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康妮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現實中,人與人的交往構成了紛繁複雜的社會關係,每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會受到種種環境的影響。談到這一問題,我們自然會想起西晉思想家傅玄曾說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現在常用來比喻經常與優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反之亦然。的確,生活中,我們都會在不經意間接受來自環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不知不覺地改變了自己的品行。古往今來,有許多真實的事例可以說明這一點。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他在潁州當長官的時候,手下有一個名叫呂公著的年輕人。有一次,歐陽修的好友范仲淹路過這裡,便到他家中拜訪,歐陽修邀請呂公著一同待客。席間,范仲淹對呂公著說:“你能在歐陽修身邊做事真是太好了,你應該多向他請教作文寫詩的技巧。”此後,在歐陽修的言傳身教下,呂公著的寫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這個事例很好地說明了“近朱者赤”的道理。《論語·里仁》雲:“見賢思齊焉。”如果一個人周圍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麼這個人也會透過努力,去趕超他們。同樣地,如果一個人總是與一些道德素質低下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的品性也會變得惡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這樣的例子。

    解放前,一位名叫穆時英的青年作家,寫了一本揭露舊社會黑暗的小說《南北極》,轟動了文壇。但是當他到了十里洋場之後,受到那種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竟也歌頌起了紙醉金迷的生活來,這可謂是對“近墨者黑”最好的詮釋了。

    至此,我們已經可以看出環境對人性格的影響之大了。古時孟母三遷,正是由於深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聯絡到現在,我們仍是處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眼睛不夠明亮,內心亦不夠成熟,“近墨”難免變“黑”,故而何不“近朱”呢?因此在與人的交往中,我們應該學會明辨是非,儘量做到“交益友而不交損友”。讓我們透過與益友的交往,不斷提高修養,增長才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抹BB霜,算是彩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