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憂之聲

    詩歌是詩,詞,歌,曲的總稱,是母概念,而詩或詞則是子概念。就象水果中包括蘋果,梨子,香蕉等。所以詩只能區別於詞,曲,而不能區別於詩歌。李白的《將進酒》首先屬於詩,當然可稱詩歌。

  • 2 # 孫土焱

    詩歌的起源我考慮是遠古時代以配歌曲而作的文辭。古時候,古代資訊科技不發達,所以人們從這一個地區到那一個地區傳遞資訊都非常不方便,於是他們將寫好的詩編成歌,而詩歌就從人們的口中傳遞。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記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現在詩配音樂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了。說詩歌大家知道是啥,說詩,大家也知道是啥。而現在的歌裡的辭語和詩一點關係都沒有。大白話一個。李白《將進酒》絕對是詩歌,它隸屬於漢樂府。那時是可以歌唱的。《贈汪倫》也是詩歌,唐朝絕句同樣配音樂能歌唱的。我們說是詩同樣沒錯。鄙人也有一首《將進酒》,諸君欣賞欣賞:

    樂府詩一首:

    將進酒

    身騎茅龍游華嶽,

    山野泱漭騰翠浪。

    下視人寰幾春秋,

    誰跳蓬瀛三界上。

    滿面風塵酒一杯,

    慕仙問道襟抱放。

    太白舉酒邀明月,

    老杜酣飲梁甫唱。

    兩賢踔騰能如此,

    萬古情懷一何曠。

    俗世冷暖一醉休,

    河山帶礪飛景壯。

    願依信陵為賓客,

    終近中聖瘋魔狀。

    約莫逆,會同窗,

    將進酒,拼海量。

    經霜履雪俱白頭,

    畢路藍縷解惆悵。

    互傾肺腑擊筯歌,

    歌罷淚眼婆娑暢。

    鐘鼓饌玉不足貴,

    清衿風袖自飄蕩。

    百年歲月轉瞬間,

    且飲美酒煩愁忘。

    自注:中聖, 中聖釋義酒醉的隱語。古人稱酒清者為聖人,酒濁者為賢人 。

    -新韻 ,錄之拙作《華翰雕龍》最新推出詩集《華翰雕龍》,是前不愧古 人、後不愧今人的上乘精品力作。書在京東、甲虎、噹噹網店、全國部分新華實體書店等均有銷售。二書名輸入百度即可找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力三匹t悅和美的三匹冷靜星那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