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孤客生
-
2 # 楊朱學派
中華第一名將肯定是吳起。武聖人也肯定是吳起。
但在傳統文化中,第一個武聖人是姜子牙。姜子牙時代。並未有職業軍隊。武聖人更多的是後人的追捧。
第二個武聖人是關羽。關羽能代替姜子牙。成為武聖人。完全是《三國演義》。關羽在三國時代確實戰功赫赫。但在演義小說中被誇大了。例如:關羽第一次大顯神威是溫酒斬華雄。但真實的歷史上,斬華雄的江東猛虎是孫堅。接著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真實的歷史上劉關張根本就沒有參與討伐董卓。
衛青、霍去病深入漠北,重創匈奴。其實是兩敗俱傷。衛霍二人都是皇親國戚。尤其是霍去病率領的鐵騎,都是百裡挑一的精英。裝備精良。馬吃的不是草,而是糧食。每個騎兵配備兩匹馬。作戰時,沒有裙帶關係的李廣裝備遠不如霍去病。苦活累活李廣上,立功的機會都留給衛霍。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武聖人是吳起。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職業軍隊魏武卒方陣。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系統、完善、嚴格的軍事制度。吳起一生無敗績。
-
3 # 投筆鴻毛
個人非常認同大唐軍神李靖,理由也非常充分,題目所列的歷代神將之中,要麼戰於內,要麼戰於外,然而做到內戰稱王,外戰封神,兵法傳世,死後哀榮的,縱觀古今,唯大唐軍神李靖一人!
大唐軍神李靖生平太過低調,隋唐演義竟無其盛名,功績之大不該如此,在此略作簡述。
第一,對內,平定天下唐軍攻洛陽時,南樑蕭銑政權出兵北上,李靖受命阻擊蕭銑,路遇數萬蠻兵反叛,李靖率八百士卒攻其營壘,大敗蠻兵,殺死敵酋,俘敵五千。
對戰南樑蕭銑時,李靖用兵主張兵貴神速,以迅雷之勢,連克敵軍重鎮。後李孝恭大意兵敗,李靖趁敵軍縱兵劫掠之際,縱軍衝擊,大破敵軍,斬敵過萬。
攻南樑都城江陵,施疑兵之計,令敵援兵疑懼不前,自行到帳中投降。
作為江南最大的割據勢力,南樑蕭銑政權,最多時擁有四十萬兵力,然從李靖出兵南下到消滅敵軍,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
輔公佑率江淮軍反唐,李靖率軍與敵軍大將馮惠亮戰於當塗,斃敵過萬,後率輕騎追之,先到丹陽,後到吳郡,生擒敵軍首領輔公祏、馮惠亮、陳正通。
第二,對外,滅國之戰首先,滅東突厥之戰。
貞觀三年,李靖任職定襄道行軍總管,率十數萬大軍進攻突厥。寒冬之際,率三千精騎發起閃電戰,趁夜迅擊定襄,一舉攻入城內,頡利可汗驚慌逃走。唐軍俘獲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政道及原煬帝蕭皇后。
隨後唐軍於白道(呼和浩特)激戰突厥,大敗敵軍。
頡利可汗逃至陰山,李靖率軍追擊,殺敵一萬,俘虜十數萬,另牛羊數十萬頭,並生擒頡利可汗,送往京師,自此東突厥滅國。
其次,滅吐谷渾。
貞觀九年,吐谷渾進犯涼州,年事已高(64歲)的李靖不顧足疾病痛,掛帥出征。
李靖分兩路大軍出擊,數次大敗吐谷渾,深入荒漠二千餘里,長途奔襲,在烏海(今青海興海)大敗敵軍主力俘獲了其名王,薛萬均部在赤海打敗了吐谷渾的天柱王軍。
唐軍連戰連勝,一直打到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俘其家小。
伏允可汗山窮水盡,被部下所殺,其長子率眾投降,自此,吐谷渾滅。
