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歷史過客
-
2 # 多爾袞愛新覺羅
這個手串叫做“十八子手串”,它最初的主人,正是雍正帝。
當時,清朝自順治帝開始,佛教就開始在清宮中流行,順治帝還曾讓滿朝文武都佩戴佛珠,這樣久而久之,滿清貴族上層都養成了佩戴佛珠的習慣。
在雍正帝還是皇子的時候,他也繼承了祖宗們佩戴佛珠的習慣,他不僅喜歡研究佛經,還是一名佛教居士,這個“十八子手串”就是當時雍正所佩戴的佛珠,它是由18顆主珠,2顆大氣佛頭,1個佛塔,還有一個墜角串成。
簡單點說,這“十八子手串”算得上是佛界聖物,所以深受雍正皇帝的喜愛。
後來,剛出道沒多久的年羹堯外放任官,他走馬上任前,特意到還是皇子的雍正府上辭行,兩人一番寒暄後,雍正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年羹堯回答說:“奴才只知道主子就是菩薩,而奴才永遠做一個護法金剛。”
此後,作為被雍正寄予厚望的年羹堯也不負眾望,不僅在康熙帝晚年的“九王奪嫡”中,幫助雍正成功登上皇位,此後他又在西北掌兵屢立戰功、平定西北多次叛亂,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由此年羹堯也成為雍正帝最信任的重臣。
據記載,在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堯率兵平定西海叛亂後,雍正特意在年羹堯的奏摺之上寫道:
“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這知遇。惟將互相勵勉在念,做千古榜樣入物也。”
但此時的年羹堯,不但不反思認錯,反而認為雍正是過河拆橋、兔死狗烹,於是憤恨之中的年羹堯公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穿著雍正帝曾御賜的黃馬褂招搖於市,意在“無聲抗議”。
最後,雍正帝忍耐到了極限,派李衛前往賜年羹堯自盡。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年羹堯終於明白他和雍正的路走到盡頭了,此時年羹堯也終於開始後悔,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但卻不想自己的家人被趕盡殺絕,於是他拿出當初雍正送給他的“十八子手串”,讓李衛帶他交還給雍正。
後來,雍正看到這串佛珠之後,也想起了當初他和年羹堯的情誼,雖然年羹堯有錯,但他畢竟曾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而且也為自己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最後雍正只是下令將年羹堯和他的長子年富處死,其他子孫都只是發配邊疆,至於年羹堯的父親和哥哥,也只是免去官職而已,也算是格外開恩了!
-
3 # 麗醬每日分享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最後被皇帝下旨賜死,他在臨死之前,曾拜託前來宣詔的李衛,讓他把當年雍正賜給自己的手串還了回去,這一細節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清朝的皇室貴族都十分喜歡佛珠,尤其是康熙之後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佛珠不離身,朝中的各級官員都會把各種稀有的佛珠作為禮物上貢,皇帝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佛珠賞賜給重要功臣,這也是君臣之間一種情感交流的方式。
當年雍正把自己戴著的佛珠手串送給年羹堯時,他還沒有登基,年羹堯也沒有什麼權勢,他在八阿哥的舉薦下出任四川巡撫,胤禛過來給他送行,兩人分別的時候年羹堯請求四爺把手串賜給自己做個念想。
胤禛也答應了,一方面是希望年羹堯能不忘自己的本心,另一方面是因為年羹堯曾經血洗江夏鎮,一夜之間屠殺了鎮上的數千名百姓,希望他日後能以慈悲為懷、收斂自己的殘暴性格。
之後年羹堯四處征戰,幫助胤禛成功登上皇位,還在平定西藏和青海的叛亂中立下大功,被雍正視為左膀右臂,可惜兩人最後還是沒能逃過君臣離心的悲劇。
年羹堯在最後把佛珠手串還給雍正,表示在他的心中兩人的情分已盡,希望皇帝在看到這串佛珠時,能念及往日的情誼,善待他在宮裡的妹妹和其他的家人。
