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寶媽媽加油吧

    熟悉粵菜的朋友都知道,白切雞屬於粵菜中三大流派中的廣府菜,而在流行廣府菜的地區中,白切雞的做法就有不下十種,如廣州的白切雞(以清平雞、市師雞為代表)、清遠的白切雞、湛江的白切雞、中山的白切雞、邑地區的白切雞等等。

    它們之間做法相似、風味相近,當中的細微差別,多在於浸煮時所用的滷水、方法以及選雞時有所不同等。而因為白切雞本身就是以突出雞肉鮮味為重的菜餚,所以在風味上,各地的白切雞也幾乎是相差無幾的,唯一最大的不同,就是蘸料了。

    各地做的白切雞有不同的蘸料

    譬如說,中山的白切雞,常用沙姜為蘸料,而湛江的白切雞則好用紅蔥頭配薑蓉、醬油等,較為特別一點的市師雞則是用蜆芥與醬油。據一些行家介紹,白切雞的蘸料主要分為四類:一是姜蔥蓉,二是沙薑蓉,三是醬油(傳統的做法為“蝦子醬油”),四是蜆芥。而在廣州地區,最主流的一種蘸料,便是姜蔥蓉了。

    那麼,為什麼廣州人偏偏喜歡這種搭配?要說出其原因,還得從廣州的白切雞說起。

    闢去微小的血腥味

    說到廣州的白切雞,許多人便想到了大名鼎鼎的清平雞。不可否認,清平雞確實是白切雞尤其是廣式白切雞中的代表之作。有些人說,時下大部分廣州本地人,吃的白切雞就是清平雞留下來的風味,而白切雞蘸姜蔥蓉的習慣,也是從當時流傳下來的。

    據清平雞的傳人之一陳志明師傅介紹,清平雞確實有以姜蔥蓉為蘸料的歷史,但並非清平雞首創,而是在更早的時期便流傳下來的一種吃法,清平雞隻不過是按照傳統加以改良姜蔥蓉的風味而已。據陳志明介紹,他有幸在當時的一些老師傅口中聽說過,為什麼白切雞要搭配姜蔥蓉。當中的理由,要從廣式白切雞的做法說起。

    據介紹,廣式白切雞一重選雞,二重煮雞,三重配味。在煮雞時一般就開始配味,譬如用白滷水浸煮,或是薑片、蔥段水來煮,為的就是闢去雞肉中的腥味。而在白切雞快要煮透的時候,還要泡冰水,如此重複多遍才算完成。

    也因此,廣式白切雞有一個較大的特點,就是“煮不透”,雞骨常常還是冒著血水便要上桌。而據說是為了把味道臻至完美,所以必須在吃白切雞的時候,蘸一些闢腥的蘸料,才能把那些殘留的微小血腥味去除。而在廣州地區,比較家常的闢腥材料,就要數土姜或蔥,因此姜蔥蓉便從古時起,就成為了闢除白切雞身上的腥味而製作出來的搭檔了。

    姜蔥正是最佳的增香料

    除了闢腥,姜蔥蓉還有另外一種作用,就是能增加白切雞的香味。

    如大家所說,能闢腥的食材其實不少,譬如蒜也是一種,但為何很少人用蒜蓉來代替薑蓉呢?原因就是因為姜的味道與雞肉的香味更加合拍。

    據一位燒臘老師傅介紹,白切雞所注重的鮮甜味,如果加入了蒜,那麼很容易會被蒜香所遮蓋,而土姜則不同,香而不霸,不會喧賓奪主。

    傳統姜蔥蓉製作中,還是用擠去薑汁的大肉黃姜,這樣才不會太辣。再配上紅蔥頭或新鮮蔥,姜、蔥的比例在3∶7到4∶6之間,要用少量雞湯煨過,再調入鹽和味粉,最後以7成油溫的土榨花生油澆上去。這樣才能把生薑、生蔥燙熟,去辣存香,而花生油則更成為錦上添花的香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3款gl8怠速抖動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