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88346970835

    著名的唐代詩人,在別人看來是多麼的功成名就,但是他卻有不為人之道的一面。一生都很窮困潦倒,而且自己報國無門,壯志未酬。但是我心中的杜甫是,忠君愛國,是善良的,是樂觀的,更帶有一絲狂氣。 杜甫一生忠君愛國。他一生都很貧苦,正直壯年44歲時爆發了他也就被關入獄中,因他的詩名很小所以逃了出來,就在連他自己的自顧不暇的時候寫下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千古名篇。這種危急時刻,他擔憂的還是皇帝,並去找在外逃亡的,被封小官後因不瞭解官場的利害關係被貶。

    終因俸祿太少棄官遊蕩於四川,收朋友的接濟,蓋了一間小屋,當自己的草屋頂被風颳走後,他不但不悲傷反而更為天下蒼生著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總是這樣推己及人,而這樣的氣魄無人能比。

    杜甫更是善良的。在他的房屋前,他發現有一個老夫人總是打他家門前的棗,當時並沒有阻止,而是感慨人民生活的苦悶。當他把自己的房子交給別人時,那人要去阻止老婦人,被杜甫攔下,杜甫大度的說這樣也不會影響自己,那個老婦人沒有丈夫沒有兒女,你幫幫她吧。說完又感慨社會上老百姓的生活苦悶,不能吃飽穿暖,即使他自己也是貧困潦倒,身無分文。

    杜甫這一生更是樂觀的,他並沒有被貧困擊倒,反而更加樂觀更加推己及人

    。在四川時被朋友接濟,他並沒有覺得喪失活下去的信心,反而寫出“但有故人供祿米,餘生此外更何求。”的“狂”詩句。杜甫很樂觀,從不會想要輕生。

    杜甫也是一個“狂人”,因與打交道也沾染一絲狂氣。當他登上泰山山頂時,俯瞰世間萬物是更是感慨萬分,更加瘋狂,於是寫出了“狂”的詩句“岱宗夫如何?。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一覽眾山小。”

    然而這樣憂國憂民樂觀善良的唐代詩人僅僅活了59歲,就連他逝世時也是相當悲涼,他客死在湘江的一條小船上,就這樣漂泊悽慘的過完了短暫的一生。這就是我心中的杜甫,他忠君報國,他憂國憂民,他善良樂觀,他依然帶著一絲狂氣,這樣的杜甫我欣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生小牛拉希,脫水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