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教育兒向暖

    感統失調不是病,但需要刻意矯正,最佳調整時間是3到6歲,如果超過12歲再去調整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所以,在兒童早期教育中,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有很多,不要等到孩子上小學了,出現各種問題時,你去罵孩子“你怎麼搞的,字都不會認”、“你怎麼這麼孤僻,不跟其他人說話”、“怎麼讓你坐住就這麼難”。其實這些不能全怪孩子,我們父母在他小時候沒有幫助他讓他各個感統功能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我們父母也有責任。

    兒童早期教育的普及以及高素質的現代父母的不斷學習,感統訓練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認可。感統到底是什麼?感統指的是感覺統合,就是人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觀,從外界獲得不同的感覺資訊(視、聽、嗅、味、觸、前庭和本體覺等)輸入大腦,大腦對輸入資訊進行加工處理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指揮身體各個部位進行活動的能力。

    感覺統合不足或感覺統合失調就會影響大腦各功能區、感覺器官及身體的協調發揮,引發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感統失調,就是大腦功能失調了,大腦沒法統一身體各個部位完成各項指令,也被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感統失調的表現主要有前庭功能失調、視覺失調、聽覺功能失調、觸覺失調等。前庭功能失調,這一功能失調主要表現為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有攻擊行為、平衡能力差等。視覺失調則會讓孩子容易出現閱讀困難,容易跳讀、漏讀以及寫字偏旁部首顛倒等問題。聽覺功能失調則容易讓孩子出現語言能力差,跟他說話需要重複很多遍,或者說一句需要反應很長時間。觸覺功能失調則容易讓孩子在人際社交上出現障礙,容易出現不合群、過分緊張、脾氣暴躁等問題。

    感統失調的原因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帶養因素。先天因素比如胎位不正或者是早產剖腹產,後天因素有很多,比如家長過度保護,事事代勞;再比如錯過爬行階段,直接走路;再比如使用學步車等等。

    所以,對於0到3歲的寶寶,我們就要注意這些感統問題,在帶養中注意寶寶感統的訓練,可以求助早教機構,或者是父母多上心在家裡做。對於3到6歲的孩子,如果有感統問題,就要及時刻意矯正,可以去專業的感統訓練,比如觸覺敏感的孩子,家長可以做的很簡單的一件事,用觸覺刷,每天洗澡後刷20分鐘,前庭功能失調的可以在家讓孩子多練習翻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區分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怎樣預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