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狐習禪

    題主好,我是野狐,很高興會的你的問題。這句話常被用來罵那些為老不尊的人,也常被誤解成老人沒有存在的價值。這句話出自《論語 憲問》, 此話大有深意,要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需要先從字面理解這一章句,再去探究這一章句深刻的文化內涵,才能真正的理解這句話。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論語 憲問》

    野狐意譯一下:原壤蹲在地上等孔子,孔子到了,看見他就罵:“你年輕時不謹守遜悌之禮,年長時,又無稱述來教導後輩晚生,再看看你現在這為老不尊的樣子,你說你活這樣久有啥用,簡直就是一個害貨。”邊罵邊上前用手杖敲原壤的小腿。

    “夷俟”,“俟”是等待的意思,“夷”是東方少數民族,這兩個字放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四書》的解釋是,原壤叉開兩腿坐在地上等孔子,這種坐姿古人叫做“箕踞”,表現著輕視傲慢的態度。荊軻刺秦王失手,受傷後就是箕踞依柱而坐,表達對秦王的蔑視。

    據錢穆先生的解釋,這種坐姿就是蹲踞,俗語叫圪蹴,文中有兩個這樣的圖片,不再文字描述。無論是那種,都是不禮貌、不正式的坐姿,這種姿勢是東方夷人常用的坐姿,所以孔子看到就生氣了。

    古代沒有凳子,胡床是從唐朝才開始傳入中原的,古人都是席地而坐,正確的坐姿如文中圖一,也不再文字描述。

    儘管孔子很講禮儀,也不會僅僅因為一個失禮的坐姿又罵又打吧,原因到底在哪裡?還是先看看原壤是怎樣一個人

    關於原壤的資料很少,他是周文王第十六個兒子原伯的後代,魯中國人,和孔子算是發小,關係不錯。原壤算是沒落的貴族,至少屬於“士”這個級別,這一點和孔子相同,但孔子一生積極努力,原壤不思進取,不務正業且性情古怪。

    《禮記 檀弓下》中有一段關於原壤的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原壤的母親去世了,孔子資助他棺木,他跳到棺木上唱歌,孔子裝作聽不見,不與理採就離開了,跟從的人勸孔子不要再幫助這種人了,孔子說這是發小呀,不能不幫。孔子對原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從孔子罵原壤的話中可以看到,原壤年輕時不守遜悌之禮(“孫弟”兩個字都是通假字),也就是年輕時不學習。古人講學,主要是講禮儀的學習,也就是如何做人處事。(野狐《學而時習之釋疑》一文有專論,可在文章中參看。)

    原壤中年時期無稱述,也就是中年沒有作為。孔子說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 述而》)原壤應該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但並不像孔子那樣積極的去傳承文化,教育後輩晚生,缺少社會擔當精神。

    古人重視身教,老年人有教育後輩晚生的社會責任,自己的言行要能起到表率作用。可原壤做不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為老不尊。

    如果放到現在,對這樣的人,孔子的話應該是:少而不學,壯而不為,老而不教,不死何為?一個人,年輕時不上進,不學好;成年了,不幹活,不工作,整天瞎混;老了,給後輩晚生也不做個好的樣子。你說像原壤一樣,這樣活一生有意思嗎?

  • 2 # 往事非煙

    這句話是不尊敬老人的話,因為斷章取義,完全把意思改變了!

    原話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譯文:原壤蹲著兩腳不坐不起,以待孔子之來。先生說:“年幼時,不守遜悌之禮。年長了,又一無稱述來教導後輩。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等於如人生中一賊。”說了把手中所曳杖叩擊他的腳脛。

    這段話是批評原壤,見孔子來了,毫無禮貌,孔子教訓他,像你這樣的人老了,就是討人厭的老不死。

    首先,這句話擷取一句罵老人,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孔子與原壤兩人年齡相比,孔子比原壤要大,難道孔子罵自己是老而不死的“賊”嗎?這句話違背了孔子的原意,是極大的錯誤。而且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影響太壞了!

    其次,孔子是儒家學派思想建立者,尊老愛幼是儒家思想核心之一。這裡擷取孔子原話中的一句話,用來辱罵老人,完全違背了儒家思想的精髓。這句話,不尊重歷史,不尊重孔子,不尊重老人,不尊重社會公序良俗,是不能容忍的故意!

