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大大方方2581

    挫折具有不同的作用:挫折的兩重性。

    ①挫折本身是壞事。因挫折是要求、願望、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所以挫折的消極作用是它本身固有的,是普遍的,它給人以身體、心理上的打擊、壓力,給生活道路造成曲折,對於承受能力不強的人來說,更是一種災難。

    ②挫折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挫折的積極作用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對於有能力承受挫折的人來說,挫折給人以壓力、打擊可以激發起知難而進的勇氣,積累經驗,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③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和承受能力。挫折和世界上的許多事物一樣都有兩重性,本身是壞事的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變成好事,本身是好事的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變成壞事。正如“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所揭示的道理一樣,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對待挫折及對挫折承受能力的強弱。 綜上所述,挫折本身所固有的是消極作用,不會因為承受能力強而消失。

  • 2 # 樹洞日常

    任何事情,存在即有一定的意義。

    想一想如果一個世界上沒有壓力,沒有挫折會怎樣?我們做某件事會不會一直拖延下去,因為沒有截止日期的壓力;我們會不會認為所有的一切都理所當然,因為沒有挫折,所有都能心想事成……好,那世界應該如何運轉,人與人之間如何合作?

    挫折和壓力對於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都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

    接下來再看挫折和壓力是如何形成的?完全是外界施予的嗎?同樣的一件事,比如考試,你可能非常重視,夜不能寐,有的同學確毫不在意,覺得裸考就行。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同樣的外界刺激,引發的卻是不同壓力感或者是挫折感。根本原因是你的期望不一樣,你對外部壓力源的認知不一樣。還是上面的考試,你想考滿分拿第一,另外的同學可能覺得60分萬歲,不掛科就好,你的壓力當然會比後者大;同時相對應的,你的動力也會比後者大。

    挫折也是這樣,一件事情,你覺得特別難,現實可能也真的很難,但你腦子裡的難度一定是放大了的。比如高考,剛考完覺得考不上一輩子都完了,這個觀念佔據了你的內心,這就是你的挫折。

    壓力和挫折都是這樣,外界的某一事件作為一個刺激源,引發你內心的某種觀念感受,形成了你的壓力或挫折。

    那為什麼壓力和挫折現在讓人變得恐懼呢?其實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適合的度才好,過多或過少,都達不到最佳效果。壓力少,你會沒有動力;壓力太大,你會喪失信心。那麼什麼是正常的壓力水平呢,下圖可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賈淺淺有多大的能量,可以讓整個詩壇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