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我前任發的,她回頭時我不在,我回頭時她不在,她現在突然發這個,是說有複合的意思還是讓我不要再等了呢?

1197
回覆列表
  • 1 # 小楫輕舟hello

    題主有說這是前任發的,她回頭時我不在,我回頭時她不在。若是還有遺憾,至少若是題主心中有遺憾,不妨就將這句話當做一個契機吧,直截了當問清楚,哪怕最後的結果沒什麼改變,起碼不用這麼糾結了。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很美的句子,在當代,多用來描述男女情感,彼此掛念希望對方安好,最好就是我想你時睜開眼就是你。

    當然這句話後面接著的也有很多版本,畢竟愛情這玩意苦樂摻雜,若是喜劇皆大歡喜,若是悲劇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只是一定要講清楚。

    其實這句話的原始出處很純粹的,也只有首句“林深時見鹿”有史可考,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當初李白的原句是: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李白寫這句詩的時候可開心啦,也就十七八歲吧,彼時他還在戴天山的大明寺裡面讀書呢。整首詩的格調都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般的輕快,全用白描手法,向人展示他求學的地方是什麼樣子。

    看看,所以說,人啊,還是年輕時最快樂了。

    回到現代,眾多接下去的版本中有這樣一版流傳甚廣,我很喜歡,也是大多數人覺得這句話很美很憂傷的原因。

    如果沙漠下雪了,我就去找你。

    如果大西洋的鯨魚說話了,我就去找你。

    如果那天的你開啟門抱抱我,我就去找你。

    人說:

    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

    夢醒時見你 。

    可我:

    林深時霧起,

    海藍時浪湧,

    夢醒時夜續,

    未見鹿,未見鯨,亦未見你。

    然:

    鹿踏霧而來,

    鯨隨浪而起,

    你沒回頭又怎知我沒來。

    可我看來:鹿見人而驚 消失於林深,鯨踏浪而上 擱淺於淺灘,亦如我見你 如碌如驚。終究:鹿懼人前,潮退鯨落,霧氣藏你心。不見你,不見我。

    這個版本直白到讓人難過,就是說明明彼此有意,都不捅破,都不敢回頭,不表明心意,終究生生錯過。

    更直白點說,就是別太慫!!!

    什麼回頭不在,勇敢點,主動走到對方面前去,不用回頭就讓對方看見你。結果如何暫且不論,但總歸會有個結果。

    最後送題主一個另外的結局:

    終於:鹿踏霧而來,鯨隨浪湧起,餘生終遇你。

  • 2 # 書十二卷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專從題主的意思來解釋這句話的含義,比較有意思。

    縱然林深霧起,若你有勇氣穿霧而來,我自然與你相見。

    發這句話,有你前任在分手之後有“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後悔,想起了你們一起經歷的一切,曾經也定是牽手相伴,渡過了一段追求幸福的旅程,這旅程中有溪流淙淙、桃紅柳綠的浪漫,有碧海藍天、孤帆相擁的溫馨,當然更多的是面對“林深霧重、海湧浪翻”的艱難。

    倘若可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也不失為一種驚喜,如果題主仍是孤身,完全可以接受這種“幡然醒悟”後的表白,畢竟,能找到一個真正懂你的人,真的很難。

    因為涉及感情,而感情是最複雜的,很難解釋周全。純屬望文生義,神棍之語,姑且聽之,不妥之處,見諒。

  • 3 # 文藝先行者

    這句話當真是道盡了愛情的箇中滋味。

    我記得這句話原話是: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其中林深時見鹿出自李白的一首詩,全詩如下: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李白這首詩其實也表達了一種尋人不見的悵然情懷,其中林深時霧起,鹿又踏霧而來,然而你又怎知鹿不會見人而驚,復又消失於霧濃之處?