    再次,誰都要老的!斷章取義這句話的人,你老了也是“賊”嗎?如果你能不老,我還認為你膽大敢說,敢犯眾怒。殘酷的真相是:現在的老人,就是你將來的必然模樣。你不會是預先罵自己吧?

    所以,我們見到引用名句,一定要仔細查證一下,不要貿然引用,誤導眾人,貽害老人!

  • 3 # 夕魄騰輝

    這句話很有意思,“賊”這個字不太好聽,一般是指壞人,邪惡的人,或者強盜小偷兒之類。而“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出自《論語》,是孔子批評自己的老相識原壤時所說的。孔子的原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其實大家不必把這句話看得那麼嚴重,聖人也並不總是一本正經的板起臉來訓人。

    原壤母親去世時,孔子還過去幫忙,可見兩人交情不一般。這句話照我的理解,勸導的意味大於批評,更多的是對原壤這位老朋友的調侃。言下之意是說你這個人沒規矩,也沒什麼學問,還挺有歪材料,可惜人老了,再想改可就難了。其實孔子也知道原壤的毛病就是聖人來教都改不了。為什麼呢?用一句俗語來說就是“人老成精”。人們常說不學無術,而人老成精是不學有術,他有一套自己的東西,雖然不是從正道上得來的,但是很實用,他有他的處世哲學。聖人也拿他沒辦法,只好說你這傢伙賊的很。但並不是說原壤是個壞人,只是說他走的路不是正統,別出心裁,比較刁鑽,這是不讀書不知禮的結果,與善惡無關。別看不上“人老成精”,說句實話受過正統教育的人未必就是這些人的對手,人家往往是出奇制勝。

    原壤這個人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很沒規矩,坐也沒個坐相,母親去世居然還唱歌。這種失禮的行為讓人很看不慣,其實生活中大家也會遇到這樣的人。行事不講規矩,風格獨特,但也確實有其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講到這兒我說一下我認識的一位前輩,大家可以當故事來聽一聽,也能更深刻地體會何為“賊”。

    之所以稱之為前輩,是因為他是我父親的朋友,我小時候他就經常來我家喝酒。三杯酒下肚,他就開始高談闊論,聲震屋宇,隔著兩道街都能聽到。人家不講詩詞歌賦,講的是江湖。他結過四次婚,有五個孩子,有一對兒還是雙胞胎。有錢時把孩子都帶在身邊兒養著,沒錢了就一腳踹在孩子屁股上說:“都滾蛋,各找各媽。”過幾天有錢了又挨個上門兒接回來。幾位媽媽都知道他不好惹,也都聽之任之。前些年計劃生育抓得比較緊,五個孩子裡有超生的,計生辦要罰款。沒錢啊,急的要死,沒辦法。他就每天下班在人家主任窗戶根兒底下轉悠,手裡拎瓶酒,一邊兒喝一邊唱歌。沒三天,主任心裡就開始發毛了,這傢伙天天在這兒轉悠,也不說話,問他幹啥也不說,這誰受得了。就這麼著罰款的事不了了之。其他類似的事情還有好多,我都不一一列舉了。雖然他行事不講規矩,也不講禮數,但從來沒幹過違法的事兒。只能說這個人心裡清楚著呢,什麼事兒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心裡有數。他有自己的底限,這就叫“賊”了。看似個渾人,其實有自己的路子。現在人老了,帶著現任老婆和一大堆孩子住在一起,也算兒孫滿堂,落得個圓滿。

    在現實生活中這個人不是個壞人,怎麼說呢,算是個江湖中人,多年的摸爬滾打沾染了一身江湖氣,雖沒有受過正統教育,卻有一套實用的存身之道,這個道不是正道,所以稱之為“賊”。個人的看法這個“老而不死是為賊”,並不是單純的貶義,有底限有原則的就可以稱為道,也叫路子。不管是不是正道,蝦有蝦道,蟹有蟹路,其中也不乏借鑑意義。而無底限無原則就不能稱為道了,那叫胡作非為。

    最後為維護正統的讀書人提個醒,可以不走“賊”路,但不能不懂“賊”路。孔子能說出這句話說明他是懂野路子的,也能包容這些東西,不然原壤在母親的棺木前唱歌他不會不加勸阻,而對於原壤的無禮行為也不會僅僅只是敲一下了事。可見孔子對人情世故很通達,先聖的風範和氣度值得我們學習。

