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ysound天津海之聲

    兒童在佩戴助聽器時可能會出現不配合,心理抗拒等問題。應當注意:(1)培養小兒戴助聽器的興趣: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小兒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範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後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2)先在安靜的環境中使用:小兒初戴助聽器時,不要到鬧市區或馬路上,這樣會使小兒感到耳內嘈雜、不舒服,應先在熟悉、安靜的環境中使用,練習聆聽熟悉的聲音,例如,流水聲、關門聲、電話鈴聲等,逐步到多樣化的聲音環境中佩戴,以培養小兒適應各種聲音的能力(3)初戴時間不宜過長:小兒初戴助聽器,往往感覺不舒服,這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般在兩星期左右,開始戴時音量不要開太大了,然後逐漸增高,逐步延長佩戴時間,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鍛鍊,孩子就會習慣戴助聽器。(4)對佩戴助聽器的小兒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大多數聽障兒童在理解別人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意願時,都會存在一些困難,發音口齒不清,因此進行聽力語言訓練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讓孩子理解語言,訓練孩子對各種聲音的辨別力,如聽開門聲、鈴聲、電視機聲、狗叫聲等,還可以讓他們邊聽邊用手觸控發音物體來感覺聲音的振動。然後是發展語言能力,先從單詞開始,然後片語,簡單的句子,逐步地訓練,在這過程中,還應培養孩子看口型說話的習慣,讓孩子在正常的環境中在成長,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理解和學到更多的語言。(5)助聽器應注意保養:助聽器是一個小型化積體電路,如果保養不當會影響其工作和使用壽命。小兒好動,容易出汗,汗水會浸入機芯,使用時可用橡皮套、線套等套在助聽器上,防止汗水侵入從而使助聽器受潮。助聽器受潮之後,不要用微波爐來乾燥它,小兒睡覺時應取下助聽器或耳模,因為此物較堅硬,易把耳道壓疼、壓傷。如果助聽器外有耳垢,可用乾布或小刷子清潔,切勿使用清潔劑。此外,小兒助聽器、電池放置要妥當。小兒助聽器或電池不用時,應放在小兒和寵物不能觸及的地方。如果被小兒誤當作玩具、零食玩耍咀嚼,或被寵物吞嚥和咀嚼,那是非常危險的。

  • 2 # 耳之家之驗配師之家

    孩子戴上助聽器後,關注點主要要放到康復上,其它的問題都是小問題,驗配師應當以改變家長認知為目的,給家長說一些注意事項。

    在孩子的康復中,時間是最為重要的,以時間為中心向家人說出以下三點,才有可能保證孩子獲得好的效果。

    一、助聽器佩戴時間要保障;

    二、保障佩戴在耳朵上的助聽器正常工作狀態;

    三、 提升家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讓家長從思想高度認識到即刻起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以最大程度抓住孩子最佳言語康復期。