    海藍時見鯨,其實和霧深時見鹿有異曲同工之妙,海藍時浪湧,鯨隨浪而湧,鯨踏浪而上,可最終卻擱淺於淺灘。

    這句網路詩完整如下:

    人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可實際: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

    但終究:鹿踏霧而來,鯨隨浪而湧。你沒回頭又怎知我不在。

    可我看來:鹿見人而驚, 消失於林深,鯨踏浪而上, 擱淺於淺灘,亦如我見你,如碌如驚。

    終究:林深時霧起,不知歸處; 海藍時浪湧,望而卻步; 夢醒時夜續,驚慌失措。 鹿不在側,鯨不予遊,不見你。鹿懼人前,潮退鯨落,霧氣藏你心,不見我。

    風吹深林霧,海映晴空藍,你喚我夢醒,便可見鹿見鯨,亦見你。

    這短短的幾段話,卻道盡了愛情的那種難以言說的心頭滋味,明明相愛,明明用情至深,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愛而不得,不得不遺憾嘆息,不得不哀怨自憐,這是多麼無奈又可悲可嘆的一件事情啊。

    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便往往如此,不是每一對相愛的戀人都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不然的話,“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詩句就不會那樣令人感觸了,正是因為愛情的不確定性太多,所以才顯得更加難能可貴,更加令人珍惜。

    能說出這句話,說明對你的感情依然真摯,如果你也還沒放下,希望你們不要再留遺憾。

    最後,願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願天下所有的愛情都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

  • 4 # 暮浴晨曦的姑娘

    “ 林深時見鹿 ”原句出自李白的一首五律《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後來又被後人添了兩句:“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翻譯一下是這個意思:能看見鹿時,說明已經走到山林幽處,能看見鯨時,已經是大海深處,夢醒時看見你,表達對你用情至深。

    嗯,不管詩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很明顯這句話適合於一對剛剛分手的情侶之間,表示有一方有想複合的意思。比如:如果說這句話是男生髮給女生的,說明那個時刻,他在想你。只發前兩句,說明這個前任是一個內斂含蓄的人,其實他想說的只是最後一句:夢醒時見你。就像是“ 他回頭時你不在,你回頭時他不在 ”,兩個人都曾經努力想去挽回過,因為山林太深,因為海底太黑,你們就在茫茫人海中錯過,在熙熙攘攘的紅塵中盲了雙眼,忘了初心。而時過境遷,生活一直向前,如果連想念的話都已經不能宣之於口,只能用這樣婉轉的方式去表達的話,其實說明你們都已經回不了頭了。所以就讓彼此都成為心頭那顆硃砂痣,成為陰雨綿綿時天邊的白月光吧。

  • 5 # 吃喝玩樂佔便宜

    “樹深時見鹿”源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原詩為: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意思是:

    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

    桃花帶著幾點露珠。

    樹林深處,時常見到鹿出沒。

    正午時的溪邊卻聽不見道觀的鐘聲。

    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雲氣,

    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

    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鬆犯愁。

    由此可見“林深時見鹿”應讀作“林深/時見/鹿”,時解釋為時常,不時,表明道士隱居的地方遠離俗世,與後文的“無人知所去”相呼應。這是道家隱士的追求,超脫世俗返歸自然。

    後來網路上出現了“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斷句為“林深時/見你”這樣的結構,寫出一種與相思之人、念想之人的朦朧幽遠的情絲,是一種盼望與思念之人相見相守的感覺。不能說對錯,無非是借用古人的詞句調入新的滋味,也間接說明古典詩詞的魅力。個人淺見,諸君斧正!

  • 6 # 膩爹地70408792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可實際,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

    但最終,鹿踏霧而來,鯨隨浪湧起,餘生終遇你。

    可結局,霧散鹿遇虎,浪退鯨擱淺,遇你終有罪。

  • 7 # 王者的野望

    這句話如果是你的前任發的,那她應該是有複合的意思,建議你可以爭取一下。

    這句話是現在網上的一句流行語,“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它後面還有一句:“夢醒時見你。”

    因此,你的前任發這句話給你,可能是想暗示你,她希望“夢醒時見你”。這是心裡還有你才會這樣的,否則的話,她早早就拉黑你了,怎麼可能還和你聯絡,還發這麼有暗示意味的話語?

    因此,如果你對於前任也還未曾放下,心裡也還有她,建議你還是爭取一下,複合的機會很大。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是什麼意思?

