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漩渦鳴人yy

    什麼是戰列艦?什麼是戰列巡洋艦?

    其實有一段時間我把兩種戰艦混為一談!那段時間的說實話,對於兩種戰艦到底是怎樣一種區別是怎樣分類的?我並不清楚!直到後來我看了一場戰爭,也就是著名的日德蘭大海戰!

    在戰場之上曾經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也就是當時日的來大海戰的時候,英國海軍和德國海軍的第一梯隊相遇!結果雙方的戰巡互相之間打了幾發炮彈以後英國的戰巡有點撐不住了,所以想逃,這個時候匆匆趕過來的英國的戰列艦部隊!本來是戰列艦部隊和第一梯隊是一起的,結果戰列艦跑的太慢了,這個時候才剛趕到戰場,然後當時的英國的前線指揮官要求,戰列艦短後而戰列巡洋艦趕緊撤退,這個時候在撤退的途中有一艘戰列艦他。拋錨了……沒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人家拋錨了!趕緊去修啊,結果德中國人不是吃素的,戰巡上面的火炮死命的往這艘戰列艦上咱結果人家戰列艦捱了幾發炮彈什麼事都沒有,然後傳再次動起來,沒有任何損失的,直接一溜煙的跑了!

    你說當時在這艘戰列艦後面輸出的德國戰列巡洋艦心裡面有多憋屈!

    其實這一場遭遇戰已經很好的詮釋了什麼是戰列艦,什麼是戰略巡洋艦!

    戰列艦和巡洋艦一開始這兩艘戰艦其實分的特別清楚!戰列艦吧,重點就是皮糙肉厚管子粗!人家就是搞的這種重型裝甲的路線,但是很顯然,由於你追求的是這種重甲保護重炮出擊這種武器就會犧牲速度這一個重要的屬性,而巡洋艦的其實這個時候就比較餘佔電信而言,輕裝甲,輕火炮,以速度作為自己的取勝優勢!

    但俗話說的好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快不尊!你如果真的面對戰列艦那種皮糙肉厚的樣式,你跑得再快有屁用啊!

    人家一發炮彈就能把你給報廢了,你呢打個幾發,人家跟沒事人一樣,這仗你怎麼打?且巡洋艦為了突出自己的速度優勢,一般來講都是使用的是宿舍火炮!就是火炮的射速特別快,裝彈的頻率特別快!

    所以巡洋艦和戰列艦究竟誰該擁有本尊的位置呢?很顯然就是戰列艦!但是後來一場戰爭改變了所有巡洋艦的命運!

    所以緊接著在接下來的對馬海戰裡面,日本人和沙皇俄國大肆使用開花的,而日本人的一發開花彈直接就把德中國人的艦隊的指揮部給他炸了!

    所以有的人心思就開始活絡起來了,你的火炮擊穿不了我的裝甲,那我能不能就不像戰列艦的呀?那麼厚的裝甲,我選擇用輕型裝甲作為防護。然後呢輔以一個很快的速度,並且帶上戰列艦的火炮!

    這不是一種完美的組合嘛,所以接下來無畏級戰列艦橫空出世!無畏級戰列艦!所以說是所有戰略巡洋艦的前身,也正是這一款戰艦的初試,使得很多人根據無畏號戰列巡洋艦設計出來了不同款式的無畏級戰列艦!

    戰列巡洋艦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在這段期間,皮糙肉厚速度特別慢的戰列艦幾乎就遭到冷遇了一樣,而戰列巡洋艦的由於其高超的速度,畢竟人們對於跑車那是一種發自骨子裡的那種熱愛,所以得到了很多的歡迎!

    但是很快這個東西又一次遭到了時代的打擊!

    這個就是人類的穿甲技術的不斷提升!各種各樣喪心病狂的大口徑火炮往艦船上面裝,而且還使用了各種各樣的喪心病狂的穿甲技術!總體而言,當各種各樣的穿甲技術應用到炮彈上面的時候,勝利建的防護其實並不是看你戰列艦上的鋼板究竟使用了多少技術,還是取決於你的厚度到底如何!

    比如說之前使用各種技術堆砌起來的戰略巡洋艦,在這些火炮的面前簡直就是一張白紙!英中國人在日德蘭大海戰之中的戰略巡洋艦的糟糕的表現,可以看作是這種時代快速沒落的一個象徵!

