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九啊

    整個海鹽平灘曬法共分七步。

    第一步:納潮

    如果天氣好,鹽民們凌晨三四點就要出工,將早潮的海水引進鹽田。

    海水中的鹽含量,也就是俗稱的海水濃度,有個專有名詞——波美度。海水引入鹽田,進到第一個鹽池時,濃度在3波美度左右,也就是說,池中每一百公斤的海水能曬3公斤左右的海鹽。

    第二步:制滷

    海水在第1個鹽池中蒸發一天,第二天引入第2個鹽池繼續蒸發,第三天再引入到第3個鹽池,依次類推;等到第9天,海水進入第9個鹽池時,蒸發後的海水濃度達到20波美度左右,這個過程叫做制滷。

    第三步:結晶

    滷水結晶會在第10個鹽池裡發生,與前9個鹽池不同,第10個鹽池底部鋪著一層黑色鹽膜,這層塑膠膜起吸熱功能,既利於滷水結晶也有利保持鹽的清潔。這時滷水濃度在24波美度,達到了出鹽的標準。鹽民會每隔半小時用繩子攪動滷水,這叫“■滷打花”,目的是讓新鮮滷水和老滷混在一起,這可以讓鹽的結晶體更加均勻細膩。

    第四步:三雨作業

    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夏天,是浙江鹽區最適合曬鹽的季節。但這個季節常常刮颱風,海邊天氣多變,鹽池又都是露天的,一旦下雨,鹽池內的滷水變淡,制滷工作就功虧一簣了,這時就需要三雨作業——即趕在雨前,把滷水引入有覆蓋物的池中;下雨時檢查鹽池,確保鹽池內的淡水順利流出;雨後再把滷水引入鹽池,繼續制滷。

    第五步:異常天氣處理

    曬鹽是靠天吃飯,要時刻關心天氣預報,極端天氣發生前三天就要做好防範——關掉電源,引灌滷水;颱風來時要蓋好結晶池和已經堆積的鹽坨,加固壓實。

    第六步:整灘

    鹽灘經過長時間海水浸泡,底部泥土會出現鬆軟和空隙,這時需要進行整灘;整灘機跟壓路機相似,把鹽池的泥土壓硬,能提高鹽產量;整灘一年兩次,一次在產鹽淡季冬季,一次在旺季夏季之前的4月。

    第七步:收鹽歸坨

    當滷水進入最後一個鹽池時,就出現白色的鹽,等鹽在結晶池達到一定的厚度,就可以收鹽了。從海水引進到結晶出鹽,海鹽曬制週期在12天左右,一個鹽池可以產鹽6噸,新橋鹽場一年的產鹽量在7500噸左右。它們一部分被多次粉碎、洗滌、篩選、烘乾,送上餐桌;一部分被當成工業用鹽,用來生產純鹼、燒鹼等化工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春換季,肌膚如何安心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