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跟王老師學語文
-
2 # 展望未來0508
代課老師三十年未轉正,在當這個社會希望不大了。我想講的是,這樣的代課老師深沉、持久的堅守,為何不能轉正?既不能轉正進編,為什麼要長久使用?是能力有限?能者生存,弱者淘汰的今天,還能站在三尺講臺上嗎?既然他們都能在第一線長久的堅持、生存,就能有教育教學的的能力,是什麼原因阻礙了他們沉默的希望?是體制不完善,是執行者有偏隘,是社會的不公平。需要你工作,俯首甘為孺子牛,反之,這原因,那政策,需等待,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民師,在等待中走向絕望,在絕望中消失在人間,又有誰來拯救他們呢?
-
3 # 飛鳥留痕2O16
三十年代課教師能不能轉正?
這個問題不應該簡單地回答能或是不能。
當然,從樸素的悲憫情懷上看,確實應該轉正,半輩子的堅守,似乎也是值得同情理解的。
但社會是個複雜的機體,個別案例的處理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類似的事例實在太多,稍有不慎,也可引發更深層次的矛盾。
所以社會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法令,法規,來規範所有人的行為,依規而行,依法而為。
簡言人,就是人們必須遵奉的一種行為規範,即契約精神。
這就得看當初這位代課教師與相關單位建立僱傭關係時,是怎樣約定勞動合同的。
這種約定包括了僱主的權力與義務,同樣也包括了僱工的權力與義務。
具體包括工作性質,勞動量,勞動報酬,能否轉正,怎樣才能轉正,工作時限,僱主的解僱和僱工辭職權力的行使等等。
此時,僱傭雙方均在對等的平等原則下,行使契約框架內各自的權力主張。
至於能否轉正,就看契約當初是怎樣確立的了。
代課老師轉正,這是我好多年前聽說這個詞了,據我所知現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轉不了了吧!除非很特殊。還有就是自己再去參加考試了。
不過依照現行的教師招聘辦法,聘任教師需要由地方編制部門給編制指標。 也要由地方財政支付教師基本工資,並不是由教育主管行政部門一個部門作出決定。對於確實因為能力、水平以及素質不適等原因而被辭退的那些代課人員,地方政府也要給予一定的補償。 對於代課教師的妥善解決方法,不同的地區情況不一樣,有些地區的大多代課人員不具備教師從業資格,學歷層次比較低,是無法進行轉正的。出於對學生和代課人員權益維護的目的出發,教育部明確反對這種不規範的用人行為,要求各地透過多種途徑解決這一問題。 國家有關檔案中,多次強調要嚴禁使用代課人員。妥善解決代課人員的問題,並不是否定他們曾經付出的努力和勞動,也不是簡單地讓所有代課人員離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