  • 4 # 慕遠看歷史

    我是慕遠,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話語出處

    “老而不死謂之賊”出自《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是孔子和原壤談話時,對原壤說的話,意識是說你小的時候對別人不好,成人後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事業,等你老了的時候心眼就會變壞。

    使用場景

    多是來形容那些為老不尊,倚老賣老的人,近些年社會風氣不怎麼好,出現了不少老年人“碰瓷”事件。像“彭宇案”,“孫萬祥案”等,讓我想起一句話“不是壞人變少了,而是壞人變老了”,這些案件事例造成了很大的熱會反響,現在的人們看到老人摔倒、第一想法是會不會有詐,是碰瓷的嗎,久而久之,說都不敢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老人,“老而不死謂之賊”就是用來這些厚顏無恥、倚老賣老的人,打擊了那些本來有善心的人,造成了心裡創傷。

    孔子為何這麼說

    要知道孔子是個非常推崇“周禮”的人,能讓他說出這麼重的話,主要有兩點其一、孔子和原壤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作為朋友有義務提醒原壤,不要去做什麼事情,做什麼樣的人,不然就會被人們唾棄;其二,孔子的性格,孔子是個很直接的人,他有一句很出名的話,“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話是說,別人對你好,我也對他好,別人對我不好,我也同樣對他不好,這句話就反應了孔子的某種性格,直接、果斷,因為孔子看到過原壤的某些“倚老賣老”的行為,孔子看到後並沒有直接出言制止他,但是在事後告誡他‘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綜上,“老而不死謂之賊”是指某些為老不尊,倚老賣老的人做出讓人難堪或者不合情理的事情,也是告誡這些人不要做這樣的人,從這句話中我們也能看到孔子作為朋友會及時提醒朋友,避免他犯下更大的錯,這是我們也應該學習孔子的地方。

  • 5 # 大劉小說

    這句話的定義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不能以偏概全,原因如下:

    一、“老而不死謂之賊”出自《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根據《四書》的解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根據錢穆《論語新解》:原壤是魯中國人,是孔子的老朋友。

    孔子是因為老朋友的所作所為不符合倫理道德,所以奮而罵之,對原壤的為人很失望,認為一個人不應該如此不孝,如此頹廢,特別對於一個老人而言,對子女是有表率作用的,如果老人如此渾渾噩噩度日,那子女有可能也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對家風而言是不利的也是不容的,對一個村一個縣的風氣來說都是不好的,可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老人自古對子女都是有教導和引領作用的,自己風氣不正,如何正家風,自己不贍養自己的老母,如何讓自己的兒女贍養自己。這句話的關鍵是“賊”,這個賊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小偷小摸之類的,而是損人利己的行為。

    二、這句話如果在當今之世,可以形容一些為老不尊之人,比如在公交車或地鐵上因為讓座問題對年輕人大打出手之人,或是在公共場合口出狂言之人,或是在家裡稱王稱霸之人,或是因為跳廣場舞不顧他人休息之人,或是故意碰瓷之人,或是跌倒被扶之後反而訛人之人等等,當然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這種老“賊”畢竟是少數,不能因為個體而對多數老人不敬,這是不可取的,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碰到老人該讓座還是要讓座,碰到摔倒的老人該扶還是要扶,社會風氣不能讓部分老“賊”給帶偏帶壞。

    三、我們終將老去,我們要時時刻刻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美德,為以後的子孫做個好榜樣,爭取做個老而有用之人。

  • 6 # 陳廣逵

    “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斷章取義的曲解,有人用曲解講故事,居然吸到了幾萬讀者,咄咄怪事!

    “老而不死是為賊”出自《論語·憲問》: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用今天的語言通釋就是: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候。孔子說:‘年紀小的時候就不恭順兄長,長大了又沒沒給人留下像樣的語言,老了還不死,這就叫做害人精。’用手杖敲著他的小腿。”

    從“以杖叩其脛”來看,這是孔子晚年時見原壤的記載。

    孔子為什麼要說原壤“長而無述焉”呢?孔子曾說“有德者必有言”,原壤“無述”,說明他不是“有德”之人,這也是他“是為賊”的重要原因。

    “老而不死”是緊承前文“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而來的,“是為賊”是針對原壤的一系列不是——“不孫弟”“無述焉”、沒有是處卻“不死”而說的。後世有人斷章取義,單獨把這“老而不死”與“是為賊”連起來,誤以為是孔子對老年人的一種侮罵,顯然違背了孔子的原意。

    孔子能“以杖叩其脛”,至少已經六十歲以上了,孔子六十八歲才從列國周遊而歸,這次見原壤,恐怕年紀已在七十左右,他怎麼能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連自己也罵呢!

