡單,我就不再贅述了,希望透過我介紹的內容梗概,可以給你一個古代文學史的大體印象,以利於你的複習。
回覆列表
不要考研,如果你真的對文學史有興趣,學術界的規則潛規則只會使你誤入歧途,,,自己找儘可能多的資料下苦功夫吧
如果您對學歷及其待遇的興趣更高,我們就沒啥共同語言,不提建議了,以免誤導您,呵呵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