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夫看天下

    大家好!

    什麼是藥食同源呢?藥食同源意思是說藥物也是食物,日常普通的食物也有藥物的作用,只不過藥物的藥性相對會比較強,然而食物的藥性相對來說會比較平淡。

    中國古代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許多的食醫以及道家、佛家、養生學家等賢哲們,認識到了食物是即可以用來充飢,也可以用來治病的。

    利用食物的“四氣、五味、歸經”來調理人的陰陽平衡,使人體恢復至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這就是“食療養生”。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補不如食補”。大家知道,任何藥物都是有毒性的,隨著用量的多或少,都會不同程度地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

    然而一個人的日常飲食如果也是偏嗜五味,或者偏食一食物的話,也會導致身體陰陽失衡、寒熱偏頗和營養不良,不是太過虛寒就是太過燥熱,就變成了普通食物所呈現出來的藥性。這就是先賢、先哲們提出的“食之偏性為藥性”的理論。

    《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之中說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這裡所說的“大毒、常毒”就是指治病的藥物,用治病的藥物來醫治疾病的話即使病好了,也只是好了六七分而已,實際上身體內還是存在著大量的毒素。

    然而上面所說的“小毒、無毒”的食物,指的就是我們日常食用的普通飯菜,使用日常飲食中的飯菜經過按照食療養生理論來精心搭配後,用來食用調理病後身體卻可以使病情好到90%以上。

    然而日常飲食又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財力,況且每日三餐都是要吃飯的,既完成了一日三餐所需,又使病體得到根本的調養,可謂一箭雙鵰,一舉兩得。這就是食療養生的魄力所在。

    那麼為什麼說“有病不防,越治越忙”呢?

    其實這個道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給出解釋,在《黃帝內經》之中說道:“聖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掘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

    大凡聖賢從來都是還沒有生病之時,就用日常飲食來調理保養著身體,以便於預防疾病,要是等到生病了才去計劃服藥,等到病情已經大亂了才去計劃醫治,那不是像等到口渴了才去挖井,等到打仗了才去計劃練兵一樣嗎?不是太晚了嗎?

    所以說大家平日裡還是依靠食療養生的原則,有計劃地進行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才能使那一句“有病不防,越治越忙”不會在自己身上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命和木命相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