  • 2 # 笑熬漿糊娛樂影視

    巡洋艦

    巡洋艦是在排水量、火力、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巡洋艦擁有同時對付多個作戰目標的能力。歷史上巡洋艦一開始是指可以獨立行動的戰艦,而與此相對的驅逐艦則需要其它船隻(比如補給船隻)的幫助。但是在現代這個區分已經消失了。

    巡洋艦的排水量一般在0.8萬噸—2萬噸,裝備有導彈、火炮、魚雷等武器。有些巡洋艦可攜帶直升機。動力裝置多采用蒸汽輪機,少數採用核動力裝置。隨著海軍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艦的地位日漸衰落。在現代戰爭中巡洋艦實際上已經消失了,它們的作用完全被驅逐艦代替。

    世界上著名的巡洋艦有: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以及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歷史

    巡洋艦這個詞是在19世紀出現的。在帆船時期,護衛艦指的是小的、快速的、遠距的、裝甲輕的(只有一個炮臺)的船隻,這些船一般用來巡邏、傳遞信件和破壞敵人的商船。艦隊的主體則由戰列艦組成,這些艦隻比護衛艦大得多,也慢得多。護衛艦一般逃避這樣的戰艦,也不參加這樣的戰艦之間的艦隊海戰。最早的鐵甲艦也只有一個炮臺,因為它們的裝甲太重了,沒法裝其它的炮臺。儘管它們是帶有大炮的大船,而且也可以想戰列艦一樣作戰,它們依然被稱為護衛艦。因此護衛艦這個詞的意義就開始變化了,原來的小帆船被改稱為巡洋艦。

    長時期裡巡洋艦彌補了非常輕型的船隻如魚雷艇與戰列艦之間這個孔子。巡洋艦足以抵擋小的船隻的進攻,而且足以能夠遠離自己的基地航行。而戰列艦雖然在作戰時威力非常大,但它們太慢和需要太多的燃料(尤其是在使用蒸汽機後這個區別就更加明顯了),它們很難遠距離作戰。19世紀的大多數時間裡和20世紀初巡洋艦是一支艦隊的遠端威懾武器,而戰列艦則待在基地附近。巡洋艦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襲擊敵人的商隊。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非常注重其速度:它們瘦長、流水線的船體尤其利於高速航行。為了減少流體漩渦它們的船首和船尾均逐漸變細。

    在幾乎所有的大洋中活動的英國皇家海軍尤其注重巡洋艦。一支強大的巡洋艦艦隊使得英國能夠使用比較少的耗費來控制大量海域。這些巡洋艦可以偵查敵情,保護戰列艦艦隊開赴遠處,也可以群攻。比如諾福克號重巡洋艦和薩福克號重巡洋艦尾隨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直到英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達到並擊沉俾斯麥號。一艘英國重巡洋艦和兩艘輕巡洋艦得以分散德國袖珍戰列艦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的優勢火力。雖然英艦受創,但是德艦不敢戀戰,最後決定逃往港口。

    巡洋艦也被編入主力艦隊作為偵查和巡邏用。

    隨著戰列艦的不斷增大巡洋艦的吃水和大小也不斷增大。風帆被蒸汽機代替後出現了裝甲巡洋艦,實際上它們是比較小的、很快的戰列艦。19世紀末戰艦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數年後下水的巡洋艦就已經超過了此前的戰列艦。美國的白色艦隊在下水幾年後就已經過時了。在這段時間裡一支艦隊往往含有很老的艦隻,也含有很新的艦隻,而新艦往往比老艦大得多。

    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區分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不同的軍備限制條約中對這兩個概念均有定義。輕巡洋艦的炮徑為6.1英寸(155毫米)以下,重巡洋艦的炮徑在此以上(8英寸,即203毫米尤其常見)。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8英寸為重巡洋艦的炮徑上限。只有五艘巡洋艦的炮徑在此之上:三艘德國德意志級裝甲艦和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兩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

    在1880年至1910年期間各國還建造了許多小得多的護衛巡洋艦。由於它們的裝甲很少,這些裝甲不是裝在船側,而是裝在甲板內。

    一種更小的巡洋艦是輔助巡洋艦,實際上它們是戰爭爆發後快速裝配了小炮的商船。這些船被用來為其它商船提供保護,但由於它們航速慢、火力弱、裝甲弱,因此它們實際上幾乎無用。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均使用裝配了巡洋艦火炮的小商船來襲擊盟軍商船,因為這些商船一開始沒有意識到這些到底是什麼船。一些大的遠洋輪也被這樣改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和德國使用這樣的船隻來襲擊敵方,這些船的優點在於它們的高速度(56千米每小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日本再次使用這樣的船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英國使用這樣的船隻來保護商船隊。

    戰列巡洋艦

    戰列艦設計的一個常規是它們的裝甲應該可以抵擋它們自己的炮火。這樣的設計被看作是均衡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曾經有過一種破壞這樣的均衡的設計。其目的在於設計一種比戰列艦要快得多,但是在火力上與戰列艦一樣的艦隻,這些艦隻的作用在於追擊敵人的巡洋艦。

    這些戰列巡洋艦的大小和火力與戰列艦一樣,但是其裝甲只是巡洋艦的裝甲,省下來的重量被投資到更強大的引擎中。其結果是一種擁有高戰術機動性的船隻:他比任何巡洋艦級別的船的武力均強,而比更大的船則快。

