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奪權篡位的武將權臣,不知凡幾,很多篡位者被人咒罵,但宋太祖趙匡胤似乎是其中的特例,罵的不多,且身後的名聲還算不錯,有“唐宗宋祖”之譽。而宋太宗趙光義繼承了兄長趙匡胤的皇位,開創了宋朝的燦爛輝煌的文化盛世,卻因不明不白的繼位過程而倍受詬病,所以,對待歷史,也常常只能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態度來對待了。
關於宋朝初的皇位繼承問題,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千古疑案。歷史上關於兄弟倆的皇位傳承,有兩個截然相反的記載,一者是“燭影斧聲”,二者是“金匱之盟”。“燭影斧聲”之說,是講宋太祖得重病後,某晚召來弟弟趙光義進宮議事,周圍沒有他人,“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燭影斧聲”之說,直白地說,就是趙光稱殺兄篡位。
而“金匱之盟”,說的是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因為對兒子奪取後周恭帝柴宗訓一事深有感觸,因為柴宗訓繼位時只有7歲,她認為“主少國疑”是皇位被奪的原因,所以,杜太后臨終遺言,要求趙匡胤百年後,將皇位傳給正當盛年的弟弟,再由弟弟傳給趙匡胤的兒子,她安排宰相趙普把遺言按照她的意思撰寫好,“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這就是“金匱之盟”。此說,就是趙匡胤尊母命傳位於趙光義,兄終弟及。
經過對宋朝正史和野史的廣泛涉獵,我個人偏向於“金匱之盟”,因為無論是論資歷、功勞、人脈、威望,趙光義當為繼趙匡胤皇位的第一人選,無論是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還是趙德芳,均不及趙光義十分之一。同時,歷史上關於皇位繼承,子承父業並非唯一選項,兄終弟及的例子有很多。再說,從皇權的穩固來看,趙光義也是最佳人選。
趙光義唯一做得過分的一點,就是他當了皇帝后,對弟弟趙廷美和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進行了排擠和打擊,他為了自己的兒子能繼承皇位,主動出手破壞“金匱之盟”,把趙廷美貶至涪陵,讓他鬱鬱而終。
至於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夭絕”,都與趙光義脫不了干係。對於這些人的處理,反而讓他原來正當的繼位,變得撲朔迷離,不那麼正當起來。
中國歷史上,奪權篡位的武將權臣,不知凡幾,很多篡位者被人咒罵,但宋太祖趙匡胤似乎是其中的特例,罵的不多,且身後的名聲還算不錯,有“唐宗宋祖”之譽。而宋太宗趙光義繼承了兄長趙匡胤的皇位,開創了宋朝的燦爛輝煌的文化盛世,卻因不明不白的繼位過程而倍受詬病,所以,對待歷史,也常常只能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的態度來對待了。
關於宋朝初的皇位繼承問題,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千古疑案。歷史上關於兄弟倆的皇位傳承,有兩個截然相反的記載,一者是“燭影斧聲”,二者是“金匱之盟”。“燭影斧聲”之說,是講宋太祖得重病後,某晚召來弟弟趙光義進宮議事,周圍沒有他人,“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伺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燭影斧聲”之說,直白地說,就是趙光稱殺兄篡位。
而“金匱之盟”,說的是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因為對兒子奪取後周恭帝柴宗訓一事深有感觸,因為柴宗訓繼位時只有7歲,她認為“主少國疑”是皇位被奪的原因,所以,杜太后臨終遺言,要求趙匡胤百年後,將皇位傳給正當盛年的弟弟,再由弟弟傳給趙匡胤的兒子,她安排宰相趙普把遺言按照她的意思撰寫好,“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這就是“金匱之盟”。此說,就是趙匡胤尊母命傳位於趙光義,兄終弟及。
經過對宋朝正史和野史的廣泛涉獵,我個人偏向於“金匱之盟”,因為無論是論資歷、功勞、人脈、威望,趙光義當為繼趙匡胤皇位的第一人選,無論是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還是趙德芳,均不及趙光義十分之一。同時,歷史上關於皇位繼承,子承父業並非唯一選項,兄終弟及的例子有很多。再說,從皇權的穩固來看,趙光義也是最佳人選。
趙光義唯一做得過分的一點,就是他當了皇帝后,對弟弟趙廷美和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進行了排擠和打擊,他為了自己的兒子能繼承皇位,主動出手破壞“金匱之盟”,把趙廷美貶至涪陵,讓他鬱鬱而終。
至於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夭絕”,都與趙光義脫不了干係。對於這些人的處理,反而讓他原來正當的繼位,變得撲朔迷離,不那麼正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