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黑洞

    可能性為零,恐龍在6500萬年前滅絕,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在現在的墨西哥灣地區,在那裡地下留下了巨大的隕石坑。小行星的高速撞擊,導致大量的隕石碎片上升到一定高度,並且再次進行二次撞擊。一些火山爆發大量火山灰鋪天蓋地,遮雲蔽日導致植物大量死亡,大部分的恐龍都因此滅絕。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是由原始星雲在形成太陽後剩餘的“邊角料”組成,目前已知太陽系內所有的天體都是太陽系的原住民,並沒有從系外而來的。問題描述中所說的“流浪地球”一說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是不可能的。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前,人類起源於300-500萬年前南方古猿,可以說相互之間是完全沒有交集的。但是古生物考古上的發現讓我們知道了,恐龍這個大家族的存在。我們知道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在動態變化的,但是平均值上隨著時間日地距離是逐漸增大的,從最簡單的道理上來講太陽在不斷的進行核聚變,每秒鐘會有6億噸的氫發生核聚變,聚變成5.95億噸的氦,中間會損失500萬噸的質量。太陽質量的減小,意味著日地間引力的減小。但是這個減小的過程大約還會持續50億年,而這個過程中地球並不會脫軌。最終會消失在太陽進入紅巨星時代之後。況且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還有在4.22光年之外,是比鄰星,哪有能力來太陽系捕獲地球。

  • 2 # 漫步科學

    “有沒有可能在恐龍時代地球是在另外一個太陽系?”,題主腦洞很大,但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地球不可能是流浪行星

    科學家認為流浪行星廣泛存在於銀河系之內,其數量甚至兩倍與恆星數量。流浪行星原本也有固定的公轉軌道,但是受到其他天體引力的影響不幸被丟擲原來的軌道,變成流浪行星。流浪行星由於沒有恆星能量的輸入,其星球表面溫度會非常低,甚至接近星際空間的溫度,如此低的溫度是難以維持生命活動的,假如地球是流浪行星,在沒有恆星能量輸入的情況下,僅僅依靠地熱能量,是不可能維持恐龍之後的大型生物繁衍的。

    主流觀點認為,恐龍滅絕與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雖然這次撞擊事件滅絕了當時地球上百分之90的生命,但是依然有許多生命延續了下來,比如比如蜥蜴、鱷魚等,除了動物外,還有許多植物化石證明地球不可能是流浪行星,我們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光合作用,如果地球脫離了恆星的照射,那麼植物還如何生存呢?

    在遙遠的未來,地球也不大可能變成流浪行星

    現代科學表明,地球形成至今約46億年,和太陽的年齡還算比較接近,我們知道太陽系大約每兩億年繞銀河系轉一圈,也就是說在太陽系形成至今,地球已經圍繞銀河系已經運轉了二十多圈,雖然每次看到銀河系的圖片都感覺很驚豔,尤其是密密麻麻的恆星,但現實中的銀河系,恆星之間的距離可是非常空曠的,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也有四光年之遙,換句話說,在地球圍繞銀河系旋轉時,是很難受到其他大型天體的引力作用,從而使地球脫離原有軌道的。

    目前來看,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是有遠日點與近日點的,但是這兩者差距很小,可以近似認為地球公轉軌道為正圓,這就表明地球更不可能是外來行星了。題主所說的千億年之後地球又開始流浪的想法估計很不靠譜,千億年太遙遠,如果五十億年後太陽進入紅巨星階段,那麼地球也是很有可能被吞噬的,拋去這一點,對於生命而言,環境才是最重要的,隨著太陽核燃料的消耗,其放熱功率也在增加,這就造成地球溫度也會逐漸的上升,甚至十億年左右地球就會變成金星狀態,變的徹底不適合生命生存。

    結語

    雖然銀河系中流浪行星有很多,但是地球顯然不是其中的一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傷出場的武磊錯失單刀,下場比賽裡皮還會讓他首發登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