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的娛樂文化產業佔據了華人世界的領頭羊角色,音樂、綜藝、戲劇很多領域都有臺灣專業人員的參與。早期和現在的很多節目中,依然有很多臺灣的製片人。但這個趨勢在近些年來有逐漸逆轉的趨勢,我們在脫口秀方面和臺灣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綜藝和電視劇、電影的進步確實非常之大。一方面是有雄厚的資本和市場,另一方面也是學習了世界其他地區更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前年的金馬獎就在臺灣引發了不小的爭論,沒想到得獎的居然都是陸制的影劇,甚至一度被他們稱為是“侵門踏戶、安全危機”。
我算是一個臺灣政論節目、娛樂節目的關注者,從2015年開始比較長期的關注島內的媒體生態。我影響比較深的是甄嬛傳、琅琊版、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在臺灣引起了轟動,大陸的戲劇和綜藝開始席捲島內。同時,這也引發了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的操作,比如“中天衛視直播我是歌手決賽”、“臺灣歌手為什麼得不了我是歌手冠軍”、“陸劇是軟性的爭奪人心”、“為什麼他們的劇可以在臺灣放,我們的節目不能在大陸落地”……。諸如此類的爭論太多了,最近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又再一次引發了島內的陸劇熱潮,據說愛奇藝的臺灣平臺上,有300萬人觀看。如果拿2300萬的人口基數來算的話,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了(超過10%)。要知道,臺灣本土的節目現在能超過1%的收視率就算是爆紅了。
我認為,這個趨勢只是一個開始,在文娛市場上,我們的口是越開越大,題材越來越多。島內的口是越收越緊,越來越強調本土化,型別也越來越單一,勢必導致使用者會從大陸找到更多的滿足。這種狀況也是好的,文化的力量是拉近兩岸人心的重要橋樑,而更多高品質的歷史劇的發行,也會增強這一代島內青年對歷史的理解和關注。這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和推進是有好處的。
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的娛樂文化產業佔據了華人世界的領頭羊角色,音樂、綜藝、戲劇很多領域都有臺灣專業人員的參與。早期和現在的很多節目中,依然有很多臺灣的製片人。但這個趨勢在近些年來有逐漸逆轉的趨勢,我們在脫口秀方面和臺灣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綜藝和電視劇、電影的進步確實非常之大。一方面是有雄厚的資本和市場,另一方面也是學習了世界其他地區更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前年的金馬獎就在臺灣引發了不小的爭論,沒想到得獎的居然都是陸制的影劇,甚至一度被他們稱為是“侵門踏戶、安全危機”。
我算是一個臺灣政論節目、娛樂節目的關注者,從2015年開始比較長期的關注島內的媒體生態。我影響比較深的是甄嬛傳、琅琊版、我是歌手、中國好聲音在臺灣引起了轟動,大陸的戲劇和綜藝開始席捲島內。同時,這也引發了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的操作,比如“中天衛視直播我是歌手決賽”、“臺灣歌手為什麼得不了我是歌手冠軍”、“陸劇是軟性的爭奪人心”、“為什麼他們的劇可以在臺灣放,我們的節目不能在大陸落地”……。諸如此類的爭論太多了,最近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又再一次引發了島內的陸劇熱潮,據說愛奇藝的臺灣平臺上,有300萬人觀看。如果拿2300萬的人口基數來算的話,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了(超過10%)。要知道,臺灣本土的節目現在能超過1%的收視率就算是爆紅了。
我認為,這個趨勢只是一個開始,在文娛市場上,我們的口是越開越大,題材越來越多。島內的口是越收越緊,越來越強調本土化,型別也越來越單一,勢必導致使用者會從大陸找到更多的滿足。這種狀況也是好的,文化的力量是拉近兩岸人心的重要橋樑,而更多高品質的歷史劇的發行,也會增強這一代島內青年對歷史的理解和關注。這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和推進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