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容安心理psy

    “逃離心理舒適區”彷彿已經成為了政治正確,動輒就被各式心靈雞湯課、成功學課、甚至是傳銷組織拉出來站臺。彷彿只要讓自己不舒適了,就可以業績飆升、戀愛必成,生活從此枯木開新花。不禁問上一句,什麼叫“心理舒適區”?

    有多少人認為“心理舒適區”就是“心理舒服的感覺”?

    如果舒適區就是舒服的感覺,那您根本不用逃離,因為壓根就還沒達到那個層次!

    精神上您已經自我實現了嗎?

    經濟上您已經車釐子自由了嗎?

    生活上您已經超脫親子矛盾、婆媳爭執、翁婿較量了嗎?

    工作上您已經到達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境界了嗎?

    如果沒有,談什麼逃離舒適區呢?

    “心理舒適區”一直都是被誤解的概念,想要逃離還真的要藉助諮詢師的幫助。

    那麼心理舒適區究竟是什麼呢?那是一種習慣,行為模式,思維模式,以及一種熟悉而安全的感受。

    舉個例子:

    一位女士自從大學畢業至今十餘載,一共換了12份工作,每段工作都熬不過一年,為此她十分痛苦,覺得生活都跟著工作的變動漂泊無依了,也很沮喪,為什麼自己總是扛不住壓力,搞不好人際關係,為什麼總是“見事不好,拔腿就跑”。

    看到這裡,如果有一些心理學知識的小夥伴會覺得換工作於這位女士而言可能是“強迫性重複”。而再深入一些會發現,換工作是這位女士應對環境壓力的模式,遠遠比安住在舊的崗位上更容易。而她也已經對那“漂泊”的感受很熟悉了,其實這裡有隱隱的“安全感”。

    看到了吧,換工作這事本身並不舒適,但這是這位女士的心理舒適區。

    再比如,我們很痛恨自己拖延,但是或許你也“享受”這拖延中的那份焦慮,讓你有充實感和一些價值即將被實現的希望感。拖延也是心理舒適區。

    逃離心理舒適區不是嘴上喊喊就能實現的,更不是強迫自己到某一狀態下就能實現的。

    那些我們不舒適,卻很熟悉、固化下來的思維及行為模式一定都是積年累月中曾經幫助過我們,讓我們拐彎抹角受益過的。人的大腦也會偷懶,決策時傾向於出力更小原則,“招不在鮮,有用就行”。

    想要更好的生活,確實需要我們掙扎著逃離心理舒適區,但是首先要知道舒適區在哪裡。一味蠻力改變只是苦了自己,製造更大的焦慮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帝號與年號是不是一回事?誰能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