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辰與大海

    雙一流中期評估紛紛透過,高校發展如何更進一步?

    今年,教育部傳出了要對“雙一流”高校適時啟動中期評估的訊息,頓時引起了教育界及社會輿論的關注,這也讓大家開始關心雙一流高校是否會發生變化?並且截至到現在,已基本結束了中期評估工作。從本次中期評估結果來看,所有參與評估的高校都通過了中期評估,並且其中絕大部分高校都收穫了正向的評估結果。

    這導致社會上部分人對雙一流“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模式產生了質疑。難道僅僅是走過場?“有進有出”只是喊喊口號、裝裝樣子?

    雙一流建立的初衷有二,第一也是最主要的目的是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學和世界一流的專業學科,真正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第二是汲取過去985/211只要入圍就沒有退出的固化身份,導致高校競爭缺失。許多211高校入圍後拿著大量的政策和資金不思進取,非211高校也無心競爭,因為已成定局,再努力也白搭。

    教育部在2017年公佈雙一流時,明確表態:為開放競爭,激發活力,“雙一流”建設不搞終身制,打破身份固化,建立有進有出動態調整機制,每五年一個評定週期,實行總量控制、開放競爭、動態調整的模式。1、首先,我們要明確中期評估的定位。

    其實中期評估對“雙一流”工程來說僅僅是一次自檢。專家委員會根據高校的建設方案和自評報告,參考第三方權威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評價,提出中期評價意見。根據中期評價結果,對實施有力、進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加大支援力度;對實施不力、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提出警示並減小支援力度。

    可見中期評估的定位,意在對建設不合格高校給予“黃牌”警告。

    往大了說,中期評估結果可作為週期調整的參考,但並不起到直接調整的作用,因為中期評估根本就不帶有直接調整的行政功能。

    2、所以說,”有進有出“是必然,只不過還沒有到調整的時候。新一輪的雙一流遴選工作應於2020年開始,2022年官方公佈雙一流。屆時,肯定會出現新面孔,也會有不思進取、發展緩慢的高校或學科落選,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競爭態勢還在,無論是否雙一流都需努力向前

    還不是雙一流範疇的高校,一定要再接再厲,幹出真事業,努力爭取下一輪的雙一流名額,其實按照上一輪雙一流遴選的幾個核心標準來看,近年來,已經有幾所高校符合條件,但是雙一流的遴選只可能越來越嚴格,所以按照達到上輪標準的非雙一流高校還是要有對標意識,對標一流高校,繼續佔領高地,用實力挺進雙一流範疇。

    已經是雙一流範疇並且透過中期評估的高校,本來就擁有四非高校所沒有的財政、政策支援,更應該當好排頭兵,並常懷憂患意識,後面的追擊很慘烈,繼續當好排頭兵,做好雙一流。

    高校需要競爭,有進有出模式就是對高校競爭最好的鞭策,望祖國湧現一批批聞名世界的一流高校,助推祖國從教育大國真正升級為教育強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馬525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