-
4 # 我是趙帥鍋
年羹堯在死前將手串還給雍正,它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劇情,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過類似的事情,所以我們這裡就以電視劇中情節來分析這個事件。
在《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被賜死前,特意拜託李衛為他做最後一件事,那就是將他手上帶的手串交還給雍正帝。那麼,年羹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個手串又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其實,這個手串叫做“十八子手串”,它最初的主人,正是雍正帝。
當時,清朝自順治帝開始,佛教就開始在清宮中流行,順治帝還曾讓滿朝文武都佩戴佛珠,這樣久而久之,滿清貴族上層都養成了佩戴佛珠的習慣。
在雍正帝還是皇子的時候,他也繼承了祖宗們佩戴佛珠的習慣,他不僅喜歡研究佛經,還是一名佛教居士,這個“十八子手串”就是當時雍正所佩戴的佛珠,它是由18顆主珠,2顆大氣佛頭,1個佛塔,還有一個墜角串成。
這佛珠看似簡單,但卻不要小看這18顆念珠,因為它們背後的佛教寓意可大了!這18顆念珠分別代表佛教的十八界,即“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色”(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簡單點說,這“十八子手串”算得上是佛界聖物,所以深受雍正皇帝的喜愛。
後來,剛出道沒多久的年羹堯外放任官,他走馬上任前,特意到還是皇子的雍正府上辭行,兩人一番寒暄後,雍正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年羹堯回答說:“奴才只知道主子就是菩薩,而奴才永遠做一個護法金剛。”
言畢,雍正便將貼身攜帶的這個“十八子手串”,取下來送給了年羹堯。從某種意義上說,雍正這次贈佛珠,相當於是他對年羹堯的期許和信任,是他宣告年羹堯正式成為自己的心腹,所以這串佛珠也是它們君臣情誼的見證。
此後,作為被雍正寄予厚望的年羹堯也不負眾望,不僅在康熙帝晚年的“九王奪嫡”中,幫助雍正成功登上皇位,此後他又在西北掌兵屢立戰功、平定西北多次叛亂,為大清立下赫赫戰功,由此年羹堯也成為雍正帝最信任的重臣。
據記載,在雍正二年,年羹堯率兵平定西海叛亂後,雍正特意在年羹堯的奏摺之上寫道:“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這知遇。惟將互相勵勉在念,做千古榜樣入物也。”
但可惜的是,後來年羹堯卻變得越來越囂張跋扈,不僅結黨擅權,暗中扶植親信,大力培養自己的黨羽勢力;而且對雍正帝也越來越不尊重,最終這對曾經的“千古君臣”走向決裂,雍正開始有意打壓年羹堯,於是年羹堯從撫遠大將軍降到杭州將軍,再降到一個守門兵。
但此時的年羹堯,不但不反思認錯,反而認為雍正是過河拆橋、兔死狗烹,於是憤恨之中的年羹堯公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穿著雍正帝曾御賜的黃馬褂招搖於市,意在“無聲抗議”。
最後,雍正帝忍耐到了極限,派李衛前往賜年羹堯自盡。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年羹堯終於明白他和雍正的路走到盡頭了,此時年羹堯也終於開始後悔,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但卻不想自己的家人被趕盡殺絕,於是他拿出當初雍正送給給他的“十八子手串”,讓李衛帶他交還給雍正。
年羹堯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訴雍正,自己辜負了他的信任,所以不配再擁有這串佛珠,因此將其完璧歸趙;另一方面,年羹堯將這串佛珠交換給雍正,也是希望雍正能夠顧念昔日的情人,不要對自己的家人趕盡殺絕。
後來,雍正看到這串佛珠之後,也想起了當初他和年羹堯的情誼,雖然年羹堯有錯,但他畢竟曾是自己最信任的心腹,而且也為自己立下過汗馬功勞。所以最後雍正只是下令將年羹堯和他的長子年富處死,其他子孫都只是發配邊疆,至於年羹堯的父親和哥哥,也只是免去官職而已,也算是格外開恩了!
