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源家譜網
-
2 # 藏貼閣
我不是理論大腕,但是想在這個問題上交流下淺見。
享受藝術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那麼在這個享受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些什麼呢?我們且把它分作三個階段。
1.金風玉露一相逢——相遇
當我們面對一件藝術品時,首先我們要有欣賞它的意願。有句很有名的話,“這世界從來不缺少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當我們的腦子被一些雜念所佔據時,很有可能對美的東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一個一心想著怎麼填飽肚子的窮人對路邊美麗的景色多半沒什麼感覺。只有當我們先拋開自我的約束,純粹用感官去獲取面前這件藝術品的特徵時,才開始了欣賞它的第一步。
2.忽獨與餘兮目成——鑑賞
於是,透過聲音也好,畫面也好,面前的這件藝術品被我們的感官轉變成訊號送入大腦。可對於我們的大腦而言,這些訊號是否有任何意義呢?這取決於大腦是否具備分析這些訊號的能力,也就是鑑賞能力。
一般來講,鑑賞能力並不是每個人先天具有的,因為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會發展出其獨特的藝術規律,比如音樂中有音律,書法中有筆法等。所以,如果我們要想享受藝術,就必須先學習這門藝術的規律,獲取一定的藝術修養。對於真正的藝術來講,從來不存在“雅俗共賞”這種概念,因為當大眾不明其規律時,只能不懂裝懂,人云亦云而已。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貝多芬和王羲之好,但是私底下還是喜歡聽鳳凰傳奇,寫江湖書法。
而當我們熟悉了藝術規律之後,我們就可以與藝術品用它的語言來交流,它會向我們訴說它的作者的喜怒悲愁或是菩提證悟。這時,藝術品才真正從我們的感官走入了我們的心裡。
3.幾回魂夢與君同——想象
當我們的內心被闖入進來的藝術品驚起一絲漣漪,大腦就會開始活泛起來。藝術品給我們帶來的情緒和資訊會激發我們的思考和想象,並進行一輪再創造。這個過程有點像做夢——如果明天的考試給我帶來了緊張的情緒,那麼這種情緒可能會導致我晚上夢見讓我緊張的事情,比如被人持刀追殺。因為大腦會自動將情緒和記憶碎片連線起來,扮演起導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一些感性的人聽到音樂時眼前會浮現出與其主旋律相符的畫面。更為美妙的是,這種再創造又會進一步加深藝術品給我們帶來的情緒,再次衝擊我們的心靈,產生一種共鳴,讓人深陷其中,欲罷不能。
以上,我只是大概闡述了藝術享受的過程。如果題主想要真正欣賞一門藝術,那麼唯一的途徑就是開始學習它,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鑑賞能力,如此才能在這門藝術中獲取真正美的心靈體驗。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能由理論大腕來回答,應該有真正會享受藝術的人來回答。理論大腕可能高談闊論一大片,也說不到藝術享受的層面上。能夠享受藝術的人,肯定是懂藝術,並且對該藝術有極高的造詣,否則是享受不了的。比如,書法家讓他享受美聲唱法的藝術感受,就會有不同的滋味。諸如此類,藝術的門類很多,享受的級別也不同。不是所有的藝術家,對不同門類的藝術他都懂。如果您真正想享受某一藝術,需要您進入該領域、認識該領域、領略該領域,最好才能達到享受的級別。你想享受什麼藝術,趕快行動起來,別聽那些不懂的人瞎擺糊。到時候您肯定是該領域的藝術家,不僅懂,而且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