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舞者匯
-
2 # 南波宛
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人門途徑,更是書法家 終生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時,臨摹也是書法創 作的必經之路。因為臨摹的過程是對經典書法帖審美價值的積 累,和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使之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很多 時候,書法創作靈感往往也是在臨帖的過程中被激發的,可以 說臨摹碑帖,為書法創作提供了不盡的營養。
古代對臨習篆書技法的相關論述太少,當代又缺少系統而 實用的篆書臨習技法方面的讀物,加上篆書的臨摹與創作還需要 有較高的學術含量,因而當代的篆書創作一直弱於其他書體。臨摹時的用筆
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篆尚婉而 通”,這五個字可以說是篆書用筆的度世金針、警世名言。
“婉”和“通”雖然只有兩個字,卻準確地揭示出對篆書用筆 的基本筆勢和篆書筆畫質量的要求。
因此,臨習篆書應以中鋒為主,中鋒立骨,中鋒才能使筆 畫圓實勁健,運筆應流暢,此乃正宗古法、風格神采所繫。否 則,極易寫得板滯,要打破其板滯,用筆的虛靈是其關鍵。
篆書的捉筆須掌虛而指實,運筆講求中含內斂、流暢通 達,筆力藏於筆畫之中,使氣息浩浩然、綿綿然而首尾貫通。清代書法家朱和羹認為:
筆不虛,則欠圓脫,妙在能合,神在能離,離合 之間,神妙出焉。此虛實兼到之謂也。
可謂得其三昧。一般說來,實筆是指用筆較為重而遲緩, 且墨濃;虛筆,是指用筆較輕而急速,且墨幹。
用筆要虛實互 出、潤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書的筆畫或線條節奏鮮明、韻律 生動、行氣貫通。
因此,書篆應該虛實相生、潤燥結合,應圓轉澀進,澀 而通暢,才能使線條渾厚、通暢而又古拙、虛靈,從而表現出 圓通勁健的力度來,形成毛、澀、松、暢的藝術效果。
此外, 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線條的粗細穿插和變化,切不可一味求
均、求均。
當然,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 順搞清,不要以為它簡單而忽視它。到熟練之後,就可以把注意 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 使臨習走向更高階的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采的過渡。
回覆列表
1、可以先臨李斯的嶧山碑、王福庵的《說文部首》。2、臨摹碑、帖書目:《王福庵書說文部首》《鄧石如篆書弟子職》、鄧石如《篆書白氏草堂記六屏》吳讓之篆書四條屏《粱吳均與朱元思書》楊沂孫篆書《道德經》、《金人銘》《趙之謙書漢鐃歌真跡》趙鐵山《和銘真跡》(見上海《書法》200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