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勿忘初衷210944891

    應該是細菌性角斑病 ,依據如下:冬季棚栽黃瓜重點防治四種病害適用範圍:不限  近年來,冬季棚栽黃瓜病害的種類逐年增多,給黃瓜生產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現介紹幾種病蟲害的症狀及防治經驗,供菜農參考。  細菌性角斑病 發病初期為鮮綠色水浸狀斑,逐漸變為淡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黃褐色,溼度大時葉背溢有乳白色渾濁水珠狀菌液,幹後具白痕,病部質脆易穿孔。莖、葉柄和果實上病斑為水漬狀圓斑,潮溼時有白色黏液,乾枯後為白色。防治:可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30%DT殺菌劑 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塵劑1000倍液噴施,防效較高。  枯萎病 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極強,能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高溫高溼是枯萎病發生的有利條件。氮肥過多,酸性土壤發病較重。根結線蟲多的地塊及大水漫灌的地塊發病較重。防治:除選用抗病品種外,可以採取與非瓜類蔬菜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以減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積累;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也可用70%敵克松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立枯淨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隔7天灌 1次,連續灌3次。嫁接也是防治黃瓜枯萎病較理想的方法,用根系發達耐低溫抗枯萎病的黑子南瓜做砧木,以黃瓜為接穗,靠接或插接,防病效果極好。  霜黴病 發病初期,葉背或葉緣出現水浸狀淡黃色不規則形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並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黃斑。發病嚴重時小病斑匯成大病斑,在潮溼條件下病斑背面長出灰黑色的黴層。病葉由下向上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防治:首先要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培養壯苗,膜下澆水,減少澆水次數。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溼度。其次是藥劑防治,具體可選用25%瑞毒黴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72%克露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劑600~1000倍液噴霧。也可每畝每次用20~30克百菌清煙劑燻棚。每7~10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3~5次。  根結線蟲病 黃瓜根結線蟲病症狀主要表現在根部,輕病株症狀不明顯,重病株則較矮小,發育不良,結實不好,在乾旱條件下中午萎蔫。將病瓜秧拔起,會發現側根或鬚根上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有的呈現串珠狀發生,使根系變粗,解剖根結,會發現病部組織內有很小的乳白色根結線蟲。防治:可採用深翻曬土、閒時灌水,增施腐熟有機肥等方法,黃瓜生長期間發生根結線蟲病,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30%佳盛微囊懸浮乳劑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0.25~0.5公斤,一般灌1次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辛棄疾的故事10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