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闔家團圓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裡,基本上都是歡樂祥和的氣氛,大家的回憶估計都一樣。但是也會存在一些記憶猶新的事情。
春節,對孩子來說,記憶最多的就是關於鞭炮了吧。
初二那年,班裡一個同學放鞭炮,可能是年少膽大,把鞭炮拿在手裡點燃,結果預估時間有差異,鞭炮在手裡炸了。他的三個手指被炸掉了。當時,小夥伴就嚇傻了。以前,新聞裡看,哪裡的小孩被鞭炮炸傷,大家都不以為然。當切實發生在自己身邊時候,那種震驚是非常大的。從那以後去,再也不敢手拿鞭炮去點燃了。同學很勵志,後來還是考上了大學,只是再也沒見過面了。
七八歲那會,老家那邊流行一種摔炮,就是沒有引線,拿起來摔倒地上或者牆上就能爆炸的。裡面的炸藥應該不是普通的黑火藥。我們這輩人,小時候孩子還是挺多的,一家最少兩個。那天,我跟弟弟一人裝了一口袋的摔炮。玩耍的時候,堂哥從口袋搶,結果,竟然炸了,新衣服口袋都炸爛了。那時候也就過年才能買一身新衣服的。後來有沒有捱揍就給忘了。
還有一年,好像也是初中那會。年三十去請年,就是去祖墳那上香燒紙,請祖宗回家過年。燒紙的同時也要放鞭炮的。當時帶了幾個大炮仗,我負責去放。炮仗比手電筒細一點,一般點燃後,會放一會煙花,然後炸響。所以點炮仗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的。可是那次,竟然碰上了偽劣茶品,點燃後一轉身,炸響了。當時就趴下了,耳朵都嗡嗡的。幸好沒有受傷,回頭看看,地面都炸了一個小坑。祖宗保佑啊。
特別小的又一次,初四去姑姑家走親戚。那會農村還不富裕,壓歲錢一般都給五塊。當時拿了姑姑給的壓歲錢,跟表弟在街上玩。來了一個賣鞭炮的,一種鞭炮兩端帶小繩子,雙手一拉就響,威力很小,就是好玩而已。那會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就花錢買了一些。那時小孩普遍是沒有花錢的權利的。壓歲錢也都得上交的。回去後,姑姑看了很生氣,就去找賣鞭炮的,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還賣給我。後來,姑姑又補了一份壓歲錢給我。
除了鞭炮的回憶,走親戚挺挺有意思的。那時,雖然都比較窮,但是親戚之間的感情卻非常好。那時候,我們去姑姑家基本上要住幾天,然後再跟著姑姑他們回孃家,也就是回我們自己家。我們家加上姑姑家大小孩子有十來個。那次住到二姑家,正好電視臺在播放老版的聊齋,那版聊齋最可怕的就是開頭的片頭,陰森恐怖,音樂特別滲人。當時大家都嚇得躲到被子裡,姑父卻哈哈大笑,說,我最愛聽開頭這段了。現在春節回去,一天時間,上午去大姑家,下午去二姑家,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好像時間一下子就不夠用了。生活富裕了,可是親情卻在慢慢變淡了。
春節,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闔家團圓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裡,基本上都是歡樂祥和的氣氛,大家的回憶估計都一樣。但是也會存在一些記憶猶新的事情。
春節,對孩子來說,記憶最多的就是關於鞭炮了吧。
初二那年,班裡一個同學放鞭炮,可能是年少膽大,把鞭炮拿在手裡點燃,結果預估時間有差異,鞭炮在手裡炸了。他的三個手指被炸掉了。當時,小夥伴就嚇傻了。以前,新聞裡看,哪裡的小孩被鞭炮炸傷,大家都不以為然。當切實發生在自己身邊時候,那種震驚是非常大的。從那以後去,再也不敢手拿鞭炮去點燃了。同學很勵志,後來還是考上了大學,只是再也沒見過面了。
七八歲那會,老家那邊流行一種摔炮,就是沒有引線,拿起來摔倒地上或者牆上就能爆炸的。裡面的炸藥應該不是普通的黑火藥。我們這輩人,小時候孩子還是挺多的,一家最少兩個。那天,我跟弟弟一人裝了一口袋的摔炮。玩耍的時候,堂哥從口袋搶,結果,竟然炸了,新衣服口袋都炸爛了。那時候也就過年才能買一身新衣服的。後來有沒有捱揍就給忘了。
還有一年,好像也是初中那會。年三十去請年,就是去祖墳那上香燒紙,請祖宗回家過年。燒紙的同時也要放鞭炮的。當時帶了幾個大炮仗,我負責去放。炮仗比手電筒細一點,一般點燃後,會放一會煙花,然後炸響。所以點炮仗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的。可是那次,竟然碰上了偽劣茶品,點燃後一轉身,炸響了。當時就趴下了,耳朵都嗡嗡的。幸好沒有受傷,回頭看看,地面都炸了一個小坑。祖宗保佑啊。
特別小的又一次,初四去姑姑家走親戚。那會農村還不富裕,壓歲錢一般都給五塊。當時拿了姑姑給的壓歲錢,跟表弟在街上玩。來了一個賣鞭炮的,一種鞭炮兩端帶小繩子,雙手一拉就響,威力很小,就是好玩而已。那會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就花錢買了一些。那時小孩普遍是沒有花錢的權利的。壓歲錢也都得上交的。回去後,姑姑看了很生氣,就去找賣鞭炮的,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還賣給我。後來,姑姑又補了一份壓歲錢給我。
除了鞭炮的回憶,走親戚挺挺有意思的。那時,雖然都比較窮,但是親戚之間的感情卻非常好。那時候,我們去姑姑家基本上要住幾天,然後再跟著姑姑他們回孃家,也就是回我們自己家。我們家加上姑姑家大小孩子有十來個。那次住到二姑家,正好電視臺在播放老版的聊齋,那版聊齋最可怕的就是開頭的片頭,陰森恐怖,音樂特別滲人。當時大家都嚇得躲到被子裡,姑父卻哈哈大笑,說,我最愛聽開頭這段了。現在春節回去,一天時間,上午去大姑家,下午去二姑家,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好像時間一下子就不夠用了。生活富裕了,可是親情卻在慢慢變淡了。