  • 7 # 南途北尋

    發現好多朋友都沒有把孔子這個有名的故事寓意弄清楚,故借題主之問在此淺以說明。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老程式,先註明此句出處。請看原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孔子·《論語》·憲問篇

    古之文字高度精煉抽象,一字可成章。字多為表意,所以但凡一字之誤則差之分毫,謬之千里。

    一句:“原壤夷俟”

    原壤:人名、孔子故友。

    :蠻夷、四夷。此處作不尊教化,失其禮儀解。

    :等而待之。在此釋意為一種動作或行為的延續狀態。

    二句:“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孫弟:遜悌。尊順之意。

    無述:沒有作為,不值稱道之意。

    三句:“老而不死,是為賊”—甚為重要。

    此句千萬不可“以字解字”!何為老而不死?

    :冥頑不化、怙頑不悛之意。

    不死:心有所動,念有所邪。俗語云:賊心不死。

    :古德有云,去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邪欲惡念即此“賊”。

    四句:“以杖叩其脛”

    :輕觸之意。

    有一天,孔子的故友原壤不知為何做出不符禮儀之行為,孔子便順勢教之。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從小就不知遜悌,不知尊兄順弱,可以預見此人長大肯定幹不出什麼可予人值得稱道之事。如果不知悔改一直這樣下去,這種錯誤的心念就會根深蒂固,不易改變。此錯誤之念是你心中大賊啊!

    故以杖輕點之,以示教化讓其悔悟立改

    其實,這句話在《論語·憲問》篇裡是為了解釋上一句“子路問君子”這個問題而舉的反面之例子。是為了更加清楚的解釋子路的問題“人怎麼做才能合乎一個君子的標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查資料。所以說讀經典一定要結合上下文,更不能“以字解字”啊。

    題外話:不能再用“老而不死是為賊”形容現在的老人們了啊!畢竟好多好多老人真的是很慈祥的,這其中就包括了我們的生生父母。

    心中存善,口中留德。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共勉。

  • 8 # 壹壹若塵

    要理解這句話,應該結合原文來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這裡有幾個奌要弄清:

    1.原壤和孔子年齡差不多,是多年的老熟人。

    2.夷俟:叉開腿坐著等人,是個不禮貌的姿態。

    3.孫弟:孫即遜,謙虛有禮。弟即悌,尊敬比自己年長的人。

    4.述,這裡指做事,有所作為。

    5.賊,指害,害人。

    整段文章的意思是:原壤叉開腿坐在那裡等孔子,孔子來了說:"你這個人小時候不知禮,長大了無所事事,老了還是這副樣子,真是害人啊!"說完用手裡的拄杖敲敲原壤的小腿。

    通過這段話可以看出:

    1.孔子和原壤很熟,算不上好朋友,但關係也不是很差。

    2,孔子對原壤的為人不大認可,這裡帶有半開玩笑的責備之意。

    3.孔子不是嚴厲的斥責之意。

    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結合如今的社會不良現象:那種倚老賣老霸座的老人,那些爬到樹上拍照的老人,更有甚者,極個別碰瓷的老人,他們的行為敗壞了社會風氣,損害了老年群體的社會觀感,是必須嚴厲斥責的害群之"賊"。

  • 9 # 夢歸秦淮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根據《四書》的解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根據錢穆《論語新解》:原壤是魯中國人,是孔子的老朋友。

    “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表面的意思從字面上理解,人到年齡老了還沒死,就不能從事生產活動,就是老賊。這句話說的也未免太刻薄了些,有為老不尊的意思,孔老夫子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最強調儒家傳統倫理道德的,所以這樣很沒有輕重和禮貌的話應該不是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理解,而且孔子和原壤是多年的好朋友,原壤的性格應該是個老小孩的個性、老頑童,這樣的人是真的看透世事而不世故的人,孔子應該是很喜歡他的,孔子說這句話是帶有開玩笑的性質,孔子罵他,語氣也是溫和的,最後還用柺杖打了他的腿一下。不然,怎麼會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如果我們僅僅是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肯定是錯解了孔子的意思。如果原壤真的做了什麼缺德的事情,孔子肯定就不是輕敲他的小腿了,而是要鳴鼓而攻之了。

