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向海的月光

    我想起在我的課程裡一個學員C的故事,

    她本來有一個很幸福的婚姻,直到發現她的丈夫出軌,

    那段時間她感覺痛不欲生。

    兩個人都對彼此還有很深的感情,

    經歷了很痛苦焦灼的一個階段,

    丈夫徹底離開外遇重新把身心都放回家庭,

    她反覆思量最後決定原諒丈夫,

    不離婚,倆人繼續好好過。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輕易的解決,倆個人的關係也起伏反覆。

    經過出軌事件之後,

    只要倆人吵架的比較厲害時,

    C就會把當時自己知道丈夫出軌時自己是多麼的心碎多麼痛苦說一次,

    告訴他是多麼殘忍的傷害了自己,

    每到這時C的丈夫就閉嘴沉默。

    甚至後來C的丈夫為C做了很多事,

    經常起早床下樓去買早餐回來,

    又或者會時不時買禮物回來給她,

    而且平時跟她說話時都賠著小心。

    但C說,

    不知道為什麼,他做的這些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如果以前他做這些我會很感動很幸福,這到底是為什麼?周梵老師。

    我告訴C,

    因為你的先生雖然做的這些行為看起來很像愛,但其實你是有感覺的,他是出於內心的罪惡感在補償你, 而不是來自於從心裡自然流動出來的愛。 而事實上,這種罪惡感是你不斷強化出來的。你就像個法官一般,不斷的審判他的罪,他在家裡就像個罪人,試問有那個罪犯敢和審判他的法官靠近呢?

    最終你的目的達到了,

    對方覺得對不起你,

    他可能會加倍對你好,

    但是那種好讓人感覺總有種莫名其妙的悲涼感,

    因為終究得到的只是補償而不是愛,

    補償的時候親密的感覺就離開了。

    甚至有時候當罪惡感太沉重時,

    我們會無法面對,最終逃離那個帶給我們愧疚感的人。

    愧疚感和親密感在關係中你只能選一個,

    這兩種感覺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這種審判別人的習慣很多人都有,

    這來自於我們成長過程中養育者對待我們的方式,

    整個社會文化不斷對我們的催眠,

    我們審判家人,審判自己,審判陌生人,

    所以你常常會聽到大街上有人會對素不相識的人指指點點“那孩子真沒家教”,“哪有這樣當父母的”

    好像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掌握了一套世界真理的標準可以去評判別人。

    而最要命的是這種審判不僅會碾壓別人還會常常碾壓自己,

    事實上,越熱衷於讓別人愧疚的人也越習慣讓自己愧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起走過的日子歌曲的歌詞諧音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