    其實這真的算得上是一句大白話了,“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用三句類似排比的話,唯一的目的就是說出“見你”這兩個字。xx時見x,前面兩句未必有啥特殊意義,目的只是為了突出最後一句,確切來說是為了突出“你”這個字。

    個人認為這句話的改編完全破壞了李白原詩的意境

    “林深時見鹿”這句話改自李白的“樹深時見鹿”,李白的原詩是: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可見,李白的原詩斷句是這樣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這裡的“時”是“時常”的意思,不是“時候”的意思。“樹深”對“溪午”,“時見鹿”對“不聞鍾”,對仗非常工整。這兩句詩的賞析為:

    詩人在林間小道上行走,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這兩句極寫山中之幽靜,暗示道士已經外出。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既然時見鹿,可見其幽靜。正午時分,鐘聲杳然,唯有溪聲清晰可聞,這就更顯出周圍的寧靜。環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與首聯所寫的桃源景象正好相銜接。這兩句景語又含蓄的敘事:以“時見鹿”反襯“不見人”;以“不聞鍾”暗示道院無人。突出主題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以我個人的理解,“樹深”這兩個字含有一種鏡頭感、空間感:遠近不同的樹木,錯落有致,光影交雜,深淺不一。李白用兩個字便描述出了一種別樣的美感。而網路流行句為了與後面兩句的“海”和“夢”對應上,把“樹”改成了“林”,卻完全失去這種感覺了,“林深”就僅僅是指樹林深處,完全沒有了這種鏡頭感和空間感。

    而且改動後的斷句變成了:林深時/見鹿,這裡的“時”就變成了“時候”的意思了,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句大白話,失去了文學味道。

    當然,網路流行語的本來用意也並非是為了文學,而只是為了突出“想見你”的情緒而已,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 8 # 一綠浮芳

    這不是詩,是網路流行語,唯美而傷感,因此很受文藝青年們的喜歡。

    完整的表達是:“你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實際上,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

    1 出處:

    拼湊而來的,只能說找到相似或相關的表達。

    “林深時見鹿”,出自李白的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這兩句什麼意思呢?林深幽靜,野鹿時隱時現。正午寂靜,不聞鐘聲。 渲染道士隱逸的山裡環境,遠離世俗,清幽靜謐。

    李白這兩句押韻工整,上句為見,下句為聽,林深幽靜,又是道士隱居之地,鐘聲敲響是正常的,打破這靜幽的感覺,禪味十足,遠離世俗,頓時心平氣靜,然而不聞鐘聲,正因道士不在,為最後兩句鋪墊,很是巧妙。

    而“海藍時見鯨”,從林到海,跨越得脫離現實了,上下句重複用語,也不合平仄,只能是拼湊而來,但由山到水,意境算有的。

    “海藍時見鯨”,原話沒有,但古詩詞中有“碧海鯨魚”的意象。

    比如,杜甫有詩《戲為六絕句》之四,

    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這兩句是杜甫寫文的主張,能寫出“翡翠蘭苕”類溫婉秀美的,但缺少“鯨魚碧海”式有力度壯闊的大手筆。

    “鯨魚碧海”,形容杜甫的詩歌審美,大氣磅礴波瀾壯闊的詩境。

    香港作家黃碧雲也有一句:“我愛你,如鯨向海,鳥投林,不可避免,退無可退。”

    把李杜的詩句擷取來形容愛情了 ,黃碧雲的這句,有愛情裡義無反顧,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勢。但這兩句要溫婉得多。

    這是情感最脆弱的時候,一人獨眠,夢中不自知,然夢醒後的清醒卻傷人,恰好此時,夢中想見的人正也看著自己,深情款款,眉目含情,正是戀愛中的驚喜與溫情。

    2 為何很多人喜歡?

    文藝小清新,略帶點憂鬱,仔細分析這三句,還是很有意思的。

    林至深,鹿才隱見,海至藍,鯨才騰躍,這是很少見到的奇景,正如夢醒時見你,也是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愛情不易尋,更不易擁有。

    夢醒時分,是一個人的孤獨,清醒的孤獨!渴望知己,更是夜深人靜深味這塵世的悲涼與無奈!

    前三句,感性地表達戀愛的小確幸。其實後幾句更有意味,調侃人生的苦澀。

    林幽海碧,卻是霧起浪湧的瘋狂,夢裡醒來,依舊是瀰漫的黑夜,沒有鹿與鯨,更沒有期待的你。本預想的甜蜜,夢醒時分,卻是冰冷的黑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來。”這才是現實,這可能已不僅僅是愛情了。想象的太美好,現實總一如既往的冷酷。

    前半截很甜,後半截實苦,甜與苦的對比,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承諾令人痴迷,總在現實中破滅,唯失落與孤獨依舊。這樣的情懷,很是符合時下自許為文藝青年在失戀與受挫間無病呻吟,嘲風弄月的心理。

    唯美清新的畫風,淡淡憂傷的文字,再加上似乎被拋棄的失戀體驗,或者是一時失意的人生,自然能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想到另一首失戀的詩,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相較而已,這首詩,意境也是唯美的,然而文字的解讀卻是多樣性的,含蓄細膩微秒,意味深長。

