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硬體學堂

    說到Type C,就不得不說USB的發展,USB中文全稱為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為滿足不同裝置的使用分為Type A(電腦)、Type B(印表機),除了標準形態還有Micro和Mini型介面用於手機、平板等小尺寸裝置。而USB的發展從1.0-2.0,3.0-最新的3.1介面,但種類過於龐雜,比如USB2.0和USB 3.0的Type A介面可以互用,而Micro和Mini介面則不能。

    發展到USB 3.1標準後,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如何讓一根資料線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裝置需求的問題成為眾多使用者強調的根本,在這樣的環境下,USB-IF宣佈推出Type C介面。這種介面避免了傳統USB介面十個人九個人第一次都插錯的尷尬。優點在於體積小巧,最高承載10Gbps的資料傳輸速度,可以承受100W的電力傳輸,還可用於影片傳輸。

    而雷電3出現更為簡單,USB-IF在定製雷電3過程中由Intel負責開發制定,而Type C同樣由Intel、微軟、惠普等廠商共同發起。在Type C介面推出後,Intel將雷電3物理介面由Mini DisplayPort(前兩代均採用Mini DP介面)改為支援USB Type C,這樣更加鞏固了USB Type C介面的地位,雷電3也就隨著出現。

    雷電3和Type C二者關係

    Type C屬於介面規格,雷電3屬於物理層上採用Type C介面,屬於規範標準,與Type C並不衝突,如果要對比,應該是與USB 3.1/3.2介面做對比,因為雷電在Intel主導和研發過程中,頻寬可達到40Gbps,相較USB 3.1的10Gbps差距高達4倍。之前因為介面限制等原因,並未在市面上廣泛使用,但從雷電3開始,Intel將介面規格基於Type C物理層,並完全能夠實現USB Type C的絕大多數功能,並且傳輸速率更高,可實現內容也就更豐富。

    所以,雷電3採用的介面規格為Type C,所以同時支援USB3.1;但支援USB 3.1的Type C介面裝置不一定支援雷電規範介面。目前,所有支援雷電3的介面旁都有一個雷電的“閃電”標誌,方便區分。總的來說,在效能上雷電3是值得信賴的,在發展趨勢上,雷電3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升,也會越來越多出現在我們日常的視線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焊機上的兩個電位器分別調什麼?哪個是調電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