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13740672219
-
2 # 黃泳川
瓊臺觀,位於武當山天柱峰東南麓約10公里,垂直距離1350米,分為上觀、中觀、下觀。在元代時,稱為“瓊臺宮”。明清時修葺擴建有24座道院,廟房數百間。至清咸豐六年(1856年),毀於兵火。光緒時重建部分廟房。現已修復部分廟房。該處系武當山客運索道的起始點。已成為重要的遊客集散地。是武當山三十六觀中最大的道觀之一。
-
3 # 使用者9572012019092
導語 / INTRODUCTION
武當山,是中國道教聖地,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你知道武當山有哪些道觀嗎?太和宮、紫霄宮、瓊臺中觀、南巖宮、淨樂宮、五龍宮、玉虛宮等都是武當山著名的道教宮觀。
-
4 # 使用者6923019010282
五龍宮,在天柱峰北,傳唐貞觀年間(627 ~ 649)均 州太守姚簡祈雨,見五龍從空飛降,故建五龍祠,明重建, 永樂帝賜額“興聖五龍宮”。現存宮門、碑亭、紅牆、古井、 大ft明代碑刻。
宮門小殿內有水火二將神像,玄君殿基址中部有真武帝君銅像一尊。元和觀,在武當山北麓,建於明永樂年間。 主體建築為 靈官殿,內供銅鑄靈官等神像。玉虛宮在天柱峰西北,又稱老營宮,建於明永樂年間, 現存宮門、碑亭等,亭內碑高9米。
玉虛巖廟,在九渡澗北岸,元碑記玉虛巖為玄武大帝修 真之所,巖廟建於元泰定元年( 1324),清代重修,中供真 武和左右侍從、五百靈官。遇真宮在武當山北麓,明初張三丰在此修煉,名“會仙 館”,明永樂十五年(1417)擴建,賜名“遇真宮”,現存主 要建築:琉璃八字山門、東西配殿、左右廊廡、齋堂和真仙 殿等,基本保持當時格局。
磨針井在登山道旁,正殿供真武祖師青年時坐像,殿外有一鐵杵、一井。
天柱峰太和宮
太和宮:位於天柱峰南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20餘棟,建築面積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延安太和山、千山太和宮、甘肅平涼太和宮、武當山太和宮、昆明太和宮、安徽安慶天柱峰太和宮和山西方山太和宮等,都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