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FLYING我心飛翔

    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經歷了1955年至1965年首次軍銜制、1988年後恢復軍銜制,兩個歷史時期。

    第一歷史時期

    四、中將是行政六級,享受部長待遇,自中將以上都是高階將領,可配備警衛、祕書和保健醫生、廚師、勤務員

    五、少將行政七級,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有一些軍隊轉業的高階幹部,正軍職絕大多數落實了副省級(公安現役部隊幹部除外,因為公安現役部隊的轉業幹部安置,國家規定實行單列),再結合國家軍轉幹部安置的行文軍轉安置《暫行辦法》來看,國家規定師團職幹部落實副廳、副處實職,正廳、正處非領導職務,所以軍職國家是看作省部級幹部來看的。

    但是因為體系不同,不能以此來推斷。

    第二歷史時期,上將是將官中的最高等級,也是軍官最高級別。

    上將的相關要求規定:

    上將為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中最高軍銜。軍銜條例規定,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一律授予上將軍銜。

    上將還是正戰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包括國防部長、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及政委、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及政委、五大戰區司令員及政委、五大軍種司令員及政委、武警部隊司令員及政委。

  • 2 # 伊田守護者

    上將是將官中的最高等級,也是軍官最高級別。

    第八屆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經重新修改的軍官軍銜條例。修改後的我軍軍官軍銜分三等十級。三等即尉官:少尉、中尉和上尉;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將官:少將、中將和上將。上將是將官中的最高等級,也是軍官最高級別。

    上將是許多國家將級軍官中高級別的軍銜等級,最早的俄軍上將軍銜由彼得一世設立。根據1716年陸軍條令規定,俄軍上將擔任總司令官,級別相當於元帥,有權領導將軍“軍事會議”。

    上將的相關要求規定:

    上將為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中最高軍銜。軍銜條例規定,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一律授予上將軍銜。

    上將還是正戰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包括國防部長、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部長及政委、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及政委、五大戰區司令員及政委、五大軍種司令員及政委、武 警部隊司令員及政委。

    陸軍上將為陸軍正戰區職軍官的主要軍銜,也是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中陸軍最高軍銜,一般授予陸軍司令員及政委,也可以授予其他擔任正戰區職及以上級別職務的陸軍將領。

  • 3 # 劉小新lyx

    許其亮: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空軍上將。

    張又俠: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上將。

    魏鳳和: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國防部部長,上將。

    苗華: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解放軍選舉委員會委員,海軍上將。

    張升民: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黨委書記,上將。

    鄭 和: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校長(正戰區級),上將

    安兆慶: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中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委員,上將

    中央政治局委員為國家級副職,其他國家級副職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書記、國家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全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家級副職政治待遇。

    所有上將均為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委員一般是省部級及以上的領導人。

    綜上可以知道在軍隊中上將是目前我軍的最高軍銜。在行政級別上上將為省部級以上最高副國級。

  • 4 # 鞠先生25

    第八屆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經重新修改的軍官軍銜條例。修改後的我軍軍官軍銜分三等十級。三等即尉官:少尉、中尉和上尉;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和大校;將官:少將、中將和上將。上將是將官中的最高等級,也是軍官最高級別。此前的軍銜條例,上將分一級上將和二級上將。但是一級上將的軍銜,並未授予給任何一位軍中將領。我軍在一九五五年實行軍銜制時,將官共分為四等,即少將、中將、上將和大將。大將為將官中的最高軍銜。另外在大將之上,還設立有元帥軍銜。共和國當時有十名將領被授予元帥銜,十名將領被授予大將銜。上將一般只授予相當於大軍區正職或以上的軍官,如中央軍委的副主席和委員、國防軍事院校的正職和中央各總部的正副職等。被授予上將銜的軍官,可分為陸軍上將、空軍上將和海軍上將,以及後來又設立的武警上將。空軍上將一般只授予空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海軍司令員一般只授予海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武警上將一般只授予武警部隊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陸海空三軍和武警部隊的司令員和政委與各大軍區的司令員和政委的級別相當。最近幾年,我軍的軍隊結構又有重大改變,如各大軍區改編為各大戰區。但是名稱雖改,轄區雖有變動,但職級和軍銜的授予卻仍依大軍區舊制。各大戰區的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一本都被授予上將軍銜。

  • 5 # 嘿蠻蠻吖

    糾正一下,上將不是級別,也不是職務。是軍銜等級,軍銜是國家授予軍人的榮譽,是終身擁有的,除非是因為犯罪由國家依法剝奪。軍人退役後,軍人的職務不存在了,但其退役時被授予的最高軍銜是終身存在的,這是軍人一生的榮譽。

    按照現行《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上將是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的最高軍銜,是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唯一職務編制軍銜,這也就是說,被任命為這兩個職務後,如果還是中將的軍官,立即晉升上將。