    在它們的設計目的中這些戰艦非常成功,比如在1914年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但是在艦隊作戰時針對敵人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它們非常脆弱。在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的戰列巡洋艦在德國重火力下爆炸。戰後英國海軍將許多戰列巡洋艦拆毀了,剩下的在其允許狀態下裝甲被加固。不過拆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了重型軍艦的數量和排水限制。

    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艦隊追擊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過程中也顯示出戰列巡洋艦的裝甲脆弱的弱點。英國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在炮火上與俾斯麥號一樣強大,但是在裝甲上卻弱得多。在丹麥海峽海戰中胡德號還未能夠擊中俾斯麥號就被俾斯麥號炮火擊中,胡德號裝甲被擊穿後爆炸,斷裂為兩半,迅速下沉。1419名水手中只有三人倖存。

    20世紀後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兵的出現大大地改變了海戰的性質。即使最快的巡洋艦也比不上飛機快,而飛機的作戰範圍不斷擴大,最後可以躍大洋作戰。這使得單艘船隻或者小部隊獨立作戰的機會減小。20世紀後期只有非常大規模的艦隊一起作戰,這樣的艦隊可以抵擋幾乎所有空襲。這使得大多數海軍注重設計只完成一個任務的船隻,尤其是反潛和反空船隻。大多數艦隊中的多功能大船消失了。美國海軍、俄羅斯海軍和祕魯海軍是目前唯一擁有巡洋艦的海軍。

    蘇聯海軍將巡洋艦當作它們的作戰艦隊的基礎。戰後它們建立了一支擁有大炮的艦隊,但很快它們就被裝載大量導彈和大量反空導彈的大船取代了。其中最新的四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在1980和90年代建造的。除最新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外其它三艘的維護狀態目前均很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海軍的中心是航空母艦。1980年代建造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本來設計為驅逐艦,它們的主要意圖在於提供極強大的反空力量。出於公共關係的考慮這些船被誤名為巡洋艦,目的在於強調神盾戰鬥系統的作戰能力。不過從1981年提康德羅加號巡洋艦下水後這個級別的船隻獲得了一系列改善,使得它們的反潛和對地面攻擊的力量(使用巡航導彈)大大加強。與它們的蘇聯對手一樣,這些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也可以作為整個作戰群的中心。

    戰列巡洋艦“Battle cruiser”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戰艦。 英國廣佈全球的通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路相互聯絡的殖民利益,需要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海軍艦隊保護。英國皇家海軍需要一種強大火力與高機動力相結合的戰艦,不僅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又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於是英國海軍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的戰列巡洋艦是一種把戰列艦強大火力和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當時新的技術提供了建造新型戰艦的可能性。戰列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武裝。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裝甲巡洋艦大。從主炮口徑大小和威力方面戰列巡洋艦可以與戰列艦媲美,但防護裝甲比戰列艦薄。裝甲方面省下來的重量被用在更強大的驅動裝置上,這為戰列巡洋艦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設計戰列巡洋艦的主導思想其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毀巡洋艦,因為其主炮使它在進入巡洋艦的射程內之前就已經可以對敵艦發起進攻。而它的高航速使它可以逃避敵人的戰列艦,或在海戰中襲擊對方已經被損壞的戰列艦。

    世界上最早的戰列巡洋艦是英國的不屈號、無敵號、堅定號戰列巡洋艦(即無敵級戰列巡洋艦)。所有三艘船都是在1908年下水。它們的船體和炮塔裝甲厚度為6或7英寸(150毫米或180毫米),而相應的戰列艦的裝甲為11英寸或12英寸(280毫米或300毫米)。它們的航速可達26節(48千米/小時),而當時相應的戰列艦的航速為20節到21節(37千米到39千米/小時)。它們的火炮口徑為12英寸(305毫米),這與同期的戰列艦相當。 繼英國之後,德國很快也建造了自己的戰列巡洋艦。1911年馮•德•坦恩號戰列巡洋艦下水。德國戰列巡洋艦的火炮口徑比英國的略小,火炮口徑為11英寸(283毫米)。但它們的裝甲比當時英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好一些。

    在實戰中,戰列巡洋艦很少能夠象它們設計時所想象的那樣單獨行動。在大多數情況下,一支艦隊的司令總是認為他的艦隊的火力越大越好。而將戰列巡洋艦的火炮加入自己的艦隊的想法是非常誘人的。因此戰列巡洋艦往往加入艦隊中進行海戰。但這些戰艦不是為這樣的艦隊作戰設計的,在這樣的艦隊作戰中它們無法發揮它們的速度優勢,它們自己卻暴露到很大的危險中。它們的速度無法保護它們逃避戰列艦的大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戰列巡洋艦證明它們本來所設計時的戰術設想是正確的。在這次戰役中英國的堅定號和無敵號戰列巡洋艦消滅了一支德國在南大西洋的巡洋艦艦隊。而這正是戰列巡洋艦的作戰目的。