    然而這句話經過後人演繹,成為“老而不朽謂之聖,老而不死謂之賊”,意思是說人老了而又非常有智慧且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或者留下不朽著作或言論的人,可稱為聖人。反之,對人民和社會無用的人或者說有害的人,或者道德上斑斑劣跡、罪惡滔天的人,就只能稱為老賊!就該遺臭萬年!詛咒他死還來不及,更是不值得懷念了。

  • 10 # 子夏故壇

    近一段時間以來,“老而不死是謂賊”在網上成了熱門話題。人們包括專家,依據孔子的這句話,對老人大加鞭撻。連曾仕強教授都在視屏上講,人不工作就不能吃飯,這是中中國人的信念,老人不能做年青人的榜樣,不能盡老人的職責,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個老賊”。老人只有盡到老人的職責,為年青人做出好榜樣,才能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網上年青人於是一下子好象找到了責罵老人的依據,人家孔聖人都說“老而不死是謂賊”,曾仕強教授也好象同意這種觀點,於是提出許多責難老人的話題,什麼“為老不尊”了,“老而無用”了,“白吃等死”了,“依老賣老”了等等,滿囗的嫌棄與不滿。然而,誰都有老的時候。人在中年時上有老下有小,努力養家餬口,已經盡到了作為人的職責;老了以後,能保養身體,不拖累兒孫就不錯了,你還要老人盡什麼職責?有的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不但不能盡責,不能作年青人的榜樣,而且會連累年青人,難道他們就不應該被尊重,而是應該稱作“賊”了嗎?這種觀點不符合中中國人尊老的傳統美德,於是有人站出來引經據典地論證,說這是孔子罵他的不上道的朋友原壤的,而不是罵天下所有老人的,也就是說這句話是專罵,而不是凡罵。我認為這種認識是比較正確的了,但我的疑問是,孔子罵老朋友是認真的嗎?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查閱了這個故事的原文。原文是這樣的:“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原壤是孔子的發小,從小在一起玩,這個人從小就大大咧咧,不拘禮節,也不求上進,但和孔子的私人關係還是不錯的。原壤這種人屬於沒心沒肺的那種,所以也很長壽,年紀大了還是年青時那副樣子。某一次,原壤找孔子有事,孔子到來時,原壤正叉開腿蹲在那兒等孔子,孔子來了還是不拘禮節,孔子見原壤這副模樣,心裡說,這老傢伙,如果不是發小關係,而是不熟識的人見面,就太不成體統了!於是說:“你這傢伙,從小就不懂遜讓,長大了也沒什麼可稱道的長進,老了老了卻遲遲不死(還能蹲立自如,說明身體很健康),真是個(竊壽的)賊啊!”一邊數落,一邊拿手中的杖敲原壤的小腿。從這一段可以看出,孔子與原壤見面,不獨是原壤不拘禮節,孔子也一反常態,又動口又動手地不拘了禮儀。其實這正是孔子的真性情,一本正經的聖人也並不是沒有真性情的流露。

    原來孔子罵原壤“老而不死是謂賊”就相當於現在社會兩熟悉的老頭互稱“老不死的”是一樣的。只不過在當時孔子是貴族君子,而原壤是庶民小人,孔子開玩笑數落原壤是合情合理的,原壤則沒理由,也不會在言語上對孔子不尊重,只不過在行為習慣上有所失禮罷了。再說古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庶人生活條件有限,沒必要用貴族階層的禮儀要求一個庶人,有時庶人也根本達不到這種禮儀。如果孔子和原壤關係不是特殊,根本不會有這種超越階層的親密交往,孔子也不會自失身份地和一個無賴一般的小民“打情罵俏”。孔子又動口又動手地數落責打原壤,並不是認真的,而是熟人之間的一種“打情罵俏”。因為只有熟人之間才敢罵“老不死”而不惱,不用說還要動手動腳。孔子這種不同尋常的舉動,一方面說明兩人的關係非同尋常,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並非永遠是一副嚴肅刻板,正人君子的模樣,孔子也有詼諧可愛的一面。孔子與原壤從小處到老,跨越地位等級和身份修養的障礙,在見面時兩人都能如此不拘禮節,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切,不必細言。

    今人不識古代禮儀的嚴格和變通,不識聖人之心,以今論古,所以對古人言行舉止的理解出現了偏差,於是產生了許多錯誤的觀念。學習傳承傳統文化,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免費去任何地方,你最想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