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01544951480

    物極必反闡述了一個道理: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漢典[引用日期2018-12-8]

    老子首先提出物極必反的思想,他認為福可為禍,正可為奇,善可為妖。由道產生運動,到一定極限,又復歸於道,如此周行不息。

    而最早明確使用這一詞彙的,是北宋的理學家陳頤。他認為萬物包含對立,往復運動,運動到達極點,即向反面變化。故萬物呈現盛極必衰,動極必靜等情況。這是陳頤用老子的思想來解釋理學。

    本人才疏學淺,雖然只對唯物主義一知半解,卻是唯物主義的堅決擁護者。[可能是其他的哲學流派我實在理解不了]唯物主義認為,量變引起質變,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導致的。姑且先不說唯物主義理論中,事物的發展(運動)是永恆的。就算一件事物已經發展到了極致,或者把格局放小,一件事物發展到了某個較為穩定的階段。若是物極必反,那麼導致它“反”的內因是什麼。若是有內因,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物並沒有“極”,只是事物在外的假象。若是沒有內因,又何來的“反”?

    這樣的的話,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框架下,物極必反是一個荒謬的說法?

    我認為並不是這樣。

    物極必反是古人留下的寶貴財富。當代漢語這樣解釋它,似乎已經違背了它的本意,有誤導因素。老子的物極必反意在陰陽互動,推崇中庸之道,這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而後世的陳頤將其解釋為“理”的存在,這無形之中也將中庸的思想進一步發揚,理學傳入民間,某種意義上造就了華人的含蓄。

    因此,物極必反就是中庸,而中庸,就是我們的文化!

    物極必反無需證明,也無關對錯。人生在世,留有餘地,總歸是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能地暖溫控面板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