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愛玩客
-
2 # 霜之哀傷Frost
流媒體轉型不算成為殺手鐧吧,但是肯定可以讓蘋果的使用者體驗更上一步。如果蘋果把流媒體包含進自己的原生APP裡的話,使用者就可以以更簡單的方式控制、體驗這些流媒體的內容,系統會對原生APP有著更好的支援,也會提高這些流媒體內容的使用者體驗。
但是這些使用者體驗的需求前提是需要能夠支援蘋果的這些服務,因為很多服務並非對所有地區開放,加上一些地區具有自己本地人氣更高的app和流媒體提供方,在這些地方蘋果轉型流媒體的阻力會比較大,收益也會比較低,但是從世界市場範圍來看,蘋果轉型流媒體來提高使用者體驗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和路線。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蘋果是萬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公司下一步怎麼運營、目標是什麼、公司是否該轉型,吃瓜網友肯定是看不透的。
作為一個科技領域的老人,筆者大抵是有些認知的,一句話概括一下(下面是詳細論證)
蘋果推出流媒體是從低層次的硬體開發商向高層次的軟體服務商的轉變。
你看世界級的大公司,亞馬遜、谷歌、微軟、騰訊、阿里、百度,哪家不是主營軟體服務提供商?硬體也都有,但都是些細枝末節。
蘋果不斷在電視上建立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擴充套件空間。蘋果首先建立iTunes的商業音樂和電影成為視聽軟體,然後是App Store市場為iPhone及更高版本iPad推出了原生軟體。
我們再拿蘋果iCloud來說,蘋果iCloud的品牌銷售線上服務其實是蘋果的一大殺手鐧,它取得了巨大成功,iCloud品牌提供雲端儲存和備份,雲同步和各種其他服務,這些服務都捆綁在一起的。
iCloud一項服務的增長就遠遠超過了Mac和iPad的增長。
為什麼呢?因為便宜的iCloud幾乎人人買的起,昂貴的iMac、高階iPad不是人人買的起的。然而,服務不是以硬體銷售為代價的,他們顯然正在推動新的硬體銷售。
所以說,從早期單純的硬體差價中換取利潤再到高階的軟體生態中汲取利潤,是蘋果萬億市值公司轉型的必然之路。
可能有人會問國內那麼多廠商做手機硬體沒人轉型嗎?其實有,小米雷軍說轉型軟體提供商說了無數次。沒有其他,就是因為小米MIUI使用者數量可觀,硬體覆蓋到位了,軟體生態自然到位。下一步轉移服務才是大智慧、大胸懷,才能賺大錢。才有機會成為科技史上的百年老店,而不是曇花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