    或許有時對一首詩的青睞,只是因為某一時刻,它恰好擊中你內心的脆弱點,文字的力量,讓你感受到某種共鳴,而詩寫的如何,已經不重要了。或許這就是這首詩被許多人喜歡的原因。

  • 9 # 依然讀書

    先說下看法: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意思是:在森林深處才能看到鹿,在大海深處才能看到鯨魚。說明已經陷入比較深了,下一句是“夢醒時見你”,希望醒來的時候能看到你。用情至深,希望你能明白,如果可以不要辜負了別人的一番情義。

    “林深時見鹿”

    出自李白的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全詩如下: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鬆。

    全詩的描寫了風景優美,初春時節,早晨桃花的露水還沒有落下,林深處可以看到鹿兒,一片美麗祥和的景象。訪故人不在,非常惆悵,雖然風景很美,也沒有心情去欣賞,悵惘然。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為後人寫的詩句,全篇如下: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然林深時起霧不知歸處,海藍時浪湧,忘而卻止步。夢醒時夜起,驚慌失措。鹿不在側,鯨不予遊,亦不見你。等風吹過深林霧,海映晴藍空,你喚我夢醒,便可見鹿,見鯨,亦見你。

    大意如下:希望在樹林深處能看到鹿,在大海深處能看到鯨魚,早上醒來能看到你。忽然樹林深處大霧迷漫不知身在何處,大海深處大浪翻滾,然而卻忘了止步還是一直走下。半夜時分,忽然驚醒,發現只是在做一場夢,不見鹿,不見鯨魚,更沒有看到你。等大霧散去,大海平復,你要是能喚醒我,便可見鹿,鯨魚和你了。

    通篇描寫了,一個人用情至深,已經深入骨髓,無法自拔,你不在身邊就會做噩夢。在身邊,什麼都會有了。此生有你就足夠!

    愛一個人,就要全身心投入,更要明白愛和喜歡的區別。愛是一種無私的付出,喜歡只是擁有。

    如果愛一個人,就不要讓她難過。愛更多的意味著責任,人生苦短,能遇到一個能和你白首終老的另一半,此生就無憾了,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希望全世界都沒有痛苦。年輕真好,至少還有夢想。

    一定要好好對待她,每一個女人都是一個天使,為了愛折斷翅膀,從此再也飛不起來,你就是她的港灣,她的一切,祝你們能夠幸福,祝有情人終成眷屬。

  • 10 # 六叔有毒

    可能稍有文學素養的人都能意識到後面這句續接得如何拙劣,但少有人提及作者還修改了李白原句,由“樹深時見鹿”改成了“林深時見鹿”。殊不知一字之差,咫尺天涯。

    可以推想,作者讀到李白這句詩的時候,一定被“樹”字迷惑住了。“樹深”是什麼鬼?啄木鳥嗎?於是就按照自己理解改成了我們今天常用的“林深”,就此傳播下去,竟無人發覺其中內涵的變化。可見網路的碎片化閱讀已經大大磨損我們文字細讀的意識和能力。

    就像高中物理老師講滑塊運動時說的,要在腦海裡像放電影似的想象物體的運動,做題才能成竹於胸。要想深入理解詩歌文字,就必須要把自己代入到詩人的情景下,感其所感,見其所見,才能找到解讀詩歌的密碼。

    迴歸到文字中,“樹深”與“林深”所處的視角完全不同。後者只是一個泛泛的概括,是處於上帝視角下客觀的描述;而前者是作者視角。如同於密林中行走,身旁的一棵棵樹木在眼前閃掠而過,漸而連成一片,每一棵樹都像是另一棵樹,似是而非,不覺已至深處。在這種似真似幻的場景下,又不時有鹿躍入眼底,使意境更添空靈。“樹深時見鹿”僅僅五個字,卻配合得天衣無縫,竟一字不能改。如果換成“林深”,就顯得呆板而空洞無物。天才與庸人之間的差距,就在這一字之間。

    不是說不能化用前人的詩句,只是化用的基礎在於理解。唐人盧延讓有句“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不過是三流之作。而辛棄疾稍加改動,就成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可謂點石成金。但如果沒有辛棄疾的功夫,還是對他人作品心懷敬畏,反覆細讀為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吸菸久的人不能突然戒菸,只能少吸,不能戒,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