    18個月後在日德蘭海戰中一支英國的戰列巡洋艦艦隊試圖在英國主艦隊到達之前與德國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作戰,其結果是一次慘敗。英艦瑪麗女王號、不倦號和無敵號爆炸沉沒,除少數人外幾乎全部艦員喪生。雄師號被迫淹沒自己的彈藥庫來避免同樣的結局。德國戰列巡洋艦的裝甲雖然強一些,但它們的結局並不好多少。呂佐夫號戰列巡洋艦被擊沉,塞德利茨號戰列巡洋艦被重創。在這次海戰中,除一艘德國老式戰列艦外英、徳的戰列艦沒有一艘被擊沉。

    此後英國海軍放棄了戰列巡洋艦的戰術。1918年下水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胡德號是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它的裝甲比過去的戰列巡洋艦強,可是在裝甲的設計和安排上面依舊保持先前的缺點,在某些角度下炮彈可以輕易貫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在與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炮戰時爆炸沉沒,而當時她已經預定要進行相關的改裝。

    世界上沒有海軍再建造戰列巡洋艦了。日本將現有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改造為“高速戰列艦”,美國海軍將兩艘戰列巡洋艦的船體改為航空母艦。列克星頓號和薩拉託加號本來設計是戰列巡洋艦,建造中途因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簽定而改造為航空母艦。後來美國建造了兩艘類似戰列巡洋艦的“大型巡洋艦”阿拉斯加號、關島號。在太平洋戰爭中它們表現並不出色,戰後其它四艘本來計劃建造的類似艦艇被放棄了。這兩艘船裝備12英寸口徑主炮,它們的裝甲也是為了對付12英寸口徑主炮。這與過去的英國戰列巡洋艦不同:英國艦艇裝備了同時代戰列艦裝備的12英寸口徑主炮,但她們的裝甲無法對抗它們自己的武器。

    德國的“裝甲艦”是另一個類似戰列巡洋艦的方案。它們不是輕型的戰列艦,而是非常重火力的巡洋艦。它們體形比較小,裝有六門11英寸口徑主炮,它們不是使用蒸氣機作為動力,而是使用8臺九缸柴油機。航速可以達到28節(52千米/小時)。它們參加的唯一的一次比較重要的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拉普拉塔河口海戰。德國還造過兩艘被稱為戰列巡洋艦的戰艦:沙恩霍斯特號、格奈森瑙號,主要被用做巡洋作戰,而類似戰列巡洋艦的特點,但它們的裝甲比傳統的戰列巡洋艦要強,使用11英寸口徑主炮。它們類似法國建造的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戰列艦,更象輕型戰列艦(light battleships)。

    新型的戰艦技術也使得戰列巡洋艦很快就無用武之地了。戰列艦的重灌甲只減慢了幾節的速度(一般4千米/小時)。而航空母艦的出現使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都失去了往日的威力。如同當時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它們的航速證明它們是優良的航空母艦護衛艦和炮轟陸地的艦艇,但它們已經不適合於它們本來的設計目的:海上決戰。

    有人將蘇聯20世紀八十年代的四艘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劃入戰列巡洋艦,但實際上它們是重型導彈巡洋艦。

  • 3 # 國平軍史

    海軍造船和裝備發展史上,先有戰列艦,然後才有戰列巡洋艦,也即戰列艦發展在先,戰列巡洋艦裝備在後,戰列艦歐美日等強國海軍都有,戰列巡洋艦隻有英德等少數歐洲列強才正式裝備。

    戰列艦,曾經是海上最大的作戰艦艇,有三個最主要的特點,一是滿載排水量大,動輒數萬噸;二是艦炮口徑大,一般380毫米起步,其中,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艦炮口徑高達460毫米,是戰列艦中口徑最大者;三是有厚重的裝甲保護層,厚度有數百毫米,具備強大的抗打擊能力。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戰列艦是海上的王者,二戰時期,隨著日本海軍大和號戰列艦,被美國海軍艦載機投擲的重型魚雷和高爆航彈擊沉於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處,宣告了戰列艦時代的結束,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了新的海上霸主。

    戰列巡洋艦,英中國人率先發明的一種介於戰列艦和巡洋艦之間的艦種,僅從字面意思就非常好解釋,“戰列艦+巡洋艦”簡稱戰列巡洋艦,其實,英中國人當初的設想就是這樣的。

    戰列艦,儘管是海上的王者,戰鬥力非常強大,但由於噸位大體量大,導致航速較慢;因此,英中國人設想搞一型艦,具備巡洋艦的高航速,同時又有戰列艦的火力,戰列巡洋艦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戰列巡洋艦裝上了戰列艦的主炮,確實擁有了戰列艦的火力,同時航速也上去了, 接近了高速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航速的提高,是以犧牲裝甲厚度獲取的,裝甲厚度下來了,相應地戰列巡洋艦的排水量降下來了,提高了戰列巡洋艦的航速,但其抗打擊能力卻大幅銳減。

