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太陽系各行星密度大小有什麼規律?
8
回覆列表
  • 1 # 仰望星空

    太陽系中的行星,是按開普勒第三定律圍繞太陽執行的。而太陽系中行星的排列規律,最早是1766年由德國的J.D.提丟斯首先提出經驗關係,1772年德國的J.E.波得公開發表所總 結的公式 :

    a(n)=0.4+0.3×2^(n-2)(天文單位)

    此式稱為提丟斯-波得定則,式中a(n)表示太陽系中,第n顆行星到太陽的距離(天文單位)。具體資料見下表:

    式中n行星是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但水星n=-∞為例外)。1781年發現的天王星正符合n=8的位置上,因而促使人們去尋找新的天體 ,1801年果然發現了小行星。但波得的公式的物理意義不明 , 而且1846年發現的海王星、1930 年發現的冥王星與該式的偏離很大。所以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是對這個定則持懷疑態度。

  • 2 # 宇宙物理學

    太陽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是我們光明的源泉,給人以無限的敬仰和想象。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其中包括八大行星。按照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若以地球的體積為1,則太陽及各個行星的體積之比為:

    太陽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30 :745 :65 :60 :1 :0.86 :0.15 :0.056

    太陽最大的孩子最小的,體積上要大2萬四千倍!直徑為28.8倍!

    而從質量上看,最大的行星比最小的行星要重5700倍。

    質量:(以地球為1) 太陽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330000 :318 :95 :14.53 :17.15 :1 :0.8 :0.11 :0.0553

    水果太陽系

    太陽系的行星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雞換場地養,怎樣養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