第三,兵法傳世李靖為兵法大家,用兵作戰,既能因地置宜,也能出其不意,還能當機立斷,可以說是吃透了古代兵法。一生戎馬生涯,不論是江南水陸戰場,還是北方荒漠戈壁,亦或西川塞外高原,都不能阻擋他施展兵家霸術。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生平百戰,從無敗績,是真正的不敗將軍。
獨創六花陣,著有《李靖六軍鏡》《李衛公兵法》等兵法要訣,都是古代兵法的代表之作,其中《唐太宗李衛公問對》被列入《武經七書》。
第四,死後哀榮李靖一生,戰功赫赫,著作傳世,品德上乘,甚至可以說無意間完成了儒家立功、立言、立德的人生“三不朽”之事。於後世言傳的曾國藩相比,李靖勝過太多。
李靖重病,李世民曾親自探望,期間“涕淚俱下”,然一代軍神衛國公李靖終歸病逝,享年七十九歲。李世民冊贈司徒、幷州都督,陪葬昭陵,賜諡號為“景武”。
第五,評價李靖一生堪稱完美,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崛起太晚,前半生不得志,四十多歲才被重用,幸虧還算長壽。
其功績之大,令世人稱讚。
唐高祖李淵曾說:李靖其人,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李世民曾說:李靖以三千騎破敵酋王庭,足以雪“渭水之恥”!
秦瓊、尉遲恭雖然厲害也只是“門神”,別忘了李靖可是演化成了託塔李天王啊。
如果說霍去病封狼居胥是武將頂級目標,李靖不僅做到了,還有所超越,而在陰山生擒頡利可汗,送到唐太宗面前跳舞,正應了那句古詩:“不教胡馬度陰山”!
-
4 # 南宮鳩摩智
如果要在姜尚、孫武、吳起、韓信、衛青、霍去病、關羽、李靖、岳飛中選一人為武聖,你會選誰?
我們首先用排除法,誰為武聖第一人?
姜尚,最高封號只不過是武成王,雖有武聖之稱,但以上這幾人中也算不很頂尖人物。
吳起,雖精通兵,法,儒三家學術,但最終死於小人之手,封號也只是廣宗伯,不算不得武聖第一人。
韓信,為漢初三傑之一,又有說法是兵家四聖之一,雖計敗項羽,但也不為武聖第一人。
再說衛青,歷史上敗匈奴的人不在少數,也為不得第一人。
霍去病,雖年少有為,但孤軍深入,乃兵家大忌,雖有奇功,但也只是一個“奇”字,也當不得第一人。
李靖,要說也是他的命好,是千里馬,也遇到了伯樂。也就是遇見了太宗,如果換成了任何一個帝王十個腦袋也掉了。李淵造反他去告密,劉文靜 李世民求情他才活了。劉文靜被殺時他就跟沒事人似的,玄武門事件中他也保持中立。雖有不世之才,但少了個“義”字,也當不得第一人。
岳飛,就不用說了,家喻戶曉,皇帝十二道金牌他才回去,少了個忠字。
所以只有關帝爺才是武聖第一人,咱們看看怹老人家的封號吧:
歷代皇帝給關羽的封號: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表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劉備於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拜關羽為前將軍,五虎上將之首。 蜀漢景耀三年(260年),後主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隋 隋文帝 開皇二年(582年) 忠惠公
唐 唐高宗 儀鳳元年(676年) 伽藍之神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這位篤通道教的皇帝追封關羽為忠惠公。
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又封關羽為崇寧真君。
大觀二年(1108年),加封武安王。
宜和五年(1123年),再封義勇武安王.