    由於具備有戰列艦的大口徑艦炮,戰列巡洋艦在海上遇到重型巡洋艦時,憑藉強大的艦炮火力,能夠輕而易舉地擊沉海上對手,因為在重型巡洋艦艦炮有效射程之外,率先發起艦炮攻擊,而重型巡洋艦的艦炮由於射程原因卻無還手之力,只能被動挨打,屬於不對稱的海戰。

    戰列巡洋艦,這一新的艦種,一旦服役海軍,艦隊司令總是希望憑藉其強大的火力和高航速,讓其成為艦隊的先鋒,常去打頭陣,等於將戰列巡洋艦置於戰列艦的艦炮之下。

    於是,戰列巡洋艦的命運就悲劇了,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的無敵號、不倦號、瑪麗女王號等數艘戰列巡洋艦被德國海軍戰列艦擊沉;同時德國海軍最新最先進的呂佐夫號戰列巡洋艦也被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擊沉,塞德利茨號戰列巡洋艦被重創

    但艦隊司令卻將戰列巡洋艦當成了戰列艦使用,與戰列艦對轟時,儘管艦炮威力強大,但裝甲保護弱,卻是戰列巡洋艦最致命的地方,被擊穿裝甲保護層炮彈在內部爆炸,一旦擊中彈藥庫,就有殉爆沉艦的悲劇發生。

    但在丹麥海峽之戰中,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依然被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一發380毫米炮彈擊穿,引爆了彈藥庫,艦體斷裂迅速沉沒,迅速沉沒在大西洋海地,包括編隊司令霍蘭中將在內的全艦1418名官兵陣亡,僅3名水兵倖存。

  • 4 # yingyunfeng

    戰列巡洋艦,顧名思義就是有巡洋艦的速度和戰列艦火力的混合物種。這和當時的技術條件有密切的關係。一戰時船隻的動力有限,不能兼顧高速和裝甲。所以才搞出來這麼一個。犧牲了裝甲防護,有較高航連,保持和戰列艦一致火力的戰列巡洋艦。日德蘭海戰爆發以後,體現出了戰列巡洋艦的脆弱性。二戰時候美國終極的高速戰列艦可以認為是戰列巡洋艦的終極代表!航速高達32節衣亞華級保持了最高水平的火力防禦和機動性。其實就可以認為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合二為一了。當然,二戰的結束也意味著戰列艦的華麗謝幕。也就再沒人計較,這到底是戰列艦還是高速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

  • 5 # 白虎堂

    在過去的數百年間,戰列艦、巡洋艦以及戰列巡洋艦都曾經作為海洋世界的主力而存在。但是這些艦型各自有各自的發展歷程,彼此的效能定位也是存在差異的。當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各自又產生了一定的交集。

    戰列艦:一個時代的海上霸主

    戰列艦是在十五世紀後期開始出現的,初期的戰列艦經歷了風帆時代,並在十七世紀正式成型。當時因為英荷戰爭的緣故,戰列艦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後,英國也開始對戰列艦進行歸類,歸類標準主要參考排水量、火力配置、人員數量等指標,一共分為四級戰艦。

    隨著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鐵甲戰艦開始出現在海洋上,傳統的木質艦身設計被拋棄,這些排水量更大的戰艦擁有龐大厚重的金屬船體,並使用蒸汽機提供輸出動力。隨著技術的發展,裝甲戰列艦的規模不斷擴大,排水量甚至可以達到8000噸以上。

    至20世紀初,戰列艦開始進入無畏艦時代。因為英國在1906年下水了“無畏”號戰列艦,這是一艘滿載排水量超過20000噸的大型戰艦,這艘戰列艦配有4臺蒸汽輪機組輸出功率為22500馬力,可實現超過20節的高航速。

    “無畏”號戰列艦是真正的標準現代化戰列艦,這艘戰列艦擁有高達5000噸的裝甲配置,厚重的裝甲包裹了大部分艦體及重要區域,這可以有效抗擊來自同等量級對手的炮火攻擊。並且“無畏”號戰列艦還擁有規格一致的大口徑火炮,艦上裝備了10門12英寸的主炮。這和之前的艦型是不一樣的,因為在“無畏”號之前的戰列艦,都沒有這麼多的12英寸火炮,它們會增加一些中小口徑的火炮。相比之下,“無畏”號的遠端火力非常彪悍,而且因為火炮口徑一致,所以精度得到提升,火炮射擊指揮儀發揮的作用更大,實戰威力非常可觀。

    戰列巡洋艦:火力強、速度快的佼佼者

    戰列巡洋艦起源於裝甲巡洋艦,是巡洋艦優化升級的產物。巡洋艦有速度快的優勢,但是火力和裝甲防護方面不如戰列艦,所以巡洋艦在遇到戰列艦的時候,一般只剩下跑路的選項,早期的戰列艦火力強大,速度卻是劣勢,所以一般戰列艦也不會主動去追巡洋艦。

