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77422223843

    早年間討生活不容易,在外流離者甚多,處處可見跑江湖賣藝的。無非逢年過節走街串巷,家家門口說些個吉祥話兒,討主人家一點打發。有時候主人不願意給,討賞的不願意走,爭鬥兩句也是常有的事情。最好是碰見有人家裡辦紅白喜事,高朋滿座,東道主就不便在好日子掃他的興,討到的打發還較往常時候為多。

    主人家辦喜事,自己可不能忙得暈頭轉向,得找一個稱心、可靠的人來管事;錢物收支,迎來送往,事無鉅細皆由這位“知賓先生”總其成。有跑江湖的來了,自然也要由他來打發。這事情聽起來簡單,賞幾個錢、包把煙的事情罷了。可一來,知賓要為東道主算計,打賞不能太闊氣。給的少了他又在門口遷延不去,主人家面上無光,便是做知賓的不是。

    家鄉話沒有“跑江湖的”這一說,管他們叫“東西行”。大師傅(掌勺的)、拍漁鼓筒子的、吹嗩吶的屬東行。魚鼓是一種響器,一尺來長、直徑約摸兩寸的竹子,打通竹節,兩端蒙以魚皮。擊之作響,配以唱詞,算得上一種民間曲藝形式,不過快失傳了。八仙過海里頭的張果老倒騎驢子,斜抱著的法器就是魚鼓。東行裡三種職業,大師傅居首,吹嗩吶的為末。據說是因為本地盛產竹——大師傅掌勺竹子的根部可以當柴燒,竹子中部可以做成魚鼓,竹梢尖尖的形態酷似嗩吶——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罷了。西行的就是乞丐,家鄉話叫“(身上)掛九個袋子的”,一般就唱個蓮花落。行當不同,規矩也不同。打發東行的得“成雙”,錢也好物也好,都得是雙數;西行則正相反,得“成單”。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常給別人家裡“管閒事”。儐相不以知賓自稱,只說替人家管閒事,大抵是一種自謙語。有一回來了個拍魚鼓的,打發他一包煙,他接過去低聲說我們東行的可講成雙哩。還想討一包!我爺爺聽罷也不言語,把他手上那包煙拿回來只抽出兩根作勢要給他,拍魚鼓的忙不迭接過一包煙跑了。給你十雙都不要,那就給一雙吧——爺爺說這叫歪江湖、正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揹包的第3小題短文中說“美中不足“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