南宋寓宗建炎二年{1128年},加封壯繆義勇武安王。
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加晉封號: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賜廟曰忠武廟。
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仍稱漢將軍壽亭侯。
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封協天大帝。
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封協天護國忠義帝。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應道士張通元的請求,進爵位為帝。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遣官奉九旒珍珠冠一、玉帶一、四蟠龍袍一,黃牌一面,上書封號一十六字。至京都正陽門廟供訖”。同時,第一次加封關公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長子關平為竭忠王,次子關興為顯忠王,部將周倉為威靈惠勇公,並賜左丞相一員,為陸秀夫;右丞相一員,為張世傑。
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禮部奏準,關帝封號宜有加崇,諸如明萬曆舊典普稱帝,奉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第一次封關公祖輩三代,曾祖為光昭公,祖為裕昌公,父為成忠公。授關公在河南洛陽的後裔為世襲五經博士。又加封關公為山西關夫子。雍正四年(1726年),授關公在山西解州後裔世襲五經博士。雍正十年(1732 年),授湖北當陽關公後裔世襲五經博士。
高宗乾隆十年(1745年),禮部欽奉聖旨避關羽諱;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禮部欽奉旨易諡壯繆為神勇;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易諡神勇侯為忠義侯。
仁宗嘉慶十九年(1814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關聖大帝。
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文宗咸豐四年(1854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民關聖大帝。
咸豐五年(1855年),加封關公三代祖輩為王,曾祖光昭王,祖裕昌王,父成忠王。又加封關公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民精誠綏靖關聖大帝。
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民精誠綏靖翊贊關聖大帝。
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加封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威護**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這些封號他們誰比的了?
-
5 # 靈石蘊珠寶
這九人全是軍中知名統帥,如論統兵作戰能力,他們都有當仁不讓的信念,畢竟信念不足就不會創下莫大名聲,軍隊也不會令行禁止。然而武聖, 比的並非統帥力,而是個人功夫短長,這九人誰能做扛把子,當然得比武論老大
姜尚、孫武、吳起、韓信、衛青、霍去病包括李靖,這七人中,只有衛青、霍去病、李靖可以稱得上上馬提槍的戰將,其他四人只以統率力聞名,比如姜尚出仕時已經八十,孫武獻書吳王,吳起以練兵著稱,韓信則是忍胯下之辱……
他們都沒有什麼個人武勇方面的優勢
這兩人一個是跟隨劉備征戰沙場,一個師從當時天下第一高手鐵臂周侗。劉備赤手打天下,蹉跎二十年,關羽跟著他那是不得不衝鋒陷陣,可以說,關羽的強,那是殺出來的威名,是真強。岳飛呢,打小有名家指點,後來參加義軍也需衝鋒在前,可以說岳飛戰陣殺敵和個人武勇融會貫通,也是真強
這兩人都有武聖資格,至於關羽岳飛誰更能稱宗師,個人選擇岳飛,關羽畢竟野路子,武道修養應該比不過岳飛
-
