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8744747664

    寒食節,即清明節的前一日或前二日,民間多以前一日為寒食節。它是年前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

    此節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晉國重耳在本國動盪時期,出國流亡十九年,而忠臣介子推不離不棄及至割股啖君。當重耳厲精圖治,歸國受到群臣的擁戴,是為晉文公。

    晉文公要求介子推入朝謀政,但介子推不圖名利,一心歸隱,便攜母親一同歸隱綿山。晉文公勢必要介子推入朝護國,可介子推就是不出山。晉文公沒辦法而放火燒山以逼其出山,不意競被山火燒死。

    晉文公痛哀,為表彰其忠心之志而把其屍骨葬於綿山,並把這一日定為寒食節以示緬懷敬祀之意。後此節一直傳延至今,大約從清代後,人們便把寒食節與清明節混為一體合二為一了。

    此節名為寒食,含悲涼哀傷之感。而寒食亦為涼食冷食素食之意。當然這也是當年晉文公下令明文規定之律。這一日人們不得歡樂,唱戲或歌舞。這一日不能動煙火,即不動鍋灶,只吃素食,涼食以示哀傷之情......

  • 2 # 極物剪輯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 3 # 努力生活的大聰

    由於寒食節那天是需要“禁菸”的,所以得名為“寒食節”。根據二十四節氣來核算,寒食節是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

  • 4 # 無所不萌的世界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顛沛流離了19年之久,而他的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後來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晉文公”,而介子推卻歸隱綿山,晉文公用放火燒山逼迫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堅決不出山被燒死,晉文公為感念忠臣之志,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重耳很傷心失去這樣一個肱骨大臣,為感念忠臣之志,將介子推葬於綿山,並修祠立廟,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節就是這樣來的。

    寒食節距今已經有2600多年了,在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一直在流行。

    寒食代表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千年如一日。後來隨著時間的變化,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劃和市場營銷是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