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疆牧場大多為高山草場,所以牧民在放牧時,根據季節、氣候、草場的情況而不斷遷徙。哈薩克族人為適應遊牧生活,創造了氈房這種便於遊牧遷徙的活動房子,被稱為“馬背上的房子”。早在西漢時,遠嫁到烏孫的細君公主就說其生活是“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穹廬就是指氈房。除氈房外,哈薩克族在長達近半年的冬季不住氈房而住土屋或木屋。哈薩克族的住房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春、夏、秋季住的流動式住宅;另一類是冬季住的土木類住宅。流動式住宅包括闊斯和氈房,土木類民居包括木結構住宅、石塊住宅、生土住宅。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內又佈置得十分講究,故人們稱之為“白色的宮殿”。
氈房由圍牆、房杆、頂圈、房氈、門組合而成,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廬形。下部圓柱形四周是用橫豎交錯相連而成的紅柳木柵欄構成的圍牆。柵欄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寬限柵欄,稱為“風眼”,稀疏輕便;另一種稱網眼柵欄,格眼較密,結實堅固,雖然較笨重,卻經得起風吹雨打。這兩種柵欄都是用細紅柳木杆橫豎交錯形成菱形,交錯處用牛皮繩紮緊,搬時可收攏。每塊柵欄寬3.2~3.5米,高1.5一1.7米。柵欄的圍牆外圍上一層毛線編織的芨芨草簾。這種芨芨草長短粗細一致,每根都用紅、黃、綠、白、黑等彩色毛線編成和諧的圖案,使氈房美觀漂亮。一座氈房幾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把它編織起來,然後在牆籬外面用毛繩攔腰紮緊。扎圍牆的主帶(毛繩)是用染成黑、紅、藍、黃、綠色的毛絨編成的,既能保護圍牆和房杆不受損壞,又能使氈房更加美觀。
一般四面圍牆的氈房,有房杆65根左右,木圈頂有65個洞眼,8塊圍牆的氈房則有房杆90根左右。房杆也由紅柳木做成,長約3—3.2米。靠氈房牆籬一頭彎曲呈方形,這是與蒙古族的氈房主要不同處。房杆下端有1米多長的細毛繩捆在房牆上,頂端筆直光滑細圓,插入直徑1米左右的圓形圈頂眼內,形成穹形。圓形圈頂既是氈房的屋頂,又是天窗,它是用三截弧形的木頭加工做成的圓形,接頭處用牛皮包紮,上面打洞眼,作穿房杆用。還有的用4根(或6根)圓細木交叉窩成半圓形,嵌在圓形木圈頂上,呈鍋底朝天形。將氈房屋架搭好、柵欄圍牆外的芨芨草簾圍好後,再圍氈,撐杆上圍篷氈,頂部中央開一直徑30釐米左右的天窗,上安一活動氈蓋,白天通風,接收Sunny及排除屋內炊煙,夜間和雨雪天蓋上。最後用毛繩在外面攔腰紮緊。所有圍氈、篷氈和頂氈都是用羊毛擀製成的,邊上繫有聯結固定的繩索。氈房門較小,是雕刻著花紋的雙扇木板門,一般高1. 5米,寬0. 8米,離地面較高,以避積雪、防嚴寒。門多開向東南,以避北風。氈房門外掛有用芨芨草編織的夾有•層花氈的門簾,冬春天放下門簾擋風雪,夏天捲起,通風涼爽。氈房內都備有長杆,用來頂木圈頂的頂氈。
由於新疆牧場大多為高山草場,所以牧民在放牧時,根據季節、氣候、草場的情況而不斷遷徙。哈薩克族人為適應遊牧生活,創造了氈房這種便於遊牧遷徙的活動房子,被稱為“馬背上的房子”。早在西漢時,遠嫁到烏孫的細君公主就說其生活是“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穹廬就是指氈房。除氈房外,哈薩克族在長達近半年的冬季不住氈房而住土屋或木屋。哈薩克族的住房可以歸納為兩類:一類是春、夏、秋季住的流動式住宅;另一類是冬季住的土木類住宅。流動式住宅包括闊斯和氈房,土木類民居包括木結構住宅、石塊住宅、生土住宅。
氈房哈薩克語稱“宇”。它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舒適,並具有防寒、防震的特點。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千百年來一直為哈薩克牧民所喜愛。由於是用白色氈子做成,氈房內又佈置得十分講究,故人們稱之為“白色的宮殿”。
氈房由圍牆、房杆、頂圈、房氈、門組合而成,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廬形。下部圓柱形四周是用橫豎交錯相連而成的紅柳木柵欄構成的圍牆。柵欄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寬限柵欄,稱為“風眼”,稀疏輕便;另一種稱網眼柵欄,格眼較密,結實堅固,雖然較笨重,卻經得起風吹雨打。這兩種柵欄都是用細紅柳木杆橫豎交錯形成菱形,交錯處用牛皮繩紮緊,搬時可收攏。每塊柵欄寬3.2~3.5米,高1.5一1.7米。柵欄的圍牆外圍上一層毛線編織的芨芨草簾。這種芨芨草長短粗細一致,每根都用紅、黃、綠、白、黑等彩色毛線編成和諧的圖案,使氈房美觀漂亮。一座氈房幾乎要用上千根芨芨草,把它編織起來,然後在牆籬外面用毛繩攔腰紮緊。扎圍牆的主帶(毛繩)是用染成黑、紅、藍、黃、綠色的毛絨編成的,既能保護圍牆和房杆不受損壞,又能使氈房更加美觀。
一般四面圍牆的氈房,有房杆65根左右,木圈頂有65個洞眼,8塊圍牆的氈房則有房杆90根左右。房杆也由紅柳木做成,長約3—3.2米。靠氈房牆籬一頭彎曲呈方形,這是與蒙古族的氈房主要不同處。房杆下端有1米多長的細毛繩捆在房牆上,頂端筆直光滑細圓,插入直徑1米左右的圓形圈頂眼內,形成穹形。圓形圈頂既是氈房的屋頂,又是天窗,它是用三截弧形的木頭加工做成的圓形,接頭處用牛皮包紮,上面打洞眼,作穿房杆用。還有的用4根(或6根)圓細木交叉窩成半圓形,嵌在圓形木圈頂上,呈鍋底朝天形。將氈房屋架搭好、柵欄圍牆外的芨芨草簾圍好後,再圍氈,撐杆上圍篷氈,頂部中央開一直徑30釐米左右的天窗,上安一活動氈蓋,白天通風,接收Sunny及排除屋內炊煙,夜間和雨雪天蓋上。最後用毛繩在外面攔腰紮緊。所有圍氈、篷氈和頂氈都是用羊毛擀製成的,邊上繫有聯結固定的繩索。氈房門較小,是雕刻著花紋的雙扇木板門,一般高1. 5米,寬0. 8米,離地面較高,以避積雪、防嚴寒。門多開向東南,以避北風。氈房門外掛有用芨芨草編織的夾有•層花氈的門簾,冬春天放下門簾擋風雪,夏天捲起,通風涼爽。氈房內都備有長杆,用來頂木圈頂的頂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