6 # 滴水之悟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也就是今山東省北部人。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孫子的經典故事有以下幾個:
二、結交子胥孫武來到吳國後,便在吳都(今蘇州市)郊外結識了從楚國而來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殺害而潛逃到吳國。他立志興兵伐楚,為父兄報仇。孫武結識伍子胥後,十分投機,結為密友。這時吳國的局勢也在動盪不安之中,兩人便避隱深居,待機而發。
三、隱居著書公元前515 年,吳國公子光利用吳國伐楚,國內空虛的機會,以專諸為刺客,襲殺吳王僚,然後自立為王,稱闔閭。闔閭即位後,就禮賢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賢臣,他又體恤民情,不貪美味,不聽淫樂,不也女色,注意發展生產,積蓄糧食,建築城垣,訓練軍隊,因而大得民心,吳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闔閭又注重搜求各種人才,立志要使吳國更加強盛,時而向長江中游發展,滅楚稱雄。隱居吳都郊外的孫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隱居之地,一邊灌園耕種,一邊寫作兵法,並請伍子胥引薦自己。終於,孫武寫好了13篇兵法。這13篇兵法,講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全書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體系。
孫武初到吳國時,吳王經常請他講解戰術兵法。孫武列舉歷史上許多著名戰例,詳細剖析勝敗原因,吳王聽得津津有昧。不過,吳王並不盲從,聽不明白的地方,常常和孫武抬扛。比如,孫武說:“戰爭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軍事指揮者的本領,傑出的指揮者,調動千軍萬馬,像運用自己手腳那麼自如。”
還說:“不僅如此,傑出的指揮者可 以將一支弱兵變為強兵,即使嬌小的女子,也可以訓練得像兵士一樣堅強勇猛。” 吳王不相信了,說:“女子怎能訓練成軍隊呢,不可能吧”孫武:“大王若不 信,我們可以試一試,你把宮中的宮女、妃子交給我訓練,保證一個月後可上戰場” 。
吳王想看看孫武究竟有沒有能耐,答應了孫武的要求,把一百多名宮女、妃子交給 孫武訓練。孫武把宮女分成兩隊,讓夏、姜兩妃當頭目。他對宮女宣佈紀律,講明在軍事訓練期間,不管有任何理由,都要服從命令聽指揮,不服軍令者,以軍法嚴辦,處 以斬刑。
這些宮女、妃子平時寵慣了,只把孫武的話當耳邊鳳。特別是夏、姜兩妃。濃妝豔抹,嘻嘻哈哈,行動慢慢吞吞,就像逛山水一樣。孫武要她們東,她們偏要西,媚眼不屑地瞧著孫武,孫武忍無可忍,將兩人以 違令罪處斬。
吳王痛失愛妃,嘴上下說,內心非常不快。要不是伍子胥及時做解釋工作,他準備禮送孫武出境了。伍子胥看出孫武心存疑慮,便備了酒菜,和老朋友邊喝酒邊談心。他說:“吳王開始確是很生你的氣。後來,我勸他說,孫武這樣做是對的,軍隊必 須有鐵的紀律,不聽指揮,一盤散沙,怎能打勝仗呢。大王既然把宮女和妃子交給 他訓練,那麼,她們就是他的士兵了,將軍處罰違犯軍紀的士兵,是天經地義的事“。
五、奇兵伐楚吳王見孫武確實很有本領,便任命孫武為上將軍,命他操練軍隊,準備伐楚。公元前506年冬,吳王以孫武、伍子胥為將,出兵伐楚。孫武採取“遷回奔襲、出奇制勝”的戰法,溯準河西上,率吳軍會合唐、蔡兩國軍隊,從淮河平原越過大別山,長驅深人楚境千餘里,直奔漢水,在柏舉(今湖北漢川北)重創楚軍。由於孫武善出奇兵,進兵速度極快,楚軍措手不及。吳軍五戰五勝,曾11天行軍700裡,一舉攻陷楚國國都郢,楚王棄城逃跑。從此,楚國元氣大傷,而吳國的聲威則大振。吳國不僅成為南方的強國,而且北方的齊、晉等大國也都畏懼吳國。
六、飄然高隱孫武五十多歲的時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殺,孫武不再為吳國的對外戰爭謀劃出力,轉而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殺後不久,孫武可能也因憂國憂民和鬱郁不得志而謝世了,他的卒年當在公元前480年(衛莊公元年)左右。從退隱到壽終,孫武一直沒有離開吳國,死後則葬於吳都郊外。
