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轉了幾個彎
-
2 # 積武145333984
我倒不這樣認為,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雖然未必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況且,後四十回到底是由高鶚續寫的還是由高鶚修補的至今在紅學界仍然爭論不止莫衷一是。至於你所說的後四十回立場變了,邏輯性差了,人物性格也變差了等等指摘,也僅為一家之言。試想,前八十回如一張大網鋪排開來,百人百靣,千頭萬緒,四大家族及所有人物之前世今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都埋下了無數的伏筆,而後四十回能夠基本作到無縫銜接,主要人物的結局基本符合前設“判詞”,讓後世讀者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石頭記,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尤其是後來的許多文人大家也有很多“續寫”,但真能超越高鶚稿的卻鮮有面世。所以我個人倒覺得,作為普通讀者,既不想而且實際上也不能成為紅學專家,更不可能成為大膽懷疑小心求證的鴛鴦蝴蝶派,那麼,與其去質疑什麼立場、邏輯、性格變差了云云,倒不如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一讀紅樓夢更有益處。
因為後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寫的啊。
現在一般人教版上都是說高鄂和無名氏續寫的。中間也可能有很多人參與,無從考證。
甚至劉心武也續寫過《紅樓夢》。
張愛玲還說人生有三大憾事: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她也寫過《紅樓夢魘》
雖說後四十回續寫有狗尾續貂之嫌,但整體說還是有一些可取的情節。比如最後黛玉離世時說的話:“寶玉,你好……”就給人留下了很多的遐想和猜測。
還有十二釵中也有一些是按照第五回判詞結局的。
反正他就是續寫了一種他認為的可能,至於你認不認可不要緊。
那麼多紅學家考撰《紅樓夢》的真實結局,考撰的本身,結局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