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脫敏法是一種最常用的行為治療方法,它應用“抗條件作用”原理以解除病人的與焦慮有聯絡的神經症等行為問題。系統脫敏法的基本原則是互動抑制,即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病人作出抑制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就會削弱、最終切斷刺激物同焦慮反應間的聯絡。
系統脫敏法的產生是與沃爾帕(1958)的工作分不開的。雖然在他的關於貓的實驗研究中讓貓暴露於它所害怕的真實生活情境,但臨床中經常採用的系統脫敏法卻是讓病人邊想象令他害怕的事物邊放鬆全身。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臨床工作限於條件不可能陪同每位病人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去脫敏。其二,病人所害怕的某些情境或事物不可能被展示出來,如害怕親人會死去。一般將想象(恐懼的事物)與(抑制焦慮的)放鬆反應的結合,看作是經典的系統脫敏法。這種經典的脫敏法的主要缺點是治療者難以對病人的想象活動實施有效的控制。因此,人們又在此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產生了一些變式。系統脫敏法的變式主要有:
(1)快速脫敏法,或稱真實生活脫敏法此法的主要特點是用造成恐懼反應的實際刺激物代替
對它的想象;治療者陪伴著病人透過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懼的情景,直到抵達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緊張為止。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廣場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例如,對於一個害怕擁擠和同生人接觸的恐怖症病人,可以讓他在治療者的陪同下於清晨外面人少時乘車到鬧市區去。到達後先讓病人在車內坐幾分鐘,如果不感焦慮,可鼓勵他下車到商店門口走走……直到病人敢於進人擁擠的商店購物而無焦慮反應止。
(2)接觸脫敏法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特殊物體恐怖症,例如對蛇和蜘蛛的恐怖症。接觸脫敏法也採用按焦慮層次進行的真實生活暴露方法,與其它脫敏方法的不同之處是增加了兩項技術—示範和接觸。讓病人首先觀看治療者或其他人處理引起病人恐懼的情境或東西,而後讓病人一步一步地照著做。如果病人害怕的是一種東西,如蛇,那就讓病人觀看過治療者觸控、拿起和放下蛇的示範後,先從事一些與接近、觸控蛇有關的一些活動,而後逐漸接近蛇、觸控它,直到敢於拿起它而無緊張感為止。
(3)自動化脫敏法根據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談的結果,治療者將所識別出的病人的焦慮情境(如喧鬧嘈雜的聲音、擁擠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錄音、錄影,而後利用這些製備好了的錄音、錄影對病人進行治療。這種方法的突出優點是,①病人可以在家裡獨立使用,而不必花費治療者太多的時間;②病人可以依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脫敏的速度和進度,這有助於減少脫敏治療中的一些不良反應;③錄言和錄影中可加入治療者的指導和有關的治癒範例,從而也可起到指導與示範作用。
自動化脫敏法可用於對即將接受接觸脫敏、快速脫敏和衝擊治療的病人的準備中,也可以作為其它脫敏法的一個補充,在其它脫敏治療的間歇期作為一種家庭作業而採用。此外,對於非恐怖症患者,例如對即將到來的臨床檢查和治療而感到有些緊張不安的病人,自動化脫敏法也可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4)情緒性意象法這個方法由拉扎拉斯(1962)等最先提出。這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透過形象化的描述,誘發病人興奮、驕傲和歡樂等積極的情緒情感活動。這些積極的情緒情感活動顯然與由恐懼刺激物所引起的焦慮反應互不相容,從而就可以逐漸抑制和消除恐懼的心理。據報道,情緒性意象法最適用於兒童病人。
系統脫敏法是一種最常用的行為治療方法,它應用“抗條件作用”原理以解除病人的與焦慮有聯絡的神經症等行為問題。系統脫敏法的基本原則是互動抑制,即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病人作出抑制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就會削弱、最終切斷刺激物同焦慮反應間的聯絡。
系統脫敏法的產生是與沃爾帕(1958)的工作分不開的。雖然在他的關於貓的實驗研究中讓貓暴露於它所害怕的真實生活情境,但臨床中經常採用的系統脫敏法卻是讓病人邊想象令他害怕的事物邊放鬆全身。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臨床工作限於條件不可能陪同每位病人到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去脫敏。其二,病人所害怕的某些情境或事物不可能被展示出來,如害怕親人會死去。一般將想象(恐懼的事物)與(抑制焦慮的)放鬆反應的結合,看作是經典的系統脫敏法。這種經典的脫敏法的主要缺點是治療者難以對病人的想象活動實施有效的控制。因此,人們又在此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進,產生了一些變式。系統脫敏法的變式主要有:
(1)快速脫敏法,或稱真實生活脫敏法此法的主要特點是用造成恐懼反應的實際刺激物代替
對它的想象;治療者陪伴著病人透過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懼的情景,直到抵達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緊張為止。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廣場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例如,對於一個害怕擁擠和同生人接觸的恐怖症病人,可以讓他在治療者的陪同下於清晨外面人少時乘車到鬧市區去。到達後先讓病人在車內坐幾分鐘,如果不感焦慮,可鼓勵他下車到商店門口走走……直到病人敢於進人擁擠的商店購物而無焦慮反應止。
(2)接觸脫敏法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特殊物體恐怖症,例如對蛇和蜘蛛的恐怖症。接觸脫敏法也採用按焦慮層次進行的真實生活暴露方法,與其它脫敏方法的不同之處是增加了兩項技術—示範和接觸。讓病人首先觀看治療者或其他人處理引起病人恐懼的情境或東西,而後讓病人一步一步地照著做。如果病人害怕的是一種東西,如蛇,那就讓病人觀看過治療者觸控、拿起和放下蛇的示範後,先從事一些與接近、觸控蛇有關的一些活動,而後逐漸接近蛇、觸控它,直到敢於拿起它而無緊張感為止。
(3)自動化脫敏法根據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談的結果,治療者將所識別出的病人的焦慮情境(如喧鬧嘈雜的聲音、擁擠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錄音、錄影,而後利用這些製備好了的錄音、錄影對病人進行治療。這種方法的突出優點是,①病人可以在家裡獨立使用,而不必花費治療者太多的時間;②病人可以依自己的情況自己決定脫敏的速度和進度,這有助於減少脫敏治療中的一些不良反應;③錄言和錄影中可加入治療者的指導和有關的治癒範例,從而也可起到指導與示範作用。
自動化脫敏法可用於對即將接受接觸脫敏、快速脫敏和衝擊治療的病人的準備中,也可以作為其它脫敏法的一個補充,在其它脫敏治療的間歇期作為一種家庭作業而採用。此外,對於非恐怖症患者,例如對即將到來的臨床檢查和治療而感到有些緊張不安的病人,自動化脫敏法也可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4)情緒性意象法這個方法由拉扎拉斯(1962)等最先提出。這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透過形象化的描述,誘發病人興奮、驕傲和歡樂等積極的情緒情感活動。這些積極的情緒情感活動顯然與由恐懼刺激物所引起的焦慮反應互不相容,從而就可以逐漸抑制和消除恐懼的心理。據報道,情緒性意象法最適用於兒童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