七、傳家美酒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武率軍出奇不意,逆淮而上,直插漢水,意取楚都。然,隔岸觀之,敵眾我寡,六萬吳軍千里奔襲,疲態日現,軍心日糜。武察,計上心來。一日,大戰將至,武喚自釀美酒列于軍前,頓酒香四溢,沁人心脾。軍士大喜。武命全軍皆品之。聞其香,酒興大起。品其妙,數日之勞頓盡消也。軍心大振。見狀,武命人撤去美酒,正色道,此等美酒,及天降甘霖,待吾軍完勝,方可痛飲之!翌日,鼓聲四起,吳軍勢如猛虎,五敗楚軍,終攻破郢城,大勝而歸。武將此美酒,戰車載之。與楚域大宴全軍。此後,武每勝必賜此美酒于軍士。更將此酒作為貢品,獻於吳王闔閭。王大喜,驚為天露。後,此酒因武而得名,孫武傳家酒後人稱其“孫武宴”。
後世影響
-
7 # 帝國烽火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武聖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所以每個人認定的武聖也不盡相同。小編認為武聖應該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武聖需要人品過硬,要大度、有氣量、為人忠誠、品格好。
第二、武聖要有赫赫戰功,要有非常輝煌的戰績。
第三、武聖的結局要好,雖然說人生自古誰無死,但是連自己都無法保全,可見人生的智慧不足夠。
結合上面的四個要求,對姜尚、孫武、吳起、韓信、衛青、霍去病、關羽、李靖、岳飛進行分析,用排除法進行篩選:
按照第一個要求,人品要好,首先就要排除吳起、霍去病。因為吳起有殺妻求將的行為,而霍去病不體恤士兵,還有因私憤殺李敢的行為,他們在兩固然是戰功赫赫,但是由於人品上的問題,不應該入選。
第三、為將者,能得到善終是大智慧,因為作為軍事統帥,很容易就會功高蓋主,成為君王的眼中釘,如何避免君王的猜忌,如何明哲保身就是大智慧。而作為“武聖”,是後世崇拜的物件,如果有明顯的性格缺陷,只會給後世帶來誤導,所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是必要條件。這樣就將韓信、岳飛排除了。
孫武和李靖二人選擇一人為武聖,從軍事理論成就而言孫武要高,從實際戰爭成就而言李靖要強,若讓我選擇,我會選擇李靖為“武聖”。
-
8 # 無筆
先說姜尚,姜尚又被稱之為姜子牙,是有名的《封神演義》裡面的一個重要角色,但是實際上姜尚作為一個歷史名人,其經歷則更加傳奇,姜子牙在小說中靠著呼風喚雨以及諸位擁有神通的奇人異士方才能攻無不克,但是在歷史裡面,姜尚靠著自己獨特的軍事才華,幫助周武王平定了大量的敵對勢力,功勳之大,甚至讓周武王一口氣就給姜尚的後人一個比肩宗室封地的齊國之地,更不用說姜尚後來還曾留下《太公兵法》這樣的軍事理論鉅著。
再說孫武,孫武作為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著名軍事家,其作戰手段已經被歷史證明過了,且也留下過《孫子兵法》這類的軍事理論著作,但是按照同時代的人進行評價,我們會發現,孫武的評價絲毫比不上齊國的姜尚這位先祖,一來是因為姜尚作為先祖,很多時候自然佔有碾壓地位;二來是因為姜尚是輔佐周王立國的大功臣,而孫武窮盡一生也不曾達到一統河山這種功績。
然後我們再講講韓信,韓信論起軍事才華,那當然當屬當時一絕,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俗語至今仍在流傳,這其實反應的就是韓信這個人領兵統御能力遠遠超出常人,並且我們從歷史上韓信打過的那些戰役也不難看出韓信的戰爭指揮藝術和心裡洞察能力。
接著再說衛青和霍去病,這倆人必須要連在一起說,因為這倆人湊一起才會是“帝國雙璧”,他們在打擊匈奴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衛青的大軍團作戰,還是霍去病獨創的長途奔襲,都有力的打擊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
最後談談李靖和岳飛,李靖這個人很多人都很熟悉,他算的上唐朝初年的著名大將了,擊滅東突厥的功績使得他成功的進入了凌煙閣,但很不走運的是,彼時的李世民的戰功其實比李靖還要高得多,如果說李靖是武聖的話,那李世民的地位就很尷尬了,再者說了,李靖軍事上的才能雖然突出,但在名將如雲的唐初,確實只能屬於那種著名的將軍,且很多時候也非常依賴唐軍的優勢。
至於岳飛,我們上文其實已經說過了,姜尚在兩宋之前一直穩穩的坐在武聖一位之上,只是在有了岳飛之後才開始動搖,那麼,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岳飛在兩宋到清朝這段漫長的歷史時期當中,被人們選擇為“武聖”——岳家軍餓死不擄掠的軍紀、岳飛精忠報國的道德、直搗黃龍與十二金牌的傳奇。所以若要筆者來說的話,這個武聖也就是岳飛和姜尚莫屬了。