    為了提升巡洋艦的生存能力,各國開始考慮給巡洋艦加裝裝甲,於是出現了裝甲巡洋艦。而為了提升裝甲巡洋艦的作戰能力,更大口徑的主炮又被搬上了甲板。於是出現了裝甲強於一般巡洋艦、弱於戰列艦,火炮威力則可以和戰列艦一較高低的新艦型,這就是戰列巡洋艦。

    戰列巡洋艦的發展晚於戰列艦和巡洋艦,它們是在20世紀初期出現的。英國是第一個開始研發戰列巡洋艦的國家,因為英國當時擁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為了確保海上運輸線的暢通,英國經常需要排程大批火力強大的戰艦,這些戰艦要能夠儘快趕赴目的地。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就需要同時擁有強大火力和高機動性的新戰艦,1907年,英國下水了三艘戰艦,即“不屈”號和“無敵”號、“堅定”號,這三艘新艦就擁有戰列巡洋艦的屬性。

    在英國之後,德國也很快擁有了戰列巡洋艦,但是和英國相比,德國的戰列巡洋艦更注重裝甲防護,而在火力配置方面做了妥協。所以出現了英式戰列巡洋艦和德式戰列巡洋艦兩種風格,英式戰列巡洋艦火力佔優,德式戰列巡洋艦佔優的是裝甲。

    戰列艦的再興衰,以及巡洋艦的遲暮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戰列艦是非常注重裝甲防護和火力配置的。戰列巡洋艦則在追求裝甲防護和火力配置的同時,也追求高航速。簡言之,戰列艦和巡洋艦的界限非常清晰,而戰列巡洋艦則剛好卡在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中間。

    但是戰列巡洋艦的發展沒能持續多久,這種戰艦於20世紀初期開始興起,至20世紀30年代就沒落了。如前文所述,日德蘭海戰驗證了戰列巡洋艦的缺陷,這使得各國紛紛開始改進戰列巡洋艦。但事實上,隨著航空母艦和艦載飛機的出現,戰列巡洋艦已經面臨沒落的命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沒有建造戰列巡洋艦的國家。

    在戰列巡洋艦發展的同時,戰列艦進入了鼎盛的無畏艦時期,雖然戰列巡洋艦的出現,讓巡洋艦遭遇了更大的威脅,但是這種威脅和戰列艦沒有關係,戰列巡洋艦並不是戰列艦的對手,戰列艦依然是當時的海洋霸主。

    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開始發展“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這是一種在速度上真正實現突破的戰列艦,“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的最大排水量達到了46700噸,但與此同時它們的航速卻提升到了28節。之後美國還擁有了“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和“依阿華”級戰列艦,其中“依阿華”級戰列艦的設計最大航速為31節,在測試階段曾經獲得33節的航速資料,這標誌著戰列艦已經彌補了速度的缺陷,戰列巡洋艦相對於戰列艦再無優勢可言。

    戰列艦在速度上的反超,導致戰列巡洋艦失去了生存空間。但事實上,戰列艦也面臨著生存危機,因為在戰列艦獲得高航速的同時,航母已經出現了。戰列艦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空中的飛機,而飛機對戰列艦的威脅性是極大的,所以,戰列艦逐漸變成了被動挨打的海上靶標。

    在航母時代,巡洋艦仍沒有像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一樣很快被淘汰,甚至在一定時期裡,巡洋艦還繼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國在戰後還發展了核動力巡洋艦,而現在美國也還擁有一批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俄羅斯則擁有光榮級巡洋艦,以及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但巡洋艦實際上也已經風光不再,進入21世紀之後,即使是美俄兩國,也沒有新的巡洋艦入役。美國在本世紀初有計劃開建19艘CG(X)巡洋艦,但最後也因為技術和經費等問題而不了了之。而隨著伯克級驅逐艦和DDG1000等新艦型的出現,巡洋艦和驅逐艦的界限實際上也已經被模糊,傳統的巡洋艦最終也將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 6 # 科技探索隊長

    四個字型現最大區別:生死尊卑!第一,戰列艦現在已經死了,巡洋艦還活著;第二,曾經戰列艦是海戰王者,巡洋艦一直是跟班的。艦艇相關問題,問隊長就找對人了。

    一、蠻王戰列艦

    戰列艦誕生在熱兵器的野蠻時代,那時候海上戰爭勝負一是看誰打的遠、打的準,二是看誰打的狠(彈藥威力),三是看誰皮糙肉厚,被別人揍了還能繼續打。在當時的條件下,這三條就決定了,軍艦要往大了造!

    為啥?軍艦太小,炮就小,因為太大的炮小船裝不下,這就決定了炮打不遠、威力也打不了,小炮只能發射小炮彈,那能裝多少炸藥?同時,小船也必定不抗揍,別人的大炮一顆炮彈說不定就把船打穿透了!

