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不是古時候溫度要低於現在的溫度啊?
2
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古代氣溫是不是比現如今要低,這個因為沒有記錄,所以無法直接透過資料比較溫度差異,但卻有一個大體的週期性。

    中國氣候基本是冷暖期交替的,大約數百年發生一次改變。如殷商時偏暖(甲骨文有商王在中原獵象的記錄),三國時氣溫總體偏冷,隋唐時期整體氣溫偏暖,到明朝後期時又出現了小冰河期,氣候反常的寒冷。

    雖然氣溫呈週期性變化,但個人認為,古代總體感覺是要比現在涼快的,這是因為古代沒有現如今發達的工業,沒有各類尾氣、汙染,不會形成城市熱島效應,而且茂密的植被、樹林、山川河流可以很好的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大自然的平衡功效遠比空調這些工業產品厲害的多。

    那麼古代的貴族官吏在大夏天也會穿厚衣服嗎?

    當然不會,他們也是有冬夏裝區分的。但是冬夏裝可不像今天這樣,夏天可以穿短袖短褲,冬天可以穿羽絨。古代對服飾有著嚴格的規定,這也是為了區分等級。史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從三皇五帝時期開始,上到官吏下到平民,“治其絲麻以為布帛”,無論冬夏都是上衣下裳,這也是古代中國服飾的基本形制。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曾為了變法圖強,效仿了胡人的服侍,將原本的上衣下裳改成了衣長齊膝,腰束郭洛帶,腿上穿靴,當然,這只是個特例。到東漢時,上衣下裳的服制演變成了袍服。南北朝時期隨著胡人的陸續南下,中國古代官吏的服侍也受其影響,演變成了上身短衣,下身穿裙(男女都是如此),隋唐時上衣又在短小的同時將領口變寬大。

    由於冠服禮儀是古代禮儀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中國古代無論冬夏,穿衣都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不能因為熱就去掉袖子或者挽起褲腿(只有底層平民幹農活時規定不會那麼嚴格),如果私自改變服裝,那就屬於奇裝異服,在歷朝歷代都被認為是不祥之兆,是要嚴厲處罰的。如《禮記·王制》規定:“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

    明朝的《輿服志》也規定:“庶人衣長,去地五寸,繡長過手六寸,袖椿廣一尺,袖口一寸”。可見,別說是官員了,就是平民,夏天你也不能穿個短袖在大街上閒逛。

    那冬夏如果穿一樣,夏天不是得熱死嗎?

    其實不是,歷朝歷代只是對服飾的形制、材質、顏色作了規定(如商人不許穿綢紗,平民不許穿黃色),但並沒有對衣服的厚薄以及內襯作規定,也就是說,雖然冬夏都是上衣下裳或者袍服,但厚薄是不一樣的,內裡穿的多少也不一樣,冬天多穿幾件內裡,外面還可以披一件襖。夏天自然就不能穿這麼多了。

    此外,帽子的材質也會不同,比如清朝官員,冬天戴的是暖帽(每年農曆8月開始戴),材料多為皮質,也有緞質、呢質、布質,夏天戴的是涼帽(每年農藝3月開始戴),材質是藤、竹、篾席、麥秸等。

    其實古代貴族官吏夏天穿袍並不會比想象中熱(可以參考如今的巴基斯坦長袍,夏天穿起來反而防曬且通風涼快),而且貴族官吏的服飾更加考究,更容易散熱(參考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襌衣,連50克重量都不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後媳婦大變樣,對生活沒有信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