-
9 # 戴老師講歷史
先說姜尚,不少人很有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敏感,認為該人無關痛癢,實際上這人那是相當厲害的,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姜子牙。時至今日還有許多農村地區喜歡在家門口貼著姜太公在此的春聯,為的就是震懾妖魔鬼怪。
姜尚輔佐周武王伐紂滅商,立下了立國的大功,在戰場上的軍事領域可以算得上是一代宗師了,且姜尚的文職方面也做得極好,面對諸侯國的發展,姜尚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未來存在 的災禍,且後來大都應驗。
當然了,孫武的才華主要體現在軍事集訓之上,在古代,軍事訓練這件事從來都是極為重要的,然而,卻很少有軍隊能夠真正的把軍隊訓練像樣的,孫武的軍事集訓則算得上是一次偉大的嘗試,並且從史書當中可以發現,孫武的嘗試獲得的收益是足夠的,很明顯,這次軍事上的嘗試是值得的。
再聊聊吳起,吳起算得上是個死的不那麼體面的悲劇人物,在楚國大搞變法最後將自己的生命都浪費掉了,但是吳起在軍事方面上的成就,那也是無法抹滅的。吳起訓練出來的魏武卒使得魏國在與秦國交戰的過程中佔盡了優勢,競奪秦國河西之地,扼死了秦國西出的咽喉,若不是之後毀於小人誹謗,吳起的軍事才能盡情得到釋放的話,極有可能秦國會亡於吳起之手
韓信不但領導力驚人,他的集訓能力也極為讓人震撼,很多時候韓信接受的軍隊都是未經多久訓練的農民武裝,可是韓信只需要稍稍訓練一番,巧妙運用心理戰術,就能最大限度發揮軍事優勢,打出諸如背水滅趙之戰的史詩戰役。
衛青作為大漢的著名將領,從一個馬奴做起,最後成長為帝國的大將軍,整個人物的一生是極為傳奇的,他針對匈奴發動了多次的進攻,成果也確實都有,但是總體上看戰果有限,且打法較為保守,軍事方面雖然有亮眼表現,但是很多時候和前文的那些大佬比起來,顯得十分普通——畢竟對手是生產力遠遜自己的匈奴人,且那個還是大漢正在文景之治的餘澤之中。
岳飛作為自宋之後官方認證的武聖,論品德和能力那都是頂尖的,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紀擺在那兒呢,岳飛自然有資格成為候選人。
所以依我看,有資格成為武聖的人,應該是姜尚、韓信、岳飛三人。
-
10 # 歷史的小蟲
衛青
曾為平陽公主騎奴,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寵幸後,就在漢武帝身邊,軍事才能逐漸體現,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領兵便取得龍城大捷,結束了從春秋時期對北方遊牧民族騷擾無能為力的局面,揭開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善於以戰養戰,敢於深入 。龍城大捷,奇襲了匈奴聖地龍城。雲中出兵,西經高闕,收復河套,設定朔方郡和五原郡。奇襲高闕,包圍右賢王,官拜大將軍。二出定襄,斬獲萬餘人。遠涉漠北,衛青以武鋼車結陣,以弱勝強擊敗單于,取得漠北大捷!
可以說,歷史記載衛青一生無一敗仗,且指揮的都是大兵團作戰,既有運籌帷幄之謀,又有臨陣殺敵之勇。
司馬遷: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
韓信
漢初三傑之一,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背水一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等多個成語和其有關!蕭何月下追韓信後,韓信得為大將。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翻越秦嶺後連續作戰,分兵略地,迅速佔領關中大部,還定三秦。多設疑兵,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襲擊魏都安邑,虜魏豹,平定魏國。井陘之戰,背水一戰,大破趙軍,在泜水斬殺成安君陳餘,活捉了趙王歇。半渡而擊,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韓信佯裝敗退之時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大湮龍且軍隊,殺死龍且,全部齊地平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逼項羽自殺烏江!助劉邦從漢王到漢帝!