-
5 # 自由答人
年羹堯臨死前把手鍊還給雍正可能會存在這麼幾個原因,今天以個人的觀點給大家計論一下
第一、送年羹堯上路的是李衛,李衛和年羹堯人關係我們都瞭解。年羹堯也知道把手鍊給李衛,一定能專誠給雍正,如果這次來的是別人,他應該不會這樣做。因為這裡面有他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李衛的感情。
第二、以一種虐心狀態懲罰雍正,當時給他這個手鍊的時候,正是雍正的用人之時。無論那個時候是出於真心還是隻是單純的利用年羹堯,都代表了年羹堯曾鞍前馬後的服侍過雍正。通過這個禮物可以換起雍正對過往的回憶,也讓他想起自己。
第四、年羹堯送還這個手鍊想表達一個意思,這個手鍊可以讓皇上想起一些事情,甚至想起一些人,包括他的妹子。因為當時的年羹堯並不知道年小玉的狀況,只知道他已經封了妃子。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讓妹子跟著受連累。
-
6 # 比爾吉沃特養爹人
就著電視劇《雍正王朝》來回答。年羹堯因為江夏鎮事件頗得康熙皇帝和四爺胤禛滿意,被提拔為四川巡撫,臨行前,年羹堯向四爺胤禛要了一件東西,就是胤禛常戴在手邊的佛珠手串兒。胤禛是信佛之人,佛珠手串是念佛寄託常用之物,年羹堯為什麼要它?
是不是當下屬的人都有這樣的嗜好,總愛向上級討要一個什麼貼身的玩意兒帶在身邊,到處顯擺一番,說的是上級與自己的關係如何如何,說的是有東西在身,如同隨時可見的感情,說的是自己是哪個哪個隊伍的人,不一而足。像年羹堯這樣的人,也要這麼做一番嗎?
年羹堯是胤禛府上出去官職最大的奴才,注意,他到底還是個奴才,所以,註定他這輩子只有通過不斷博弈上位。因為國庫追欠中表現持重,他被老八胤禩盯上了,在老八的推薦下,當上了四川提督。這是一個價值變現的機會,在老四與老八之間,年羹堯處於一種特殊的境地。對胤禛而言,手下幹才不多,對老八而言,舉手之勞在於拉攏人心,這恰恰給了年羹堯一個崛起的機會,正如胤禛上臺後,除掉年羹堯的時候說:許與不許,都在朕一念之間。年羹堯的投機心理佔據了大半。
江夏鎮的事情,年羹堯雖然心狠手辣,但是屁股上的屎都由老四揩了,張廷玉的一頓教訓,很顯然還是引起了年羹堯的足夠注意,要知道,像張廷玉這樣的人,沒有皇帝的認可,是不會隨便開口,既然張廷玉開口了,便可以證明,康熙皇帝沒有面見年羹堯,不是因為真的很忙,而是借張廷玉批評年羹堯“戾氣太重”。很多人在這點上都以為這是張廷玉的話,錯了,應該是康熙皇帝的話。
年羹堯當然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張廷玉雖然官職比自己高,不會輕易批評與自己無干的官員,這是張廷玉的一貫作風,所以,當張廷玉一出口的時候,年羹堯顯得十分謹慎。要不是因為有四爺胤禛頂著,也許年羹堯會顯得更為小心拘謹。
不要以為年羹堯真的就喪失了理智,“濫殺無辜”幾個字他還是背不起的,只要康熙皇帝或者老四胤禛一句話,他同樣有可能丟了腦袋。年羹堯雖然膽子很大,但是頭腦並不傻,在老八和老四之間,他可以選擇博弈,但在康熙皇帝和老四之間,他只能選擇自保。
年羹堯深知屠滅江夏鎮事件的後果,況且老四胤禛竟然沒有追究他吞沒幾百萬兩銀子的事,這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這樣的警示對年羹堯這樣的人來說是具有相當約束力的,所以,在臨行四川之際,他找到了四爺胤禛,並投其所好的要了胤禛手上的佛珠,其實是為了尋求一項保證,擔心江夏鎮事發淹沒了自己。
當然,以年羹堯的野心,江夏鎮事件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他不可能僅僅只考慮這一件事,此去四川當巡撫,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再等著他做,是否都與九子奪嫡有關,是否都與康熙皇帝有關不得而知,但是如果這樣的“定時炸彈”多了,年羹堯也就只有粉身碎骨的份兒。
有了這串佛珠就不同了,等於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當胤禛問他“你悟得了什麼”的時候,年羹堯說“做四爺的護法金剛”,其實哪裡是給胤禛做護法金剛,是讓胤禛做他的護法金剛啊。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也確實做了一段時間的金剛,直到殺了孫嘉誠那一刻,年羹堯開始走下坡路。該來的事總是會來,都說年羹堯死於飛揚跋扈,死於阻礙新政,死於結黨營私,也對,但他也死於胤禛的那串佛珠,不是麼?
