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997800786232
-
2 # 芝芝情感
實業救國論在19世紀末已開始出現,到了辛亥革命(1911)前後成了一種頗為流行的論調。甲午戰爭 (1894~1895) 後,陳熾宣稱:今後中國的存亡興廢,“皆以勸工一言為旋轉乾坤之樞紐”(《續富國策·勸工強國說》),這可說是中國近代實業救國論的濫觴。20世紀初,張謇極力宣揚實業救國論,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張季子九錄·政聞錄·對於儲金救國之感言》)。張謇是中國近代實業救國論的最有影響的代表人物,實業救國論經他提倡而在資產階級上層人物中風行一時。
一)實業救國思潮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一直以來都是以農為本、商為末,封建社會重農抑商這條無形的繩索一直束縛著人們的手腳,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鴉片戰爭後。清朝統治走向崩潰,國家危機四伏。其中最嚴重的危機是封建主義賴以存在的基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日益解體。
洋務運動開始後,重商主義開始逐漸取代重農抑商思想,洋務派重視民用企業的創辦,以“求富”致“求強”。甲午戰爭後,迫於《馬關條約》給予外商設廠製造權和財政困難.清政府對民間“重商”的呼籲表現出“順應”的態度,並採取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實業救國思潮就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