    所以,那個時候,強國海軍的軍艦都是大艦當家,網上找了一下世界前十大戰列艦,最後一名的排水量是45360噸,第一名的排水量71659噸,都快趕上美國小鷹級航母了!這些戰列艦的主炮最小口徑14英寸,也就是355.6mm,最大口徑18.1英寸,也就是460mm。這些戰列艦的裝甲也很厚,差不多都得半米厚,這在當前的艦艇設計中是不可能的,當然主要是沒必要的。

    要說當時的戰列艦全部靠蠻力,也不完全對,射擊精度還是很重要的,但當時沒有制導系統,只能靠機械式的瞄準儀以及官兵們的精心訓練,提高射擊精度。所以,如果一艘優秀的戰列艦上配備訓練有素的官兵,戰鬥力會大不一樣。當射程超過視距,艦上的人無法觀察彈著點的時候,就需要飛機觀察彈著點,向戰列艦反饋射擊偏差,然後戰列艦修正射擊方向、角度,逐步命中目標……

    二、看似活著的巡洋艦

    巡洋艦還在海軍裝備序列中存在,畢竟有些國家把他們的水面艦艇稱為巡洋艦,你硬要說巡洋艦不存在了,好像也不合理。巡洋艦早在戰列艦的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在有巡洋艦的國家李,它們的身份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編隊中已經是中堅了。美軍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最為典型,承擔著編隊防空的重要使命,甚至還可以作為編隊指揮艦使用。巡洋艦的噸位遠遠小於之前的戰列艦,1萬多噸就已經是很大的排水量了。這主要是因為現代戰爭的制勝機理和以前不一樣了,除了前面說到的射程、精度、威力、防護之外,還有預警、協同、智慧、干擾、軟殺傷等等,而且射程、精度、威力和防護的實現方式和以前也不一樣了——遊戲規則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所以巡洋艦追求的是在給定的功能要求前提下,實現與編隊的最佳協同,包括從編隊獲取資訊、向編隊提供資訊、承擔打擊節點等,現代戰爭更加強調殺傷鏈的貫通,這在以前是很難刻意追求的,比如最初的預警探測,以前很難做,現在就容易多了,巡洋艦的設計就和戰列艦不一樣了。再比如殺傷,以前就是炮彈飛出去,打中了就算,打不中就得調整,而現在是精確制導以及干擾與抗干擾、突防與反突防的較量,這對巡洋艦的設計要求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不要求攜帶那麼多彈藥,比如在現代彈藥的戰鬥部面前,以前的厚裝甲就算能保住船體,但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上的電子裝置保不住,也沒有啥用啊,還是喪失戰鬥力~

    所以,現代水面艦艇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造價也高,不是每個國家都負擔得起的,水面艦艇上要配備的電子裝置一個個都是昂貴的,艦艇之間一般是分工合作的關係,用編隊打仗,設計一個功能全面的艦艇事實上很可能是不划算的——它造不了幾艘,而海軍的需求必須有足夠數量的艦艇才能滿足。

    所以,實際上,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已經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了,只是你非要把它叫巡洋艦而已,我覺得美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實際上就是驅逐艦,你說它和DDG1000比,誰大?他才萬噸不到,朱姆都14000多噸了!後者還叫驅逐艦,你憑啥非得叫巡洋艦?之所以叫巡洋艦,多半是美國海軍為了向國會要錢的時候方便點,你搞兩種驅逐艦,國會議員會說,都是驅逐艦,搞那麼多幹嘛?我們就搞一個就行了……

    三、總結

    戰列艦和巡洋艦的區別是:戰列艦是真死了,而巡洋艦看起來還活著。

  • 7 # 使用者54848153303

    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沒有本質區別,或者說戰列巡洋艦就是高速戰列艦,至於火力,防護,航速之間的差異只是普通的艦與艦之間的差異

    文章結尾的圖片是1905年英國海軍部應費舍爾之請召集的戰艦設計會議的部分記錄,基本是這一論點的決定性證據

    其中提到戰列巡洋艦用於與戰列艦作戰,實際上,戰列巡洋艦自設計之初就要上戰列線,作為主力艦參與海戰,從這點來看,戰列巡洋艦的翻譯顯然有誤,日文翻譯要準確的多,即為“巡洋戰艦”(國內部分書籍也是這樣翻譯的)

    至於很多人所說的獵殺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自然可以做,但不過是兼職而已,拿著堪比戰列艦的火力/防護去對付巡洋艦,哪怕設計本意果真是獵殺巡洋艦,其中是否有些用於決戰的意義?