雍正對劉墨林講佛理的時候講了一個故事,最後問“什麼是佛”?“求人不如求己”,這才是佛家的真意,可見這與年羹堯當初的回答大相徑庭,護法的金剛縱然是佛身,但是你求他也是枉然,只有求得自己,才是悟透了佛法,這也就是胤禛當初所說的“佛法無邊”啊。
年羹堯錯誤的將那串佛珠理解成了佛祖,他心中的佛祖就是雍正皇帝胤禛,以為有佛祖在,自己就在,可以同呼吸共命運。殊不知佛祖其實就是自己而已。
李衛和翠兒給他做的斷頭飯送到的時候,年羹堯才真正明白,佛珠戴在手上依然只是一串佛珠,沒有理會到佛法的真諦,也就是一串無用的珠子而已。
有人說這是年羹堯幡然悔悟,悔不當初,其實錯了,因為年羹堯曾說過“要死也得轟轟烈烈”,他幡然悔悟的是沒有理解雍正所說的佛理——“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將珠子還給雍正,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交代吧,不知道雍正收沒收。
-
7 # 葛大小姐
1、雍正為何賜年羹堯手串。
其實雍正在賜年羹堯手串的時候,還是皇子的時候。當時年羹堯被外放做官,在他離開京城上任前,去向雍正辭行,正是這時雍正親自將手串,賜給了年羹堯。
當時的場景是,雍正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年羹堯則回答:“奴才只知道主子就是菩薩,而奴才永遠做一個護法金剛。”這句話正是雍正想聽的。
因為雍正此時,還正處在九子奪嫡的漩渦中,他看重年羹堯的才幹,自己也正需要這樣的左膀右臂。所以他不僅需要年羹堯站在自己這邊,更需要年羹堯對自己忠心耿耿,替自己披荊斬棘。
2、年羹堯被賜死的原因。年羹堯為雍正的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是個可以委以重任的將才。雍正開始時也對他信任有加,可是年羹堯不懂得韜光養晦。年氏一族看起來花團錦簇好不熱鬧,可惜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最終也是慘淡收場。
年羹堯因為自持功高,平時作威作福賣官鬻爵也就罷了,後來居然還敢挑戰帝王的權威,雍正對他是一忍再忍。雍正對付年羹堯的辦法,就像莊公對待共叔段一樣。
其實雍正曾經提醒過年羹堯要收斂一點,雍正在給年羹堯的諭旨上寫道:“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3、年羹堯臨死為什麼要把手串還給雍正?首先,這個手串是在他們君臣互相信任,且情深義重的情況下贈送的,是君臣之間的信物。年羹堯在被雍正賜死的時候還給他,表達了自己的不甘心赴死,以及“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涼之感,歸還手串代表了他們君臣如今要真的恩斷義絕了。
其次,年羹堯自己被賜死不要緊,但他怕禍及家人,他想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全年氏一族。他知道自己如今什麼都做不來了,現在唯一能賭的就是他和雍正多年以來的主僕情分。所以他如今把手串還給雍正,就是想讓雍正念及他們多年來的情意,以此保全家人。
最後,是年羹堯明白就算自己有天大的功勞,可臣子就是臣子,要守好做為人臣的本分。可惜自己明白的太晚了,現在把手串還給雍正,是在向雍正懺悔自己的過錯。可惜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一步錯就步步錯,註定了要滿盤皆輸。
年羹堯有能力有才幹,他本來是大清的功臣,可以名留史冊流芳百世的。可惜他太過於居功自傲,有點得意忘形了。所以說,做人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不能被勝利、權勢、金錢衝昏了頭腦,要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
8 # 古今調查
是不是當下屬的人都有這樣的嗜好,總愛向上級討要一個什麼貼身的玩意兒帶在身邊,到處顯擺一番,說的是上級與自己的關係如何如何,說的是有東西在身,如同隨時可見的感情,說的是自己是哪個哪個隊伍的人,不一而足。像年羹堯這樣的人,也要這麼做一番嗎?
