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託孤,名為託孤,實為託江山,劉禪僅僅繼承了蜀漢皇帝的名號,諸葛亮才是劉備真正屬意的實際繼承人。
蜀漢昭烈帝劉備死前的"白帝城託孤",將後主劉禪連同蜀漢江山,一同交付給丞相諸葛亮照管。劉備甚至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是劉備肯定諸葛亮的能力,同時告誡李嚴: 不要以為你和諸葛亮一正一副同為託孤大臣劉以為自己只比諸葛亮矮半截,實際上諸葛亮的權利遠在你之上,他有廢除皇帝的權利,你沒有。
而這句話,連同對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的告誡,也就明確了其後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對天子劉禪“如相如父”的相父身份,對百官群臣生殺予奪的君主大權。
劉備死後,諸葛亮在蜀漢朝堂就大權獨攬,有說著一不二的權力。他也始終沒有謀反篡位,取劉阿斗而代之。
作為蜀漢丞相、錄尚書事、開府、益州牧的諸葛亮,「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全面掌握蜀漢政權一切權利,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君主。
曹睿也好,孫權也好,魏國和吳國的大臣也罷,都一致認同諸葛亮是和曹睿、孫權身份等同的政權首腦,而非劉禪。
曹魏時人說雄心壯志,動不動就是斬“權、亮”之首。吳國和蜀國締結兩國盟約,盟書裡直接就寫上“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而不提劉禪半語。
白帝城託孤,名為託孤,實為託江山,劉禪僅僅繼承了蜀漢皇帝的名號,諸葛亮才是劉備真正屬意的實際繼承人。
蜀漢昭烈帝劉備死前的"白帝城託孤",將後主劉禪連同蜀漢江山,一同交付給丞相諸葛亮照管。劉備甚至對諸葛亮說: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是劉備肯定諸葛亮的能力,同時告誡李嚴: 不要以為你和諸葛亮一正一副同為託孤大臣劉以為自己只比諸葛亮矮半截,實際上諸葛亮的權利遠在你之上,他有廢除皇帝的權利,你沒有。
而這句話,連同對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的告誡,也就明確了其後諸葛亮在蜀漢政權對天子劉禪“如相如父”的相父身份,對百官群臣生殺予奪的君主大權。
劉備死後,諸葛亮在蜀漢朝堂就大權獨攬,有說著一不二的權力。他也始終沒有謀反篡位,取劉阿斗而代之。
作為蜀漢丞相、錄尚書事、開府、益州牧的諸葛亮,「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全面掌握蜀漢政權一切權利,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君主。
曹睿也好,孫權也好,魏國和吳國的大臣也罷,都一致認同諸葛亮是和曹睿、孫權身份等同的政權首腦,而非劉禪。
曹魏時人說雄心壯志,動不動就是斬“權、亮”之首。吳國和蜀國締結兩國盟約,盟書裡直接就寫上“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而不提劉禪半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