    上將還是正戰區職(軍改前的正大軍區職)軍官的主要編制軍銜,正戰區職職務編制軍銜為上將、中將。正戰區職晉升上將基本條件為被任命為正戰區職滿二年、同時中將滿四年。這只是基本條件,將官有名額數量控制,為選升,不像校尉官那樣達到年限就可晉升。現役上將一般最多35名以內,軍改後名額還要少。軍委領導鐵定佔去幾個固定名額,達到條件的正戰區職軍官就要按照任職時間排隊,這也就是有時晉升上將只有二三人,有時就可以晉升七八人的原因。

  • 6 # 三十而立闖江湖

    上將是目前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銜。上將軍銜與其職務相匹配。只有正戰區以上主官才可授予上將軍銜,部分中央軍委直屬副戰區級單位主官經中央軍委批准可授予上將。

    可授予上將的職位有:

    軍委副主席

    軍委委員

    國防部長

    聯合總參謀部參謀長

    政治工作部主任

    中央軍委紀委

    後勤保障部和裝備發展部為副戰區級單位,現任上將軍銜為高配

    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武警六大軍種的司令員及政委

    軍事科學院院長

    國防大學校長

    四大戰區司令員及政委

    上將只是軍隊編制中的最高軍銜,但不同的上將卻有不同的級別。

    這其中兩位戎裝軍委副主席和戎裝國務委員,三人明確為副國級領導人。

    除三位明確為國家領導人的軍隊上將外,其他上將與政府級別並沒有掛鉤。但是我們可以參考地方省委常委班子中的正軍級少將。那麼比正軍級高兩個級別的上將一定是高於正省部級官員,但是低於副國級國家領導人。

  • 7 # 養豬的猩猩

    從建國之後,中國的軍銜制度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時期:1955年我軍正式成立授銜制度,這次軍銜等級設定是在中國傳統軍銜等級體系的基礎上,參照了蘇聯的軍銜制而設定的。軍官軍銜設4等14級,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65年取消了軍銜制度。直到1980年當時的軍委主席鄧小平提出要恢復軍銜制度,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到1988的七屆全中國人大才通過了新的軍銜條例,同時立法。此次軍銜制度取消了元帥,大將,大尉軍銜,軍官軍銜設3等11級,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海軍、空軍軍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專業技術軍官,在軍銜前冠以“專業技術”。 士兵軍銜按等級分為兩等九級:士兵:列兵、上等兵;士官: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 8 # 紅楓文史娛

    按照中國現行的《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上將是解放軍最高軍銜。

    目前,我軍軍官軍銜共分三等十三階,分別是: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那麼上將對應軍隊中哪些職務的軍官呢?

    首先,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肯定是上將,也就是說,即使此前不是上將,但到了這兩個職務,必須要授予上將軍銜。

    比如前國防部長常萬全,2007年年初調任總裝備部部長,當時是中將軍銜,但2007年11月份被任命為軍委委員,任命沒幾天就被授予上將軍銜,類似的例子還有現軍委紀委書記張升民。

    其次,正大軍區級單位的一把手或雙主官都可以授予上將軍銜。

    這話這麼說可能有人不太理解,通俗點講,下列單位都屬於正大軍區級:

    1、軍委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聯勤保障部、裝備發展部、軍委紀委等五個大部;2、五大戰區(中部、東部、西部、南部、北部);3、陸軍、空軍、海軍、火箭軍、武警;4、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

    這些單位的部長、校長、院長、司令員、政委等人都可以是上將。

    上述單位中,軍委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目前有副職也是正大軍區職,這屬於軍改過渡期間的特殊情況。

    此外,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國防部歸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雙重領導,屬於國務院編制序列,這個部門的部長因為同時是軍委委員,所以必定是上將軍銜。

    但是,上述部門和單位的主要領導並不一定必須是上將,還可以是中將,這是因為我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了正大軍區職的職務軍銜編制就是上將或中將。

    所以,大家應該明白了,通俗點說,在中國,能授上將軍銜的最低職務是戰區司令員、政委,對應地方行政級別最低都是省委書記以上。

  • 9 # 司馬砸光

    抗戰勝利後,張學良因“退役”而讓出的一級上將名額,由時任國防部長的二級上將白崇禧頂了缺。

    而1946年9月,馮玉祥被蔣強令退役,他留下的一級上將名額,則於幾個月後授予了時任參謀總長的二級上將陳誠。

    陳誠的陸軍一級上將,是蔣記黃埔系中繼何應欽之後第二位晉升的。他和何應欽一起,也是大陸期間黃埔系唯二的一級上將。

    至於蔣本人,則早於1935年就給自己授予了特級上將軍銜,且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薛嶽,餘漢謀,張發奎

