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城北15公里,有云巖山。山高約700米,山上古木參天、濃蔭匝地,林間飛簷翹角、粉牆黛瓦隱現,這就是馳名中外的臥佛寺所在,因寺依山崖古洞而建,又稱“雲崖臥佛寺”,是保山著名的外八景之一。《事匯統編》稱:“永呂風景遍著全國,町謂佳景之特出者也。”
臥佛寺是滇西最古老的寺廟建築之一。《永昌府志》載:“建白漢室,精心製作,七年乃成”。
臥佛寺大殿,原系一石洞,深數目丈,寬闊數丈,分內外兩重。洞門寬敞處為大殿,就一巨石鑿成一佛像,側身睡在一個高約1.3米的石臺上,是為臥佛,身長9米,頭南而足北,而東而背西,其左手平伸置於腿上,右手曲枕於耳側,面容慈祥安靜、莊嚴肅穆,兩眼微閉,似睡未酣,似笑未露。該寺因有此臥佛,故名臥佛寺。
臥佛寺所建殿宇高於石洞,洞內盤結交錯的石紋,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完全保留下來。徐霞客到此遊歷考察後,對這種特異的殿宇建築結構,給子很高評價:“洞與鞏連為一室,鞏高而洞低,鞏不掩洞,則此中之奇也。”
傳說,臥佛寺下原有九條暗江,江水常湧出洞門造成災害。有一傣族青年貨郎常到此賣貨,有一天恰逢江水氾濫,貨郎於是橫臥洞門擋住洪水,使之倒流人洞,從此九條暗江不再為害。後來,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貨郎為民除患,遂以洞內橫石雕鑿成臥佛,這就是臥佛寺的來歷,居住在附近地區的傣族人民每年以金箔貼在臥佛身上,年深日久,將臥佛午裝成一尊金光燦爛的金身佛像。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四方僧俗雲集臥佛寺,舞龍耍獅,形成臥佛廟會。可惜,這一名揚中外的古蹟名勝,在“文蘋”中遭到毀壞。
20世紀80年代,當地人民廣為集資,重新規劃修繕臥佛寺、1988午,緬甸華裔佛教弟子聯合贈送一尊身6米,重9噸,神態仿原臥佛的漢白玉佛雕像,此乃全國玉佛之最。
保山城北15公里,有云巖山。山高約700米,山上古木參天、濃蔭匝地,林間飛簷翹角、粉牆黛瓦隱現,這就是馳名中外的臥佛寺所在,因寺依山崖古洞而建,又稱“雲崖臥佛寺”,是保山著名的外八景之一。《事匯統編》稱:“永呂風景遍著全國,町謂佳景之特出者也。”
臥佛寺是滇西最古老的寺廟建築之一。《永昌府志》載:“建白漢室,精心製作,七年乃成”。
臥佛寺大殿,原系一石洞,深數目丈,寬闊數丈,分內外兩重。洞門寬敞處為大殿,就一巨石鑿成一佛像,側身睡在一個高約1.3米的石臺上,是為臥佛,身長9米,頭南而足北,而東而背西,其左手平伸置於腿上,右手曲枕於耳側,面容慈祥安靜、莊嚴肅穆,兩眼微閉,似睡未酣,似笑未露。該寺因有此臥佛,故名臥佛寺。
臥佛寺所建殿宇高於石洞,洞內盤結交錯的石紋,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完全保留下來。徐霞客到此遊歷考察後,對這種特異的殿宇建築結構,給子很高評價:“洞與鞏連為一室,鞏高而洞低,鞏不掩洞,則此中之奇也。”
傳說,臥佛寺下原有九條暗江,江水常湧出洞門造成災害。有一傣族青年貨郎常到此賣貨,有一天恰逢江水氾濫,貨郎於是橫臥洞門擋住洪水,使之倒流人洞,從此九條暗江不再為害。後來,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貨郎為民除患,遂以洞內橫石雕鑿成臥佛,這就是臥佛寺的來歷,居住在附近地區的傣族人民每年以金箔貼在臥佛身上,年深日久,將臥佛午裝成一尊金光燦爛的金身佛像。每年農曆正月初八,四方僧俗雲集臥佛寺,舞龍耍獅,形成臥佛廟會。可惜,這一名揚中外的古蹟名勝,在“文蘋”中遭到毀壞。
20世紀80年代,當地人民廣為集資,重新規劃修繕臥佛寺、1988午,緬甸華裔佛教弟子聯合贈送一尊身6米,重9噸,神態仿原臥佛的漢白玉佛雕像,此乃全國玉佛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