年羹堯當然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張廷玉雖然官職比自己高,不會輕易批評與自己無干的官員,這是張廷玉的一貫作風,所以,當張廷玉一出口的時候,年羹堯顯得十分謹慎。要不是因為有四爺胤禛頂著,也許年羹堯會顯得更為小心拘謹。
年羹堯深知屠滅江夏鎮事件的後果,況且老四胤禛竟然沒有追究他吞沒幾百萬兩銀子的事,這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這樣的警示對年羹堯這樣的人來說是具有相當約束力的,所以,在臨行四川之際,他找到了四爺胤禛,並投其所好的要了胤禛手上的佛珠,其實是為了尋求一項保證,擔心江夏鎮事發淹沒了自己。
有了這串佛珠就不同了,等於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當胤禛問他“你悟得了什麼”的時候,年羹堯說“做四爺的護法金剛”,其實哪裡是給胤禛做護法金剛,是讓胤禛做他的護法金剛啊。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也確實做了一段時間的金剛,直到殺了孫嘉誠那一刻,年羹堯開始走下坡路。該來的事總是會來,都說年羹堯死於飛揚跋扈,死於阻礙新政,死於結黨營私,也對,但他也死於胤禛的那串佛珠,不是麼?
雍正對劉墨林講佛理的時候講了一個故事,最後問“什麼是佛”?“求人不如求己”,這才是佛家的真意,可見這與年羹堯當初的回答大相徑庭,護法的金剛縱然是佛身,但是你求他也是枉然,只有求得自己,才是悟透了佛法,這也就是胤禛當初所說的“佛法無邊”啊。
李衛和翠兒給他做的斷頭飯送到的時候,年羹堯才真正明白,佛珠戴在手上依然只是一串佛珠,沒有理會到佛法的真諦,也就是一串無用的珠子而已。
有人說這是年羹堯幡然悔悟,悔不當初,其實錯了,因為年羹堯曾說過“要死也得轟轟烈烈”,他幡然悔悟的是沒有理解雍正所說的佛理——“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將珠子還給雍正,也算是一種另類的交代吧,不知道雍正收沒收。
-
9 # 歷史簡單說
我們來看看年羹堯是怎麼要到這串佛珠,又為什麼要這佛珠?年羹堯是血洗江夏鎮後,然後在柏林寺呆了幾天後,準備回四川的時候,年羹堯向雍正要兩樣東西,第一樣就是李衛與翠兒這對夫妻,第二樣東西就是這串佛珠。
為什麼要李衛與翠兒呢?表面上看,是年羹堯中了雍正與鄔思道的計,將李衛與翠兒帶在身邊做雍正的眼線,感覺好像,這一手是不留痕跡,但其實年羹堯是何等聰明的人,他豈能不知道呢?
他現在已是四川巡撫,是一方封疆大吏,他知道自己位高權重,雍正對自己不放心,所以看似中套,其實是主動配合,將李衛與翠兒帶在身邊,這個就像周瑜與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個演了一出好戲,不知情的只有李衛與翠兒。
那我們再來看看年羹堯在這次江夏鎮,主要有兩個問題,第一,將江夏鎮的幾百萬兩都收為已有,且沒有跟雍正彙報,第二,將江夏鎮男女老少幾百口全部殺害。
這個也就是年羹堯為什麼要這個佛珠的原因,當年羹堯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雍正就問他這幾天在柏林寺有什麼感想,年羹堯說有兩個感想,第一,他說雍正是轉世的菩薩,那麼他要做這個護法的金剛,也就是說,他要對雍正一直忠誠,這個也是他要將李衛和翠兒帶過去的原因。
第二,這次江夏鎮,雖然有些事情是迫不得已,但是還是缺少了雍正所說的大慈悲心、仁心。年羹堯要佛珠,就是表明兩點,他會忠誠於雍正,他會多一些包容心,慈悲心。
那年羹堯為什麼臨死前要將這個佛珠還給雍正呢?對應著,他為什麼要這串佛珠,他也在表明他為什麼要還這個佛珠。年羹堯是死在他的驕傲自大上面,但是他對雍正還是很忠心的。
而雍正是可以留他一條命的,但是雍正還是下定決心要將年羹堯殺掉,年羹堯歸還佛珠是,是想說雍正也並不慈悲,而且還是過河拆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年羹堯此舉有恩斷義絕之義。
-
10 # 不負如來1228