    就國民黨軍隊來說,上將已經是其“六等十八級”系統的最高等級。但是,國民黨軍隊的上將銜,又分了四級,依次為:特級、一級、二級和準級(中將加上將)。

    一級上將者,基本為各大實力派系的軍頭代表

    1935年國民政府授予的一級上將,計有中央軍代表何應欽、晉綏軍代表閻錫山、西北軍代表馮玉祥、桂軍代表李宗仁、東北軍代表張學良、粵軍代表陳濟棠、湘軍代表唐生智、滇軍代表朱培德、閩系海軍代表陳紹寬等9人。

    除了以上9人,以及再拋開去世後追贈的一級上將,蔣軍在大陸期間通過正常途徑晉升一級上將者,還有白崇禧、陳誠,以及1939年授銜的程潛,總計12人而已。

    由此可見,凡一級上將者,要麼是重要的地方派系軍頭,要麼是中央軍的代表(何應欽、陳誠),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軍政部長等實權要職人選基本不會出在以上範疇之外。

    第五戰區高階將領

    1945年上半年,軍委會根據戰事需要,重新調整了全國各大戰區的劃分:

    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軍銜為中將加上將;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老牌的一級上將;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正牌的陸軍二級上將;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1936年授予中將加上將銜,1946年晉升為二級上將;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劉峙,老牌的二級上將;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陸軍二級上將;

    第七戰區,餘漢謀,中將加上將;第八戰區,朱紹良,陸軍二級上將;

    第九戰區,薛嶽,陸軍二級上將;第十戰區,李品仙,二級上將;

    後來組建的第11、12戰區,司令長官分別為孫連仲,傅作義,皆為二級上將。

    也就是說,抗戰末期的12大戰區,除了個別長官為中將加上將外,大部分為陸軍二級上將。

    到內戰時期,出任“剿總”總司令及綏靖公署主任者,大部分軍銜都為二級上將及以上。

    杜聿明、宋希濂等黃埔之秀,都因資歷有限且軍銜僅為中將而無法就任正職。

    陳誠,張發奎等

    獲授此銜者,基本都是資歷足夠,但因二級上將名額有限而無法真正晉升,為便於指揮手下的一眾中將,故給了個安慰性的尷尬軍銜。

    薛嶽指揮前三次長沙會戰時,正式軍銜都是中將加上將,否則很難名正言順地指揮中將一級的軍長、集團總司令等。

    有人說,國民黨軍的中將加上將銜,僅在抗日戰爭這個特殊的時期存在,其實是不太成立的。

    比如黃埔系的羅卓英、湯恩伯等,都是在1946年晉升為中將加上將銜的,與胡宗南一樣,他們遞升為陸軍二級上將,都是去到寶島之後的事情了。

    總體說來,大陸期間的國民黨軍中,一級上將者都是地方實力派或中央軍的代表軍頭,二級上將及中將加上將者皆為高於省主席級別的實力存在,總人數一般不高於60人。

  • 10 # 潤友

    就我軍而言,由於1955年實行了首次軍銜制,並於1965年取消;1988年恢復實行軍銜制。所以,前後兩次的上將軍銜所對應的軍官職級是有所不同的。

    1955年實行的軍銜制共設四等十四級:

    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沒有授予過軍隊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授予中央軍委副主席職務的軍隊領導人,共10人:朱德(69歲)、彭德懷(57歲)、林彪(49歲)、劉伯承(63歲)、賀龍(59歲)、陳毅(54歲)、羅榮桓(53歲)、徐向前(54歲)、聶榮臻(56歲);

    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1988年恢復新軍銜制設定三等十一級:

    將官: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1994年,新軍銜製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最高軍銜為上將。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1955年實行的軍銜制時,上將軍銜所對應的軍官的職務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總後勤部長、軍兵種司令員、政委、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後勤部副部長,瀋陽、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昆明軍區司令員、政委;軍兵種副職,軍事、政治學院副職,兵團司令員、政委;新疆、西藏、成都、武漢、蘭州、福建軍區司令員、政委,其他軍區、兵團副職,軍兵種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軍區海、空軍正職。

    而1988年恢復實行新的軍銜制後,上將軍銜所對應的軍官的職務是: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大軍區司令員、政委。

    從以上可以看出,1988年實行的新軍銜制,上將軍銜所對應的軍官職務要比1955年少的多。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曾經擔任過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劉華清同志,又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屬於正國級領導人。這也是上將軍銜中所對應的最高級別職務的領導人。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授予上將軍銜的軍官,通常在與地方領導人的職務比對時儘管有差別,但在政治、生活、醫療待遇方面,都是與地方的副國級領導人享受一樣的待遇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2020年讓你最無法接受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