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做個逆襲的高富帥
-
2 # 兒科醫生李萍
你好,這個是不一定的。雖然說遺傳因素佔了對孩子身高影響的一大部分,但是孩子能不能長得比家長高、大高個跟孩子的生活習慣又很大的關係。後天的努力依然有機會提高孩子的身高。
其中,首先就是營養,即使基因再好,如果孩子營養不良的話,孩子也是不會長高的。保持營養均衡是孩子長高的基礎。其次戶外運動對於孩子長個是有非常明顯的影響的。一般在孩子運動半個小時候,生長激素分泌會達到峰值,所以大一點的孩子建議每天運動40-60分鐘。小一點的孩子適量,10-20分鐘即可。最後睡多了會長高,這句話是沒錯的。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值是夜裡22點到第二天的凌晨。所以在這段時間一定要讓孩子入眠。
專家建議:家長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長的矮,孩子就長不高。另外也要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那些可以長高的廣告、保健品等等。要使用科學的方法達到孩子長高的目的。
影響孩子身高的內外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運動、疾病、生活環境、精神活動、各種內分泌激素以及骨、軟骨發育異常等。根據最新研究,身高的遺傳因素大約佔75%,而其他因素包括遺傳基因的變異大約佔25%。遺傳是影響孩子身高的一個主要潛在因素,但是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會影響這個潛在因素的發揮。 一般來說,父母個子高,孩子一般也會高;父母個子矮,孩子一般也會矮;如果父母當中一個人高,一個人矮,那麼孩子可能高,也可能矮,主要是看父母雙方哪個遺傳因素起決定作用。有一個公式可以粗略估計孩子成人後的身高: 男孩成年身高=[父親身高十(母親身高十13)]/2+7.5cm或-7.5cm是女孩成年身高=t(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6cm或-6cm 本公式可以看出遺傳因素確定了身高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後天其他的因素影響,身高還可能有+或是- 6至7.5cm的變化。 人在一生中身高有兩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一個是嬰幼兒時期,主要是在6個月之前:1—3個月平均長3.5cm,4—6個月平均長2cm。另一個時期是進入青春期;因此把握住嬰幼兒期後天各種因素,孩子還是能夠長高的。 注意營養均衡合理,按時新增各種泥糊狀食品和固體食物。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促使身體長高的“原材料”的攝入。 提高孩子身體素質。注重孩子的運動和身體技能的發育,多做輕巧的伸展運動,促進骨路和肌肉的發育。減少疾病,因為生病會影響全身各個組織系統的發育,造成孩子發育停滯。 家庭的和諧,理性地關愛孩子,是促進孩子長高的外環境。缺乏關愛、情感焦慮、憂鬱的孩子是不會長高的。 幫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時間,因為內分泌激素是在正常的生物鐘控制下進行分泌的。例如:生長激素分泌呈脈衝性分泌,嬰幼兒的分泌高峰50%是在夜間熟睡之後開始。嬰兒一般應該在出生後3—6個月建立生長激素晝夜分泌節律。因此夜間睡眠不好也會影響身高。 按時新增孩子發育所必須的各種營養素,滿足身體的需要。例如,只有正確給予維生素D和鈣,骨鉻才能正常發育骨化,孩子才能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