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與你們一起成長

    初一剛開學,每天早上到教室,孩子們都亂成一團,交作業的,補作業的,催作業的,打掃衛生的,大聲講話的,就是聽不見讀書聲。40分鐘過去了,早讀鈴響了,他們該乾的事還沒幹完。作業收上來,質量不好,沒交的一大片,督察衛生的老師來找後賬……簡直頭大!

    事實上每屆初一剛開學,這種情形差不多都要持續一兩個禮拜。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新到一個班級,同學們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還不夠了解,有時候發個作業本都好半天。第二,課程由小學的三門課一下增加到七門,一下子手忙腳亂。第三,知識難度進一步增加,老師的要求也提高了。第四,老師的授課方式和管理方式都變了,不會再把任何東西都嚼碎了餵給你,也不會時時刻刻像保姆一樣管著你,對學生自我管理要求更高了。

    鑑於以上理由,有些孩子一下很不適應,覺得壓力很大。那麼如何克服這些壓力,順利完成小學到初中階段的過渡呢?首先開始以一箇中學生的要求來管理自己的生活。早上儘量早起一點(尤其是在有值日任務的時候),再次檢查自己的學習用品和要交的各科作業,以防遺漏。其次,透過管理自己的時間來管理自己的學習。在午自習和晚自習儘量完成有難度的作業,如有不會,可以隨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以節約時間。省得回家以後抓耳撓腮,無人可問,浪費時間。把抄寫、背誦這種型別的作業放在晚上回家以後做。最後,在學習方法上要有轉變。初中的知識難度增加,最好在每節課前都做好預習,提前知曉老師講課內容,以便於上課能抓住重點,難點。課上做好筆記,在有疑問的地方做記號,隨時請教老師。課後做作業之前,先複習當天內容,再著手寫作業。所有的學習任務儘量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一般經過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孩子就會逐漸適應新階段的學習節奏,順利實現過渡。

  • 2 # 小陳講數學

    初一階段是適應期、調整期,主要比的是學習方法。初一學生小升初後步入新的階段,面對新環境多數表現為激動興奮,求知慾強,願意聽從老師教導、聽父母的話,然而自制力較弱,一旦新鮮感消失則會出現部分學生適應不了新環境,產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初一年級的學習要求學生具有將以前零碎的知識點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的突出能力,這就需要初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基礎打紮實,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 3 # 桃子教英語

    想要減壓首先要知道壓力來自哪裡。如果來自功課本身,那當然是要用心把學習搞好!好的學習方法是:預習功課,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課後作業。老師要求背誦的課文、單詞一定當天背完,第二天再次複習鞏固。一定要每天堅持。做到這些的你會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覺得上學學習是令人愉悅的事情,壓力當然就小了。

    其實,對初一學生來說,壓力也可能來自家長。年輕的家長在孩子上初中的同時就好像他們已經站到了高考起跑線上,一下子焦慮起來。他們對於孩子的每一次測試成績如臨大敵,稍有失誤就上綱上線,責罵孩子。

    不要著急,慢慢來。把握住每一天,每一節課就好。未來該怎樣就怎樣,不要想太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樟木可以做蜜蜂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