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1877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據佛萊明左手定律,獲得動圈式喇叭的專利。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進一步依照電話傳聲筒的原理髮明瞭錐盆喇叭,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喇叭十分類似,Lodge爵士稱為「咆哮的電話」。不過這個發明卻無法運用,因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發明了三極真空管,而製成可用的擴大機又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所以錐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漸普及起來。另一個原因是1921年以電氣方式錄製的新唱片問世了,它比傳統機械式刻制的唱片有更好的動態範圍(最大到30dB),逼得人們不得不設法改良喇叭特性以為配合。
1818年,詩人雪萊的第二任妻子瑪麗,在她著名的科幻小說「科學怪人」中,描述科學家以支解的屍體合成一個可怕的怪物,經通電後重新獲得生命,當時所有人都對科學有無窮的信心。1874年發明電話的貝爾嘗試製造「聲音分析器」,真的就拿支解的屍體為材料,以人耳耳膜與耳骨製造了一具「記音器」(Phonautograph)。這個機器能畫出聲波圖,但無法重現聲音。
1877年7月18日,愛迪生進行以金屬薄膜及唱針記錄聲音的實驗,他對金屬箔唱了一首「瑪麗有隻小綿羊」的兒歌,當唱針將拾取到的振動訊號透過號角放大,在場的人全都傻眼了,因為他們聽到愛迪生在機器中唱歌,這是留聲機誕生的經過。今天再讓各位讀者欣賞一百年前的留聲機,你一定無法想象,那種頻寬不足、毫無動態可言、雜音奇大、失真又嚴重的「音響」,居然也能流行起來。很快原始的號角被舌簧式喇叭取代,這種喇叭是在一塊馬蹄型磁鐵前端設定一個線圈,線圈中間有一個可擺動的金屬片,當線圈中有音訊訊號電流透過,磁場發生變化使金屬片擺動,連帶牽動紙盆而發聲。這種設計仍不理想,卻是日後以紙盆發聲的基礎;而把紙盆作成圓筒狀,磁鐵與舌簧裝在筒內,可以向四面擴散,這也成了日後無指向性喇叭的濫觴。
其實早在1877年,德國西門子公司的Erenst Verner就根據佛萊明左手定律,獲得動圈式喇叭的專利。1898年,英國Oliver Lodge爵士進一步依照電話傳聲筒的原理髮明瞭錐盆喇叭,與我們所熟悉的現代喇叭十分類似,Lodge爵士稱為「咆哮的電話」。不過這個發明卻無法運用,因為直到1906年Lee De Forest才發明了三極真空管,而製成可用的擴大機又是好幾年以後的事,所以錐盆喇叭要到1930年代才逐漸普及起來。另一個原因是1921年以電氣方式錄製的新唱片問世了,它比傳統機械式刻制的唱片有更好的動態範圍(最大到30dB),逼得人們不得不設法改良喇叭特性以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