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20401985516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作者: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蹟“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於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遊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並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後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迴歸故里,死後追賜進士及第。原文賞析: 這首雙調小聖樂,前面寫景,後以情和之。寫景之處,美不勝收,由近及遠,由上到下,顏色、聲音、聽覺、視覺交融,再加上各種感官的感受,無不反映出這是一幅美景。綠葉濃蔭,石榴花開放,雛燕已經孵化,蟬已開始鳴叫,盛夏和諧之狀,其樂融融,故有後面“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之嘆,亦表景色之美也。第一部分寫景,景色之美,無以復加。第二部分抒情,側面烘托景色之佳,以至於忘卻歲月,不問功名,可見景色美到了極致。這也表明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美的熱愛。此處景色推及他處,可至一切美好的事物。時屬金元之際,蒙古兵對中原地區美的破壞,激起作者深深的反感。作者藉以此曲表明立場,也提出抗議和嘲諷,“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然而一切徒勞,個人之力面對歷史,也只是滄海一粟,無奈之下,“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沉默,也是一種抗爭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動檔遇到紅燈掛P檔或者N檔會省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