  • 8 # 平盧節帥

    19世紀末20世紀初 大英帝國經歷維多利亞時代的輝煌 海外殖民地急劇擴張 但是海軍艦艇老久 內部機制僵硬 思維守舊 同時借第二次工業革命之風 海軍也開始了技術革命 另外德 美 日 等新興德海軍強國對大英的海上霸權尤其是海上生命線和海外殖民地造成嚴重威脅 英國海軍三大偉人之一的約翰費希爾出任海軍大臣 在英王和丘吉爾的支援下開始了海軍大變革 費希爾爵士認為大英海外殖民地分佈太廣 海上交通線複雜 非常容易遭到敵方巡洋艦的襲擊 己方的巡洋艦又無法對其形成壓倒性優勢而傳統的戰列艦速度慢 數量少 價格昂貴 不能有效保護交通線 所以在費希爾的主持下講戰列的火力和巡洋的速度結合起來出現了戰巡 其主要目的就是打擊敵方巡洋 所以犧牲大量裝甲 而其主要對手德國知道英國出現了戰巡 不明白到底啥叫戰巡以為就是裝甲巡洋艦的擴大版 當然既然英國有 德國也不能缺 所以德國也開始大造戰巡 因為德國的需求和理念不同於英國 所以德國的戰巡裝甲厚但火力稍弱 所以在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戰巡由於裝甲薄弱而損失巨大 戰巡與戰列最大的區別就是在裝甲和速度上 我認為戰巡是應特殊的情況和需求下出現的 對英國這樣的特殊國家極其重要 但是沒想到在國際上颳起了一陣戰巡風 沒辦法 誰讓人家是那個時代的海軍風向標呢 另外我建議大家去看看關於約翰費希爾的海軍改革 對世界現代海軍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 9 # VincentSong

    雖然兩個名字都有戰列兩字,但是兩者有本質不同,戰列艦就是一個系列,而戰巡本質上還是火力更強的巡洋艦。

    戰艦四維:火力,裝甲,速度,續航,在總噸位不變的情況下,加強某個方面就要削弱某個方面。戰列艦,就是為了戰列線而存在,火力和裝甲是核心資料,於是犧牲了速度;戰列巡洋艦,目的是為了獵殺其他巡洋艦,火力速度續航都需要,於是只能犧牲裝甲。

    在歷史上,戰巡依靠高火力可以說吊打其他巡洋艦,這也讓人產生錯覺,是不是戰巡也可以去戰列線浪一波?事實證明這就是幻覺,巡洋艦火力再怎麼猛也就和戰列艦差不多,但是戰列艦的高裝甲帶來的生存能力,卻是巡洋艦不具備的,結果自然是戰列艦大破但就是不沉,戰巡基本一發入魂。

    雖然戰巡確實懟不動戰列艦,但是高速化卻是一個大趨勢,由此催生了另一個艦種:快速戰列艦。隨著戰艦越來越大,四維的任何提升,成本也越來越高,200米的船和150米的船,成本差距非常大,然而戰鬥力提升卻沒有這麼多,然而四維中,火力是基礎,速度是趨勢,續航不能削,怎麼辦?削裝甲?戰巡被戰列吊打沒過去幾年,誰這麼蠢在做這種事?這看起來無解的問題,被人用意外的方式解決了:重點防護理論。通過研究戰例,當時的人們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在戰列線中,戰艦的某些部位是無所謂的,比如艦艏,沒了就沒了,但是當時流行的是全面防護,雖然艦艏關鍵時刻沒卵用,但是還是要上裝甲……於是重點防護理論誕生了,只保護核心艙,其他部位基本夠用就行,帶來的結果就是,使用重點防護理論的戰艦,只用全面防護八成甚至更少的裝甲,就可以獲得接近全面防護的實際防禦力,於是快速戰列艦的最大難題解決了,由此進入快速戰列艦的時代。

  • 10 # 浪蕩江湖平底船

    首先戰巡出現的比較晚,兩者都擁有相當的噸位和主炮,區別在於一戰戰巡的航速普遍在22節,甚至更高。當然不是戰巡加裝了更強大的動力系統,而是減重了,減的是裝甲。戰巡洗犧牲防護能力為代價增加了航速。這個設想是完美的,擁有戰列艦的火力和巡洋艦的航速。與巡洋艦作戰時,她的重炮能把巡洋艦轟到渣。遇到戰列艦時,提高航速逃跑,戰列艦隻能在後面吃灰。但是,當你擁有戰巡以後,看到龐大的身軀和重灌主炮與戰列艦沒有什麼區別,總會有些想法的。最坑戰巡的是大英帝國的作戰理念,速度是最好的防禦!請記住這句話,很重要。這樣就能理解為什麼英國佬和德國佬會把戰巡排進戰列線。結果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曉得。日德蘭之後,除了英國外,就沒人再建造戰巡。當然,英國佬也付出了代價,胡德號被俾斯麥華麗麗的虐待至死。注意,戰巡沒有消失,她改名字了。到了二戰期間,為了給航母護航,美國建造了一系列高速戰列艦,航速一水的30節以上。動力系統相比一戰時有所提升,但是還是不足以把四五萬噸的戰列艦跑到30節,怎麼辦?個原來一樣,減重,減裝甲,除了必要關鍵部位通通減掉。與一戰時的戰巡不同的只是裝甲安裝改為重點防護。所以,二戰時建造的高速戰列艦與一戰時的戰巡沒什麼太大的差別,玩的最徹底的就是衣阿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伊琍和姚晨誰在娛樂圈的地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