雍正皇帝送年羹堯佛珠的時候,是為了告訴他,做事要懂得節制,做人要有佛心,不可過分殺伐,同時也是告訴年羹堯,這串佛珠是我給你的,你要時刻佩戴,時刻記著我是你的主子,你永遠是我的奴才,做奴才就要本分,對待主子也要像禮佛一樣虔誠。因為你的主子也會像佛一樣,可以保佑你一生榮華,也可以讓你瞬間失去一切。而年羹堯擔任大將軍後蠻橫霸道,自持有功,不把大臣,甚至皇帝放在眼裡,更有了朝堂之上只有大將軍而無皇帝的卸甲風波,之後又整出了年選,真是不作就不會死啊,而讓皇帝動殺心的直接原因則是殺了孫嘉誠,等於扣瞎了雍正皇帝放在他身邊的眼鏡,最後導致連降九級,但在被貶過程中還是依舊驕橫,最後被賜死。李衛感其舊恩,為年羹堯送行,這是年羹堯換回了佛珠,痛哭流涕,一是悲憤飛鳥盡,良弓藏,一是悔恨自己沒有遵守自己作為臣子,作為奴才的底線,再也無顏聆聽教悔,因此還回佛珠,也是讓李衛好回去覆命,告訴皇帝,我已身死,也已悔過,您作為有佛心的主子,望放過我的家人門客。
回覆列表
在《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被賜死前,拜託李衛為他做了最後一件事:將一個手串還給雍正帝。這個手串有什麼特別寓意?年羹堯為何這樣做?小小手串,卻大有深意。
其實,這個手串(戴手腕的念珠)是雍正帝還是皇子時,當時還沒什麼權勢的年羹堯外放任官,他走馬上任前,向主子四爺胤禛府上辭行,四爺親手送給年羹堯的。
當時臨別送手串的場景,四爺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年羹堯說:奴才只知道主子就是菩薩,而奴才永遠做一個護法金剛。應年羹堯索要請求,四爺遂將貼身攜帶的一串念珠,送給了年羹堯,以示期許和信任,並也意在警勉年羹堯:之前江夏鎮殺戮太重,以後多些慈悲之心,好好幹。
年羹堯一度成為雍正帝的紅人寵臣,官拜撫遠大將軍,是雍正帝的鐵桿親信、左膀右臂。甚至後來,雍正帝讓年羹堯統管西北四省軍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熏天!更有甚者,雍正帝自詡要和年羹堯做一對“千古君臣”典範,寵信程度和親密程度,無以復加了。
我們先來說說年羹堯的發家史,以及如何從輝煌走向滅亡的。
年羹堯深受康熙恩寵,以不到30歲的年紀就升職為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走馬上任前,向主子四爺胤禛府上辭行,當時四爺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年羹堯說:奴才只知道主子就是菩薩,而奴才永遠做一個護法金剛。四爺遂將貼身攜帶的一串念珠,送給了年羹堯,以示期許和信任。
作為被四爺寄予厚望的心腹,年羹堯不負眾望。如沒有年羹堯雍正在“九子奪嫡”中可能鬥不過八王黨一派,而且在西北掌兵屢立戰功、平定西北多次叛亂。
年羹堯深知屠滅江夏鎮事件的後果,況且老四胤禛竟然沒有追究他吞沒幾百萬兩銀子的事,這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這樣的警示對年羹堯這樣的人來說是具有相當約束力的,所以,在臨行四川之際,他找到了四爺胤禛,並投其所好的要了胤禛手上的佛珠,其實是為了尋求一項保證,擔心江夏鎮事發淹沒了自己。
當然,以年羹堯的野心,江夏鎮事件只是其中一件事而已,他不可能僅僅只考慮這一件事,此去四川當巡撫,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再等著他做,是否都與九子奪嫡有關,是否都與康熙皇帝有關不得而知,但是如果這樣的“定時炸彈”多了,年羹堯也就只有粉身碎骨的份兒。
有了這串佛珠就不同了,等於給自己上了一道保險。當胤禛問他“你悟得了什麼”的時候,年羹堯說“做四爺的護法金剛”,其實哪裡是給胤禛做護法金剛,是讓胤禛做他的護法金剛啊。
年羹堯留著這串佛珠,就說明一直都沒有放下和雍正曾經的主僕之情。當他將佛珠交還的那一刻也代表著他在心裡,兩人的主僕緣分已經散了。他扔佛珠的這一動作,既說明心中的不甘,號啕大哭又顯示了心裡的不捨和悔恨。年羹堯也期望雍正在看到這串佛珠之時能夠多少念及當年的情誼,善待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