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嶧縣西門裡老李

    萬事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家貧無孝子!

    在這個世界上,有權有勢或有錢的畢竟極少極少,還是平民百姓居多。

    平心而論,比起從前,現在國家建立了城市居民、農村村民醫療保險制度及大病保險制度,使普通百姓患病後的治療有了制度的保障。當然,這個保障制度還不是免費醫療,患大病住院者還需要部分自費。

    這個朋友的問題是一沒權,二沒錢,如何能盡孝?我在開篇引用的那句話就說的很明白:論心不論跡!

    我在接送小孫子上學的5年間,常在學校門對面的小區花園裡見到一對母女,從穿戴看,家境一般。母親約70多歲,坐在輪椅上,女兒30多歲的樣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除非極端天氣,母女倆都要來到花園裡,天氣暖和,有時見母親站著趴在女兒肩上,一步一步十分艱難的練習走步,女兒則面帶微笑,一步一步的跟著往後挪;天氣冷時,母親的雙腿搭著毛毯,坐在Sunny裡,一臉慈詳的看著女兒跟幾位老太太打牌。這是多麼溫馨的畫面!……

    咱沒權沒錢,老人患病,支援不了錢財,但一樣可以盡一份孝心呀!比如老人住院,可以揹著他們跑上跑下,檢查治療吧?可以端茶倒水,伺候於前吧?如果老人臥病在床,可以像當年父母養育自已一般,端屎倒尿,盡人子之心吧?而如果老人心情不好,可以耐心開導,好言相勸吧?

    總而言之,盡孝論心!家貧照樣可以做孝子,有錢不見得買來老人的健康;悉心的照料、傾心的話語照樣能溫暖老人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想要做一個溫柔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