劉邦: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李靖
唐朝傑出的軍事家,長與謀略,善於用兵,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為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之一。
率軍從夔州出三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至江陵城下,迫使蕭銑投降。南下廣西,使嶺南地區96個州,60多萬戶歸順唐朝。出其不意攻破輔公袥的水軍,率輕裝唐軍直趨丹陽,俘虜了輔公袥,徹底平定江南。領江淮兵一萬北上抵禦突厥,在靈州與突厥頡利可漢激戰一天,迫使頡利引兵北撤。貞觀四年正月,親率三千精騎趁黑夜攻下頡利可漢的牙帳所在地定襄。一舉攻破頡利可漢的牙帳,生擒頡利可漢。
長孫無忌:李靖南定荊吳,北平突厥。
-
11 # 老夫從來不吹牛
關羽不配,岳飛不足,其他人地位不夠,答案顯而易見。
證得混元,便是聖人。聖人歷萬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與天常在,與道同存。
是不是感覺不在一個頻道上?感覺不對就是了,因為不同時期、不同的人,對聖人有不同標準
如果我們按歷史上冊封武聖的本意來看,這些人中,其他人其實根本沒有可比性,古人智者遠比我們普通人有遠見。
有文聖,才有武聖在唐朝之前,姜子牙就被尊為兵家鼻祖、武聖,但是並沒有正式冊封,所以不算正規。
直到唐玄宗時期,為了表彰並祭祀歷代武將,設定太公尚父廟,姜子牙第一次登上武廟主祀之位。
唐肅宗時期,尊姜子牙為武成王,並將其祭典與文宣王廟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從此之後,武廟祭祀之主才被正式認可為“武聖”,本意是與“文聖”相對應。
聖人正如我前面所說,得證混元,便是聖人。聖人歷萬劫而不磨,沾因果而不染,與天常在,與道同存。
在小說領域,這個詮釋想必 會被很多人認可,可是在談及武聖、文聖之時,是否感覺很彆扭?
因為在古代儒家經典之中,“聖人”其實是特指孔子,要是在古代,給聖人其他定義,想必會被全部文人口誅筆伐,其強度遠遠不是現如今的網暴所能比擬的。
那麼,孔子這個“聖人”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通俗點來說,就是德高望重,有大智慧,已經達到人類最完美境界的人。
問題來了,孔子真的是完美的嗎?他真的沒有一點缺點嗎?
如果在封建時代,想必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所有的文人都可以稱之為孔子門徒,儒家思想又是不可以詆譭祖先的,所以除非你要離經叛道,否則給不了其他答案。
然而,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盛行的今天,想必很多人都能列舉出孔子的一些小缺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子怎麼可能沒有一點缺點或者錯誤呢?
從這方面來講,難道孔子也不配被稱為“聖人”嗎?
當然不是!
在封建時代,孔子因為是儒家思想的建立者,所以被歷代儒生尊為聖人。
對於皇帝來說,儒家思想有利於統治者統治百姓,所以皇帝也承認孔子的聖人之位。
到了現代,其實孔子的思想依然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而且孔子作為歷史上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對整個中華文明的貢獻,足以被尊為“聖人”。
對於中華文明來說,他在教育、思想方面的影響力遠遠不是其他人所能比的,立於巔峰的他,如何不能被稱之為“聖人”?
何為武聖同理,作為武聖,也需要能夠一枝獨秀,在軍事方面要力壓群雄,不僅沒有明顯的大錯誤,也要有足夠的影響力。
從這方面來講,其實大多數人都已經可以從備選名單上劃去了。
中國歷史上被官方承認的武聖,先後有三位,分別是姜尚、岳飛、關羽。
姜尚先不談,岳飛和關羽其實是有明顯的政治因素的。
關羽就不用說了,吃了敗仗而身首異處,何德何能?
