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感覺我很有發言權!
記得小時候城市裡還沒有這麼多的高樓大廈,我們基本上都是住平房大雜院,當然北京叫四合院吧應該,那時候的鄰里關係也非常的好,先不說過年的時候,就算是平時吃飯大家也大部分時間都是做好飯後,每家每戶都會搬著自己家的小桌子小凳子一起出來吃,並且誰家淹好鹹菜了,誰家做辣椒醬了,或者誰家做好飯了大家都會一起分享一下,想想那個時候人與人的感情,那真的能體會到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住的大雜院其實是一個院中院,最裡面的院子裡住的是一家無兒無女的老爺爺,他的眼睛在我印象中就不太好,到我長大了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雙目失明瞭,他的老伴我經常喊她吳奶奶,到現在吳奶奶到底叫什麼我也不知道,因為他的家庭情況非常的貧困,所以我們院子裡的大人也都很照顧他們,雖然那時候大家都不太富裕,但是基本上誰家如果做了餃子了,誰家做了好飯了都會給他們家送點。每次老兩口都要推半天,其實他們就是被大家照顧的不好意思罷了。
要說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在1999年的時候,那年對我們院子來說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基本上進入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接到了通知說年前年後我們這個院子就要搬遷了,在我們當地我們住的地方算是拆遷比較早的地方了,第二件事就是吳奶奶在過年以前去世了,就剩下了眼睛不好的爺爺一個人了,吳奶奶的後事也是大家幫忙給操辦的,也就是透過那件事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親人就是他們的一個侄女,吳奶奶走後他們侄女倒是來的多了一些了,到那年過年的時候我記得應該是初三的一個晚上,我們院子的幾個長輩跟爺爺一起吃了一頓飯,我因為歲數小也跟著過去蹭吃蹭喝,我只記得爺爺當時真的一直在哭,大家還都勸他說沒事就算你走了,我們也是你看著長大的都跟你的孩子一樣,你歲數大了眼睛又不好不能一直哭,第二天我才知道原來是爺爺也要搬走了,因為吳奶奶去世了,這裡又要拆遷了,他侄女暫時要把他接走了等過完年就讓爺爺去敬老院住,畢竟她照顧爺爺的時間也有限,到現在想起來那年過年的事情都忘不了,因為爺爺當時對我們小孩也特別好,就那樣的家庭條件,我記得還送給過我一掛小鞭炮呢,也許也是為了還大家的人情吧,從那以後我在也沒見過爺爺,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估計現在可能老人已經走了,如果還活著應該都100多歲了,一輩子不容易啊,所以那年的事我永遠忘不了!
這個問題我感覺我很有發言權!
記得小時候城市裡還沒有這麼多的高樓大廈,我們基本上都是住平房大雜院,當然北京叫四合院吧應該,那時候的鄰里關係也非常的好,先不說過年的時候,就算是平時吃飯大家也大部分時間都是做好飯後,每家每戶都會搬著自己家的小桌子小凳子一起出來吃,並且誰家淹好鹹菜了,誰家做辣椒醬了,或者誰家做好飯了大家都會一起分享一下,想想那個時候人與人的感情,那真的能體會到什麼叫遠親不如近鄰!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住的大雜院其實是一個院中院,最裡面的院子裡住的是一家無兒無女的老爺爺,他的眼睛在我印象中就不太好,到我長大了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雙目失明瞭,他的老伴我經常喊她吳奶奶,到現在吳奶奶到底叫什麼我也不知道,因為他的家庭情況非常的貧困,所以我們院子裡的大人也都很照顧他們,雖然那時候大家都不太富裕,但是基本上誰家如果做了餃子了,誰家做了好飯了都會給他們家送點。每次老兩口都要推半天,其實他們就是被大家照顧的不好意思罷了。
要說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在1999年的時候,那年對我們院子來說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基本上進入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接到了通知說年前年後我們這個院子就要搬遷了,在我們當地我們住的地方算是拆遷比較早的地方了,第二件事就是吳奶奶在過年以前去世了,就剩下了眼睛不好的爺爺一個人了,吳奶奶的後事也是大家幫忙給操辦的,也就是透過那件事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親人就是他們的一個侄女,吳奶奶走後他們侄女倒是來的多了一些了,到那年過年的時候我記得應該是初三的一個晚上,我們院子的幾個長輩跟爺爺一起吃了一頓飯,我因為歲數小也跟著過去蹭吃蹭喝,我只記得爺爺當時真的一直在哭,大家還都勸他說沒事就算你走了,我們也是你看著長大的都跟你的孩子一樣,你歲數大了眼睛又不好不能一直哭,第二天我才知道原來是爺爺也要搬走了,因為吳奶奶去世了,這裡又要拆遷了,他侄女暫時要把他接走了等過完年就讓爺爺去敬老院住,畢竟她照顧爺爺的時間也有限,到現在想起來那年過年的事情都忘不了,因為爺爺當時對我們小孩也特別好,就那樣的家庭條件,我記得還送給過我一掛小鞭炮呢,也許也是為了還大家的人情吧,從那以後我在也沒見過爺爺,轉眼這麼多年過去了,估計現在可能老人已經走了,如果還活著應該都100多歲了,一輩子不容易啊,所以那年的事我永遠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