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橙鄉青年
-
2 # 虎皮青貓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是唯一一部我看了預告片都會哭的電影。
每次轉世都找到同一個家的貝利,無疑是狗中歐王,幸運值999+。我不太清楚導演是怎麼解釋這個設定的,但這無損它的催淚本質。
邏輯是這樣的。
狗的壽命一般不超過15年,某些品種甚至只有一半。當一條狗被當成家庭成員,它的壽命就成了繞不過去的淚點。
所以有些寵主一生只養一條狗,狗死了再也不敢養。電影用超自然的橋段,為這些寵主虛構了一個夢:你家狗沒有真的死去,它換好面板就回來了。
前述淚點不存在了,但又產生了新的淚點:狗到底是有多愛你,才會一次又一次回到身邊?這種遠超人類的忠誠只需要很少條件。
我覺得這就是《一條狗》讓我感動的最大原因。
多說兩句。幾年前看到一部關於克隆人的紀錄片,說當時克隆技術已經用於培育狗兒子了。打個比方,你養了一條旺財,可以幫它採集基因儲存起來。等它掛了之後,再用基因複製一條一模一樣的“旺財二號”。
旺財二號當然不可能有旺財的記憶。但只要你善待它,它會像旺財一樣愛你,感覺就像旺財從未離開過一樣。
我要找到你,喊出你的名字,開啟幸福的盒子”這句歌詞可以說很貼切形容了《一條狗的使命1》的情節。
一隻狗狗經歷四次人生,三次淪回,回到了最初主人的身邊,並且幫他獲得了幸福人生。
這部打著喜劇旗號的電影,讓多少男男女女哭暈在電影院,然後就買點好吃的回家犒勞自己的狗狗。
而這樣一部電影自然也獲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
而現在《一條狗的使命2》來啦,依然還是那隻會輪迴轉世的狗狗和它主人的故事,而這次小狗貝利守護的是自己主人的孫女了。
電影依然是改編自W·布魯斯·卡梅倫的同名小說,講述狗狗貝利在經歷了一系列歷練後,認為已經找到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當它看到自己的主人伊森的孫女,好奇嬰兒葛洛莉亞陷入惡作劇後,它非常清楚這個小女孩需要一條自己的狗。
貝利重生後,發現自己被葛洛莉亞收養了,而現在的她是一個充滿活力但麻煩不斷的青少女,兩人突然被分開後,貝利感到非常絕望,誰來照顧她?
如果說《一條狗的使命1》是“我要找到你,喊出你的名字”,那麼《一條狗的使命2》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當你孤單的時候你會想起誰,想不想找條狗子來陪”。
因為第一部側重了狗狗輪迴三次,終於找到主人的過程。而第二部則側重了狗狗照顧主人,分擔生活中的憂傷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