而岳飛,雖然從忠君報國、驅除異族上來講,他的確有不菲的名聲。
可是,他的戰績、軍事思想方面都遠遠不夠,戰績遠遠比不上韓信、吳起等人,思想上比起孫吳也差遠了。
岳飛之所以被尊為武聖,是因為明朝是在驅除蒙元的基礎上建立了,這才擴大岳飛的形象。
但是,我們前面說了,“聖人”應該是某種意義上完美的人,武聖應該是在軍事上面完美的人,不僅有豐功偉績,還需要有卓越的軍事思想,當然人品、道德方面也不能有明顯缺陷。
武聖姜子牙想必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心目中的武聖應該是何人了,沒錯,就是歷代被尊為武聖的姜尚。
首先,姜子牙因為離我們現如今所處的時代最遠,史料記載不太詳細,所以他必然是沒有太大缺點的。
其次,在有限的記載之上,姜子牙是一位“高、大、全”的形象,無論是政治、軍事、經濟思想上,他都有卓越的建樹。尤其是在軍事上,一直被尊為“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源”。
最後,作為西周王朝“三公”中的太師,最高長官,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的稱讚。
當然,姜子牙所處周朝,戰爭並沒有後世那麼頻繁,那麼複雜,甚至所謂三分天下之二,也未必比後世的一兩個州面積更大,但是其代表的意義卻完全不一樣。
所謂聖人,本身就是一種標籤,武聖,應該是作為兵家之榜樣、目標的存在,無論歷史真相如何,至少在大眾心目中,姜子牙就是一個完美的武聖形象,這也是所謂的“武聖”根本意義所在。
回覆列表
在一個天色蕭瑟、寒風凜冽的日子裡,有九人齊聚在了一起。
這九人有老有少、有魁梧有瘦弱,雖然體型大不相同,但是他們九人的氣勢卻誰都沒有輸給其他任何人,身上瀰漫著的悍勇氣息均彷彿凝結成實質一般衝向天空,讓蒼穹都動搖、震動了起來。
只見得他們九個人聚在一起,誰也沒有說話,氣氛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沉默了一小會後,還是關羽最先開了口。
看了看諸人,關羽發出了他雄渾有力的聲音:既然大家都聚在了一起,那今天我們就來論一下我們到底誰是這中華幾千年歷史中的第一武聖。
還有,在新時代中,我也是世人公認的唯一武聖,眾人的認可才是硬道理,你們誰能有我這般多的認可?
聽了關羽的話,姜子牙卻是呵呵一笑立身而出,反駁道:那按照你這個邏輯,在宋朝之前一直被尊稱為武聖的老夫才應該是真正的武聖。
聞言,關羽微微一笑,說了句: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人還是要順應時代潮流的,既然你從神壇上被推了下來,那就不要再提往日的輝煌了。
還沒等關羽、姜子牙二人爭執下去,吳起就插了話,說:二位,事情可不是這麼算的,世人不認可,難道就代表不能成為武聖嗎?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你們就看那些新時代的老戲骨,雖然不如一些當紅明星有名,但是誰能否認他們的真實實力?
就說我老吳,雖然沒有你們有名,但是可一點都不比你們差。
在我投靠魯國的時候,就幫魯國擊敗了強敵齊軍。
就算後來面臨秦惠公很多倍於我自己的軍隊都沒有落下敗績,硬是以少勝多戰勝了秦惠公。
最重要的是,我還兵、政兩通,要不是楚國權貴反對激烈,可能我後來就幫助楚國完成了重大的時代變革,這樣全能的我,豈不是比你們更加適合拿下武聖這二字。
對於衛青的話,霍去病深表贊同,說:我覺得我舅舅說的對,擊敗外族、收復疆土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過有一點我卻是不認同我舅舅的話,那就是我覺得武聖這個稱號更適合我,我17歲就兩次帶領騎兵深入大漠擊潰匈奴人、19歲就憑藉著指揮兩次河西之戰讓整個匈奴族群飽受重創,那封狼居胥就是最好的證明。
看了看衛青和霍去病,岳飛點頭開了口,說:你們二位的功績無法否認,確實值得人佩服,但是在我看來,我要比你們更加適合這個稱號。
看到其他人爭得臉白麵青,孫武卻是非常坦然,說:我就不跟你們爭武聖這個稱號了,兵聖這個稱號我自己就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