    在為孩子驗配助聽器過程中,有的聽力師會遇到孩子已經戴了快兩個月時間了,但是家長說孩子戴上沒有任何效果,回訪時把孩子助聽器讀取進行資料分析時,你會發現,累積佩戴時間只有不足100個小時,每天以9小時佩戴時間來計,佩戴的天數只有10天時間,但時間明明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仔細的詢問後,才發現是家裡的父母親或老人經常忘記給孩子戴助聽器,或者帶孩子出門時害怕別人看見孩子的助聽器就不戴了;這個時間我想絕大多數聽力師會因為孩子康復的黃金時間被白白浪費而惋惜和自責。聽力師也許會納悶,當時驗配時已經給孩子家長講的夠多了,怎麼佩戴電池?怎麼取戴助聽器?怎麼保養助聽器?晚上助聽器放哪裡?怎麼樣換電池?要和孩子多說話等等等等,我都說了,怎麼還是這個結果? 我們都有購產品或服務的經歷,如果第一次服務人員交待很多注意事項,你能記住的也許只有其中二、三點,甚至印象還不深刻,過兩天很多事項都忘記了,也就是說這些注意事項並沒有印在你的腦子裡。所以,對於孩子家長也是一樣,你交待的可能已經夠全面,但孩子家長確沒有將最重要的事放在腦子裡,就會出現文章開始的孩子助聽器佩戴時間過短的現象。一個孩子剛剛降臨家庭幾個月時間,家人在添丁的喜悅時卻遭受孩子聽力問題的打擊,一時還沒有太明白自己要面臨的是什麼?有的家長甚至還不好意思將一個戴助聽器的孩子抱到親朋好友面前,有意無意的忘記佩戴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作為業內人卻不能任這種事情發展,需要向家長強調危害。 那麼我們要把什麼重要的事情印刻在家長的腦子裡呢?孩子首次佩戴助聽器多數在6個月至一歲間,什麼才是對孩子康復最重要的呢?答案是“時間”,我們都知道3歲前是孩子言語康復最重要的關鍵期,清晰的聽到聲音的累積時間長短,決定著孩子言語識別、發音清晰能力強弱,所以讓孩子更多時間聽到,更多接受有意義的聲音資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圍繞抓緊康復時間的核心,在為孩子驗配完助聽器後我們只需要向家長交待三個重要方面即可,其它的事情多是一次性的問題,家長只要隨時能聯絡到驗配師即可,重要三點為: 一、助聽器佩戴時間要保障; 二、佩戴在耳朵上的助聽器保證是正常工作狀態; 三、提升家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讓家長從思想高度認識到即刻起自己需要做出改變,以最大程度抓住孩子最佳言語康復期。 我們如果只是把這三點給家長念一遍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也得不到家長的重視,所以聽力師要在理解這三點的基礎上,把這些話說的通谷易懂,才能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第一點如果我們換成下列話言,家長可能會記憶深刻:“你的孩子只有7個月大,每天睡覺時間會超過13、4個小時,也就是說醒的著的時間只有10個小時間,所以必須保證孩子只要醒著就得戴上助聽器,否則,沒有聲音進入到孩子耳內,沒有資訊輸入,孩子就學不會說話,1歲前是孩子聲音分辨理解語言的關鍵期,浪費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 第二點我們要描述操作過程,保障孩子戴的助聽器工作正常。孩子因為年齡較小,是不會告訴你助聽器響不響這個現象的,必須靠監護人的時時觀察,所以在為孩子佩戴助聽器前監護人自己聽一聽助聽器響不響,響聲是否正常。在摘助聽器時,先不要開啟電池倉,直接摘下助聽器再檢查響不響,響聲是否正常。這兩個檢查程式才能確保孩子戴上和取下中間的這段時間助聽器一直在工作的。(助聽器會因為電池無電或受汗液進入變得聲小或無聲,不透過這種方法難以察覺) 第三點我們可以直接向家長如何對小年齡孩子進行康復,在康復過程中甚至必須家長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如:為了孩子能夠康復的好,需要較正常孩子重複次數多的多的語言刺激,簡單說,就是正常孩子聽一、二遍可以理解的話,聽力損失的孩子需要七、八遍,甚至更多。這對家長來說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交流、看書、做遊戲等等,那麼家長自己以前愛看電視(電視對於言語康復有一定負面作用)、愛上網聊天、不愛主動說話的習慣都需要改改,否則孩子的康復就會很慢。 如果為孩子驗配完助聽器,我們重點交待以上三點,並且把這三點列成清單,相信一定能引起家長重視,孩子的黃金康復時間才不會被浪費。

  • 3 # 海之聲隨州驗配中心

    兒童在佩戴助聽器時可能會出現不配合,心理抗拒等問題。應當注意:(1)培養小兒戴助聽器的興趣:初戴時同戴眼睛、鑲假牙一樣,開始都會感到不舒服,有的小兒一戴上助聽器就又哭又鬧,或者用手去抓,家長應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給孩子做示範動作,讓其感覺戴上助聽器後很高興、很舒適,培養孩子戴助聽器的良好習慣。(2)先在安靜的環境中使用:小兒初戴助聽器時,不要到鬧市區或馬路上,這樣會使小兒感到耳內嘈雜、不舒服,應先在熟悉、安靜的環境中使用,練習聆聽熟悉的聲音,例如,流水聲、關門聲、電話鈴聲等,逐步到多樣化的聲音環境中佩戴,以培養小兒適應各種聲音的能力(3)初戴時間不宜過長:小兒初戴助聽器,往往感覺不舒服,這都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一般在兩星期左右,開始戴時音量不要開太大了,然後逐漸增高,逐步延長佩戴時間,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來,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鍛鍊,孩子就會習慣戴助聽器。(4)對佩戴助聽器的小兒進行聽力語言訓練:大多數聽障兒童在理解別人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意願時,都會存在一些困難,發音口齒不清,因此進行聽力語言訓練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讓孩子理解語言,訓練孩子對各種聲音的辨別力,如聽開門聲、鈴聲、電視機聲、狗叫聲等,還可以讓他們邊聽邊用手觸控發音物體來感覺聲音的振動。然後是發展語言能力,先從單詞開始,然後片語,簡單的句子,逐步地訓練,在這過程中,還應培養孩子看口型說話的習慣,讓孩子在正常的環境中在成長,這些都有助於孩子理解和學到更多的語言。(5)助聽器應注意保養:助聽器是一個小型化積體電路,如果保養不當會影響其工作和使用壽命。小兒好動,容易出汗,汗水會浸入機芯,使用時可用橡皮套、線套等套在助聽器上,防止汗水侵入從而使助聽器受潮。助聽器受潮之後,不要用微波爐來乾燥它,小兒睡覺時應取下助聽器或耳模,因為此物較堅硬,易把耳道壓疼、壓傷。如果助聽器外有耳垢,可用乾布或小刷子清潔,切勿使用清潔劑。此外,小兒助聽器、電池放置要妥當。小兒助聽器或電池不用時,應放在小兒和寵物不能觸及的地方。如果被小兒誤當作玩具、零食玩耍咀嚼,或被寵物吞嚥和咀嚼,那是非常危險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irjordan31有什麼好看的配色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