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19807718314

    若一個判斷或觀點完全以個人獨有的視角為基準,這樣的判斷通常稱為“主觀的”。因為這樣的觀點具有狹隘性,或許未能考慮所有事實,或許未能超越個人視角。若一個判斷涵蓋了所有相關資料,摒棄了個人偏見,能與其他人達成共識,就可以說這樣的判斷是“客觀的”。因為這樣的判斷以事實為依據,超越了個人視角。可以看出,主觀性從屬於主體的思想意識,而客觀性獨立於或超越了主體。在哲學的許多領域中,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區分都十分重要,例如倫理學中的道德判斷、藝術中的美學判斷等。有些哲學家認為,所謂客觀性不過是一群主體的共同信念;有些則認為客觀性一定獨立於或不同於主觀性;還有一些人認為,一群主體的共同信念或許不是客觀真理,但在實踐中起到了客觀真理的作用,是一種“互動主體性”(intersubjective)的真理。那麼真的存在客觀知識嗎?即使超越了個人視角,我們仍侷限於受特定歷史和社會環境影響的人類視角之中。也就是說,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必然以已有的價值和信念為基礎,這被稱為“解釋學迴圈”。根據尼采的視角主義,所有知識都要從某個特定視角出發,因而並不存在客觀性。但Nagel認為,應將主觀性和客觀性看作兩個極端,一端是純粹的主觀性——完全基於主體個人的觀點,另一端則是從未實現的客觀性——完全獨立於特定視角的知識。在這兩端之間,可以將不同的知識定位於不同的位置。或許知識永遠無法絕對客觀,主觀性永遠無法完全根除,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求更具客觀性的知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蜜蜂造王臺基到封蓋要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